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理學家最近所作的一項有趣研究證實:高達99.8%的人都有過怕癢的體驗或經(jīng)歷,絕對不怕呵癢者幾乎絕無僅有。
有趣的呵癢實驗
不過,人們怕癢的“程度”似乎與年齡,性別和性格息息相關(guān)。在一次“呵癢實驗”中,科學家把10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中青年男性和中青年女性各100人分成4組,結(jié)果怕癢者在各組中的比例分別為:兒童組93%,老人組35%,男士組65%,女士組94%。這就是說,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怕癢,而老人的“癢感“似乎不如兒童那么“靈敏”。此外,另一次“呵癢試驗”顯示,在外向型性格者中,怕癢者的比例比內(nèi)向型性格者高出1倍之多!
人體各部位的“癢反應(yīng)”似乎也不盡相同——腳底、手掌、耳朵、鼻孔、腋下、頸部、下腹等處是“癢感”非常敏銳的部位,相反背部、手臂、小腿、臉部就“癢感”遲鈍。其原因是:人體最怕癢的部位往往神經(jīng)末梢分布最為密集——正因為癢感受器官密度較高,向脊髓和腦傳遞信息的靈敏度也較高。
怕癢與環(huán)境
“癢感“程度常常與當時的情緒或環(huán)境有關(guān)。當人們在看喜劇片時,彌漫在周圍的“幽默氛圍”往往使人比平時更怕癢,但臨刑前的囚徒、將赴戰(zhàn)場的士兵、心情憂郁者卻不怕癢。一群平時最怕癢的兒童面對幾位面目可憎的陌生人,“癢感”也會大打折扣。
怕癢者反應(yīng)靈敏
怕癢并非壞事,相反意味著您擁有反應(yīng)靈敏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事實上,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問題的人(如神經(jīng)衰弱者、心理憂郁者等)的“癢感”往往遠不如正常人那么靈敏,嚴重的甚至對他人的呵癢無動于衷。其次,“癢感”——這種健康的生理本能還可保護您的身體免遭侵害,例如,當一只小蟲悄悄溜進耳道時,一陣奇癢不啻于一聲警報,提醒您有“外敵入侵”。此外,如果您怕癢,那說明您心情愉快、情緒輕松——要知道,憂心忡忡者是很難發(fā)出怕癢的哈哈大笑聲的!
怕癢者怕痛
要是說怕癢有什么不好,那么僅此一條:怕癢者幾乎個個都特別怕痛??赡苣惨寻l(fā)現(xiàn),打針換藥或手術(shù)后大叫大嚷者往往也最怕癢!原因很簡單,從神經(jīng)反射上來分析,怕痛和怕癢實際上差不多是一碼事。
怕癢者感情豐富
有趣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聯(lián)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還證實,“癢感”或許還與談情說愛搭界——怕癢者往往感情豐富,在戀愛時往往采取主動,婚姻生活也較熱烈;相反不怕癢者往往會“淡化”甜蜜的愛情,有的甚至對戀愛感到興趣索然,婚姻生活也可能較為平淡。此外,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怕癢者中樂于助人者占高比例;比較而言,不怕癢者對他人往往持不關(guān)心態(tài)度,“熱心人”尤少。
動物也怕癢
不少動物也跟人一樣怕癢,特別是在幼年期。例如,小猴子和小猩猩大多怕癢——當人用手指輕呵它們腹部時,它們大多會逃之夭夭。不少貓咪幼時怕癢,但長大后卻反應(yīng)漠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某些小甲蟲(如金龜子)也怕被人在腹部呵癢。
怕癢者的進化優(yōu)勢
科學家們分析說,人類的“癢反射”可能源于遠古時代。在體力和速度上與許多猛獸相比都不占優(yōu)勢的早期人類,在與猛獸搏斗時產(chǎn)生的這種條件反射,常常可以幫助人類盡快地脫離\"虎口\"或險境,“癢感”特別靈敏的人往往能躲開強敵的襲擊而幸存下來。因而可以說,“癢感”還曾對古人類起過奇特而又重要的保護作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