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期間,太行山下的一座小縣城,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土地龜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便背井離鄉(xiāng),拖兒帶女,成群接隊地外出逃荒。
魏國民也正是這時候走馬上任,當上縣長??粗扇和獬鎏与y的百姓,一時也束手無策。魏國民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做過光緒年間的山東布政使,他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在燕京大學畢業(yè)后,經(jīng)人推薦,來到這偏僻的小縣城當了縣長。
晚上,魏國民拿出縣府人員檔案仔細查看,當看到前任師爺魏廷棟的檔案后,心頭為之一動。魏廷棟六十多歲年紀,清末秀才,曾三任縣府師爺,幫助前幾任官員破過幾起疑難雜案,受到上司嘉獎,確不知因何辭職回家。帶著這些疑問,第二天魏國民來到十多里外的魏家營村,找到魏廷棟。
魏廷棟得知是新任縣長來訪,不冷不熱地將魏國民讓到家中,問道:“縣太爺貴足踏賤地,令廷棟誠惶誠恐,不知大人有何訓示。”
魏國民謙虛地施禮道:“老前輩,你我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國民深受祖上教誨,一心為民。如今這亂世之秋,又遭天災,百姓流離,眼看咱這座小縣城就要人去房空,國民特來向老前輩求教救民良策,望前輩不吝賜教。”
魏廷棟自幼讀書,實指望能考個一官半職,誰知考取秀才后,因家道貧寒,便在家當起孩子王,以教書為業(yè)。前幾年經(jīng)人舉薦進縣府當了師爺,一連侍候了三任縣太爺,因看不起官場腐敗,便辭職回家,繼續(xù)教書。他見這個年輕的父母官慈眉善目,語言謙讓,便產(chǎn)生了好感:“縣公憂國憂民,看來是個有抱負之人。廷棟居官場多年,也累積了一些小小的經(jīng)驗,若能為民眾出點微薄之力,定當言無不盡。縣公有何難事盡管問來。”
魏國民深施一禮道:“現(xiàn)在咱縣十幾萬人恐怕已十去二三,如放任下去,將變成一座空城,后果不堪設(shè)想。不知前輩有何良策能阻止百姓外流。”
魏廷棟聽了魏國民的話后,略一思忖道:“若想阻止饑民外逃,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有活干,有飯吃。做不到這一點,神仙也阻止不了他們?!?/p>
魏國民聽后嘆口氣道:“難哪!靠政府賑災,希望渺茫。還望前輩賜教,救百姓于水火,晚輩這里給你行大禮了!”說罷魏國民便要曲膝下跪。
魏廷棟見狀,十分感動,連忙雙手相攙道:“縣公憂國憂民,實在令草民欽佩。廷棟見饑民外流也于心不安,只恨無權(quán)無勢,說話無人重視。如今縣公親自登門求助,廷棟敢不盡心效力。如今惟一的辦法便在縣里的幾家富豪身上,只有他們出錢出糧,方可阻止饑民外流?!?/p>
魏國民聽后有些不解,抱拳問道:“幾家富豪怎能解如此多饑民飯食?有道是為富不仁,即使他們有,也未必能拿出來,前輩此言絕非易事?!?/p>
魏廷棟見魏國民不信他的話,便對他言道:“縣公,咱這十多萬人的小縣,出名的富豪有楊、姚、姚、陳、朱、劉、馬七家,排后的陳朱劉馬,田地最少的也過百頃,楊、姚、姚就別說了,有這么幾句順口溜可見分曉:陳朱劉馬四大戶,家家田地超千畝,四家財產(chǎn)加一塊,不敵二姚綢緞鋪。這二姚是姚國富、姚志雄叔侄二人,繼承祖業(yè),經(jīng)營有方,生意越做越大,并在彰德、邯鄲開了分店,可謂富甲鄉(xiāng)里。這六家財產(chǎn)加一塊可是為數(shù)不?。毫姨锏鼐I緞莊,難比西街票號房;楊家一年錢入柜,六家辛苦得半輩。此事說來玄乎,其實也不夸張,楊家大掌柜楊興玉,早年在天津、北平跑生意,掙了一筆不小的家業(yè)。有些厭倦,不愿來回奔波,經(jīng)人指點,在西街開起了錢莊,做票號生意,十多年下來賺錢無數(shù)。又在北平、天津、鄭州、邯鄲等大城市開起分號,年終下來白花花的銀子用馬車拉??梢赃@么說,楊家的產(chǎn)業(yè)可抵半座縣城?!?/p>
魏國民聽了魏廷棟的這番介紹后,說道:“真想不到這幾家財主能有這么多的錢財,只是不知老前輩用什么法子能讓他們把銀子拿出來?!?/p>
魏廷棟笑了笑道:“這些富豪,雖說一毛不拔,可有一樣,都十分迷信,有的還蓋有家廟。咱縣有幾座寺廟遺址,縣城西北大悲寺,始建于東漢時期,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鼎盛時僧眾超千人,占地數(shù)百畝,有玉皇殿、大雄寶殿、天王殿、閻王殿等七進院落,如能重新修建起來,在省內(nèi)首屈一指。西面盤龍寺、鐵佛寺,縣東還有關(guān)帝廟、龍王廟等,若能以縣府名義號召出資興建,這些富豪定會踴躍出資,修建寺廟以保他們常富不衰。”
聽到這里魏國民不解地問道:“老前輩,這些富豪捐資修建寺廟,對窮百姓好像沒多大關(guān)系呀?”“修建寺廟豈能不用民工,用工哪有不管飯的道理?”魏國民聽到此處,豁然開朗:“前輩果然高明!”說完兩拳一抱:“晚輩懇請老前輩出山就任師爺一職,幫助國民共同救助饑民,度過荒年,不知前輩意下如何?”
魏廷棟見魏國民一片誠意,便應允道:“蒙縣公厚愛,廷棟敢不從命?!?/p>
第二天,魏廷棟便坐上魏國民派來的馬車,進縣府就任師爺。魏國民與魏師爺又作了詳細的計劃,便由縣府公告,號召全縣土紳,捐資修建大悲寺、鐵佛寺、關(guān)帝廟等寺廟。又在縣城最好的聚賓樓設(shè)宴,魏國民親自書寫請?zhí)?,請楊姚七家前來赴宴?/p>
見到新任縣太爺?shù)恼執(zhí)呒腋缓蓝既缙趤淼骄圪e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魏國民站起身來道:“諸位士紳,都是本縣富戶,又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魏某初到任上,曾到幾處廟宇瞻仰了一番。令魏某很失望,各廟宇都已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名存實亡。這些祖先的遺產(chǎn),既是國家文物,又是我等寄托??戳诉@些祖先遺產(chǎn)后,魏某深感內(nèi)疚,我縣有如此多的富豪,居然能讓這些遺產(chǎn)任其毀壞,這簡直是對佛祖的大不敬。”
魏國民說到這里,見這群富豪都不住地點頭,表示贊許,便知事情成功了一半,心里暗暗高興,繼續(xù)說道:“世人不敬佛,佛祖必降災于世人,諸如眼前的旱災,別說死多少人,就是人們外出逃難走個精光,諸位的萬畝良田無人耕種,豈不荒廢殆盡……”
魏國民說完后,幾家富豪精神大振,紛紛表示贊同。票號老板楊興玉站起來道:“縣公一番肺腑之言令草民茅塞頓開,興修廟宇,修建大悲寺利在眼前,功在千秋。楊某不才,愿出資包修大悲寺,以報縣公一片愛民敬佛之心……”
楊興玉這一開頭,幾家富豪坐不住了,紛紛表示承修盤龍寺、關(guān)帝廟、魁星閣……
有這幾家?guī)ь^,全縣的一些富裕戶紛紛出資,大興修繕“庵堂廟宇”之風,一時人工匱乏。老百姓有了活兒干,終于阻止了人員外流,一些外逃的窮人也陸續(xù)返了回來。
災情過后,魏國民與魏師爺考察了全縣地形,因地制宜,興修了水利,使全縣土地大半能澆上水,從此再無人外出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