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仙女”,是這位維吾爾姑娘名字的意思。她的名字叫沙依甫加馬力。2000年8月11日北京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舉行有日本學者參加的博士論文答辯會,這位看上去瘦弱、靦腆的維吾爾姑娘,用流利的英語向9位中外評委作論文報告,論文獲得了一致通過。
論文的題目是德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奈姆(W.Nahm)教授給她出的。不僅一般人看不懂,就是有關研究所的專業(yè)學者也會看不懂,因為它涉及到高能物理中的共形不變量子場論、超弦理論、模群、晶體群等一系列深奧的高能物理學與高等數(shù)學概念,是當今世界研究粒子物理現(xiàn)象、引力和宇宙學的重要通道。國際很多知名學者對論文評價很高。國際著名粒子物理學家尼爾斯(H.P.Nilles)教授的評語說道:“沙依甫加馬力在她的論文中證明她具有一個好的物理學家的所有品質,特別是她對其數(shù)學結構的深入透徹的理解,使她能得到新的、令人驚奇的、非常重要的結果。即使用國際上的高水平的標準來衡量,她也完全值得授予博士學位。”國際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弗魯姆(R.Flume)教授評價說:“她與K.文德蘭合作的原文(是博士論文的一部分,發(fā)表在非常好的學術期刊上)將成為一篇標準的參考文獻?!边@個“標準的參考文獻”意味著是載入理論物理學領域史冊的必讀文件,是非常高的評價。所有這些評語都很長,最長的一份譯成漢語有1500字,都表明沙依甫加馬力的論文解決了二維共形不變量子場論領域內許多年來未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并為粒子物理學的深化鋪下了一段道路。
沙依甫加馬力來自新疆策勒縣,1985年進入新疆大學物理系學習,民考民,這意味著她的實際成績要比漢族考生相對低許多。1990年她以優(yōu)秀成績畢業(yè),并考入新疆大學查朝征教授理論物理碩士研究生。她對筆者坦誠地說:“我在策勒縣上中學全用維語聽課。雖說大學一年級是專學漢語,但后來4年中許多課程都是用維語授課?,F(xiàn)在讀研究生全是漢族老師講課,當時對我來說真是難呀!”
眾所皆知,為了培養(yǎng)民族干部,長期以來新疆對民族教育一直實行優(yōu)惠政策,民族學生入大學考試成績比漢族學生要低得多,現(xiàn)在擺在沙依甫加馬力面前的是新的科學征程。為此,漢族導師查朝征教授在開學前接待她和另外一位維吾爾女研究生時說:“你們的基礎差,可是在科學的前沿陣地上是沒有弱者的地位的,你們要進入科學的前沿只有通過學習,要不斷地學習!”沙依甫加馬力是位意志堅強的維吾爾姑娘。她忠于職守。在回憶當時的學習情景時,她對筆者說道:“我當時沒想別的,只想我已經(jīng)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就一定要拿到證書。我不能后退,也沒有路可退!”她的確無路可退,要退就只能放棄研究生學業(yè)。查朝征教授很清楚,面前的兩位維吾爾女大學生中學的數(shù)學基礎差。要培養(yǎng)高級人才必須嚴格要求,絕對不能降低標準。如果降低標準,那就不叫什么高級人才了。高樓大廈需要堅實的地基,沒有深厚的數(shù)學底蘊,要想攀登理論物理學的高峰那是不可能的。沙依甫加馬力感到壓力很大,要攀登就要付出,她把一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每當看到教科書上有不懂的漢字時,就悶頭查字典,一直到把漢字含義搞通為止。她一門課一門課補習,一道題一道題做,遵照導師的教導,認真補完所缺的功課,為此,她的研究生生涯延長了一年。
自古以來,維吾爾族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進入研究生階段的沙依甫加馬力正處在花季年華,她像其他維吾爾姑娘一樣,也愛唱歌跳舞,也愛打扮梳妝,但她沒有時間。她每天行進的路線是宿舍、教室、食堂組成的三角形。陪伴她度時的是深奧的教科書、離不開的漢語詞典和解不完的難題。惟一的消閑就是每兩周陪同男友看一次電影。啊,多么寂寞枯燥的研究生生活!4年中,她重新打造了大學漢族本科的全部數(shù)學基礎,而且還學會了用漢語聽課、交流、閱讀和思考。當人們發(fā)現(xiàn)她在圖書館閱覽室里研讀《李代數(shù)》《微分幾何》等高深的數(shù)學理論時,都向她投以驚訝而欽佩的目光,因為這些課程連數(shù)學系的本科生都難讀通。
沙依甫加馬力給導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能刻苦鉆研,能聽指導,最重要的,是她能控制自己,專心研究學問,有很強的意志力,也有悟性,頗具潛力,但碩士只是培養(yǎng)高級人才的一個階段,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理論物理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數(shù)學王國,是研究高能物理的基礎。通過聯(lián)系,沙依甫加馬力要到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高能物理組重讀國外的碩士學位課程。這是一個專門接待和培訓第三世界研究生的地方。進修只有一年的時間。這是一次獨立工作和學習的磨練,因為身旁沒有導師再給她指導了,有的是來自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同行。課程很緊張,也很難,絕不是國內的那種安排,每天都有大量的習題。沙依甫加馬力獨立應對,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她修完了全部課程,比起許多沒有過關的同行來,她卻是全部及格,而且她獨立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此后她又進了新疆大學、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德國波恩大學聯(lián)合組辦的博士點學習。課程設計是:第一年在北京學習,第二年去德國,第三年又在北京。
就在第二年她要啟程去德國完成論文的前夕,沙依甫加馬力突然報告導師:她懷了孩子。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動了查朝征教授的心,他想了想,嚴肅地告訴沙依甫加馬力說:“現(xiàn)在你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你回家生孩子,從此半路夭折,用家庭的溫暖換取學業(yè);要么你下定決心不要孩子,去國外深造,為科學犧牲家庭的溫暖。一個人想要做出非凡的貢獻,往往要做出非凡的犧牲?!睂煹脑捳饎恿松骋栏玉R力的心。她面臨著人生的重大抉擇,激烈思想斗爭的結果,是她說服了丈夫,做了人流,毅然去了德國波恩大學物理研究所,并在國際有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納姆(W.Nahm)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論文。直到2000年8月完成論文答辯她才回來。這3年中,她克服了許多普通人難以克服的困難,最難的是要克服傳統(tǒng)的風俗。1994年沙依甫加馬力結婚,但為了學習她做人流的事沒敢告訴母親。母親希望有個小孫孫的嘮叨一直縈繞在耳邊,等到2001年生孩子沙依甫加馬力已經(jīng)33歲了。1998——2000年她在德國學習,說起來是在國際上著名的波恩大學完成博士論文,但由于工作緊迫,根本沒有時間消閑,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波恩到底是什么樣子她也無暇光顧。前后大約有10個月,幫她充饑的只是面包和蘋果。由于長期營養(yǎng)不良,那滿頭秀發(fā)也掉了不少。1998年丈夫吐爾洪到波恩去看她,見到心愛的妻子換了一副模樣,心疼的不得了,便天天學做維吾爾家鄉(xiāng)的飯,中午給她送到辦公室。
現(xiàn)在在她拿到博士學位證書以后,人們可以百倍贊揚她取得的成績,實際上她走每一步都很困難。這完全是論文題目造成的??梢赃@么說:在物理學中,理論物理屬于最難的課題;在理論物理學中,弦理論屬于最難的課題,但它也是一個最熱門的課題,20多年來世界各地有許多理論物理小組在研究它,但“由于問題出乎意料的復雜性,沒有能解決”(納姆教授的評語)。它屬于高度抽象的數(shù)學物理領域中的開拓性的運算。前人沒有能走通。當初北京的理論物理研究所接到這個論文題目時,許多同行專家都為沙依甫加馬力能否完成這個課題搖頭。但沙依甫加馬力是位內心極其堅定的維吾爾女性,到了波恩大學以后就一頭鉆進了課題。一年過去了,論文沒有完成,只好延長。第二年查朝征教授也來到波恩大學,見到的沙依甫加馬力已經(jīng)掉了許多頭發(fā)。查朝征教授自己就是世界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從學生手里接過納姆教授要求她閱讀的輔助材料,大約一周以后,查教授還沒有梳理完,一天,沙依甫加馬力突然敲門闖了進來,喊道:
“老師,題目我解出來了!”
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喜訊。誰能預料這位來自中國的新疆、來自極其遙遠而偏僻的昆侖山下的民考民的維吾爾姑娘,竟然完成了這個世界理論物理學中的尖端難題!連納姆教授自己都深感意外,沒料到會有這么大的突破。但這一切都是真的!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個人對問題的數(shù)百個不眠之夜的思考的積累,是悟性的突破,是她非凡的意志力所追求的碩果!在全部檢查完論文以后,4位德國教授給她寫下了最公正的評語。
現(xiàn)在沙依甫加馬力已在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上下領導和同事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博士后工作站是專門獨立做研究工作的地方。她工作的不錯。一年多就發(fā)表了兩篇文章,一篇在國內核心刊物上,一篇在國外核心刊物上。這在理論物理這個領域就不簡單了。剛去不久,她曾在高能所作了一次學術報告,反映頗佳。后來清華大學又專門請她去做了一次報告。在科學的講壇上,沒有實力是上不了那個臺階的,她的成就得到了北京同行們的認同。
她的博士論文完成的質量極高,這里沒有一絲優(yōu)惠和照顧,只有15年的心血和汗水所顯示的她的人格的力量。理論物理是個極其抽象的領域!她的成功表明中國的改革開放正給古老的維吾爾民族,給新疆大地帶來無限的生命力,也為新疆新一代民族青年樹立了榜樣,只要能像沙依甫加馬力那樣堅定不移地追求創(chuàng)新,超越自己,那蘊藏在維吾爾族同胞中的巨大的智力潛力,定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沙依甫加馬力”是一個美麗的名字,維語的意思是“美麗的仙女”。我們的沙依甫加馬力不僅人很美,而且還有著美麗的追求和美麗的人格,相信在這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里,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美麗仙女創(chuàng)造奇跡!
注:沙依甫加馬力的博士論文英文題目為:《Toasards a Classification of U-nitary Conformal Field Theories with Cen-tral Charge c=2 and N=2 Superconformal Therries with c=3》。現(xiàn)在這篇論文的一些原理和結論,已被西方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5篇新論文中應用。
后記這篇文章是采訪了沙依甫加馬力博士和查朝征教授后寫成的。查教授一共收了5位維吾爾研究生,其中2男3女,有2位是民考漢。和沙依甫加馬力一起學習的阿依加馬力,在德國已獲量子力學博士學位,并在那兒的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其他3位都在準備出國去德國深造。在動筆時我心里充滿了激情,想把那些能打動我的一切都寫下來,但到最后我卻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我把文稿交給查教授審閱,他把所有記敘他的地方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再三申明,要求我不要寫他,因為還有其他老師都作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北京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高能所的學者和專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