在我們單位門前有一棵樹,冬日的一天,一個女修鞋匠在樹下支起了她的修鞋攤。
一次修鞋的機會,我和女修鞋匠攀談起來,她告訴我說,她家住在離這里很遠的市郊農(nóng)村,她說之所以出來修鞋,是想多掙一些錢,為家里精神不好的丈夫治病。寒風(fēng)中,女修鞋匠一邊和我說話一邊一絲不茍地修著鞋,我看見她的雙手全都是凍裂的傷口,有的地方還滲著血絲,她那灰黑而粗糙的臉龐完全喪失了一個27歲女人所應(yīng)有的風(fēng)韻。自從和女修鞋匠認識后,出于同情和對她的好感,我每次修鞋都到她的鞋攤,包括單位里同事修鞋時,我都推薦到她那里。
女修鞋匠修鞋非常認真,收費又低,所以回頭客特別多。兩年來,不管天氣多么惡劣,女修鞋匠都不曾離開過那棵樹下。下雨時,她就撐一把傘,或披一塊破塑料布;刮風(fēng)下雪時,她就用撿來的破紙殼搭一個簡易的“小窩”躲在里面。有一次我問她,天氣不好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她說,天氣不好時鞋容易出問題,多修一雙鞋就能多掙一點錢。我問她在寒風(fēng)里修鞋冷不冷,她笑笑說:“習(xí)慣了!”我想也許是生活樸素的夢想支撐著她,在風(fēng)霜雪雨中辛苦地忙碌著、奮斗著……
一天,我正在伏案趕一部小說,突然傳來了十分禮貌的敲門聲,我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女修鞋匠,她是來向我辭別的,她說她的丈夫跑到街上被車撞死了,她不想再出來修鞋了。
“其實,這場不幸也讓你得到了解脫,精神不好的丈夫去了,你也少了生活的重負與累贅!”我心有戚戚焉地安慰著無限傷感的女修鞋匠。
“不,我不想讓他死,雖然他精神不好,但我希望他永遠活在我身邊,只要他活著,我就覺得再苦再累生活也有奔頭,我就會好好地愛他,這種愛早已成為我生活的全部,現(xiàn)在他突然去了,我真的不知道今后該怎么過!”女修鞋匠哭了,是那樣的傷心,讓我也不禁掉了淚。
從此,我再也沒有見到這位女修鞋匠,但她對我說的那句話“只要他活著,我就覺得再苦再累生活也有奔頭,我就會好好地愛他,這種愛早已成為我生命的全部”一直銘記在我的心中。每當(dāng)想起這位女修鞋匠,想起她的話,我的思想便受到一次凈化和洗禮。
不是嗎?在茫茫人海中,既然我們彼此牽起了對方的手,就應(yīng)該永遠好好地愛著,無論遭遇幸福還是不幸,所有的一切都讓我們共同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