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九宮山,九宮山是一團霧。
平日里聽人云里霧里侃起九宮山,知道九宮山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三頂桂冠于一身,自然景觀卓爾不群,氣候涼爽宜人,是盛夏避暑消閑的絕好去處。而九宮山的人文景觀則充滿宗教色彩和歷史意味?!熬艑m”一詞乃道家術語,“道家以北斗七星左輔右弼,計有九宮星君”。九宮山是自北魏以來延續(xù)至今的道教名山,現(xiàn)存的道教宮觀“瑞慶宮”香火正旺?!熬艑m”有史可考,史書載晉安王兄弟九個曾到此山,人各擇地建起宮殿九座,遂有“晉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宮”之說。在“九宮”美好傳說的背后,更藏匿著一段醒世警時的歷史。當初大順帝李自成敗軍南下,過九江轉(zhuǎn)瑞昌經(jīng)武寧入通山,直至全軍覆沒,李自成單騎突圍,被當?shù)貓F總程九伯殺害于九宮山的牛跡嶺。
無論到此談道說史還是觀光賞景,人們大都選擇七月流火的季節(jié)。近幾年九宮山的夏季人氣更旺,云中湖畔人如云游,堪稱“天上的街市”摩肩接踵,時有兩三千人白天上山找不到歇處晚上怏怏下山。如此引人入勝的九宮山之夏,筆者只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且不能至,心向往之”之感慨。只有向往,沒有熱戀,正如時下如火如荼的各類文化節(jié),也不乏有邀請函飛到筆者案頭,每遇此類邀請,我總是搖搖頭,默念一聲“不去矣”以示對邀請者的謝意。不是卻意,實在不想趕時髦、趕熱鬧。再說,在那樣隆重盛況的場合,肯定會有很多專家和領導到場,我不是專家也不是什么領導,既提供不了一篇像樣的論文,也自慚是“狗肉上不了宴席”,還有點擔心像夏季在九宮山找不到“歇處”呢。
九宮山之夏是人山人海的節(jié)日之夏,也沒輪到我趕那個時髦和熱鬧,僅僅處在道聽途說的“霧游”之中。不過九宮山近在咫尺,連遠處的景都沒看多少,就將近處的留著吧。留著九宮山,留著那團霧,留著那團霧的神秘,霧的縹緲,霧的悠遠……
到了九宮山,九宮山還是一團霧。
今年國慶長假,在值了兩天班之后,有朋友租了車約我到九宮山一游。從武漢出發(fā)是陰雨天氣,想必九宮山的天也晴不到哪里去,雖是欣然應約,心里還是默禱著但愿九宮山?jīng)]有霧。我們一行3日下午上山,打算在九宮山住它兩宿,欲將九宮山霧的面紗揭開。
4日,我們幾個早起在九宮山“天上的街市”散步。這確是一條像模像樣的市街,幢幢別墅山莊依山傍水而建,旅行車輛亦可直達,道路兩旁的商店、飯館、發(fā)廊、歌廳、網(wǎng)吧相間布局,無線通訊差轉(zhuǎn)站建在山上,能保持山里與山外的聯(lián)系,壓根兒沒有“不在服務區(qū)”的煩惱。這樣軟環(huán)境硬環(huán)境成龍配套,叫人頗能消受“衣食住用行”的實惠。轉(zhuǎn)一圈兒下來,我們每個人的頭發(fā)全被打濕,臉上潤乎乎的,為細雨所淋還是為霧氣所噴,大家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我說這是露水,還說在九宮山多洗一次露水頭、露水臉,人的壽命就會多延長一天。
用罷早點,應是太陽高過三竿之時,我們來到夏季當是人如云游的云中湖畔。盡管是國慶人們集中休息的假期,但秋涼的云中湖畔人煙稀少,莫非到此秋游的都有一個共同出發(fā)點:與其盛夏酷日蜂擁上山,倒不如仲秋爽月悠然觀景。九宮山之秋別添幾分羞意,幾分柔情,一半湖面山體,一半云遮霧蓋,云中湖一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新嫁娘拖著長長的婚紗,湖邊山峰宛若英俊瀟灑的新郎官,一手持著鮮花,一手將新娘的蓋頭輕輕撩起,羞得太陽老丈人遲遲不好意思出山。趁著光線還好,我們?nèi)〕鱿鄼C拍照,不料第一部相機因配不到相應電池不能工作,第二部才拍幾張就卡了殼,惹得咸寧朋友笑話“不愧是省城闊佬用的相機”。看我們不夠盡興,咸寧朋友便從照相館又租來一部,上好膠卷正準備拍照時,那些蕩在湖上游在山頭的團團云霧像發(fā)糕似的,一塊塊地膨大、聚攏,鋪天蓋地地整合,湖對岸三三兩兩的游人看不見了,只能看見圍在一起說笑的我們,而湖和山的真面目卻全然不識,于是我反譏咸寧朋友道:“多謝你們租用相機,將新郎新娘都給鬧入洞房了!”霧越來越大,朋友們似乎有些掃興,我說不錯,這叫“霧游九宮山”。因惦記著九宮山下闖王陵和殺害闖王的程九伯家的程氏宗祠,我便提議不繼續(xù)住了,午飯后即刻下山。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而我們的車在云里霧里下山就更難了。我坐在打頭的咸寧朋友車上,此時霧氣太盛,眼前能見度極差,只能模模糊糊瞅見四五米遠的路面,根本感覺不到路外的陡壁深淵,叫人不得不為后面的車提心吊膽起來。我囑咐司機同志開慢些再開慢些,而且一定要打開車尾燈,讓后面的車緊跟不掉隊。就這樣前車顧后車牽瞎似的挪動,用了兩三個小時才走完一個小時就可走完的路。車到闖王陵停下時,坐在后車上的人說,剛才下山時他們誰也不敢吱聲,我卻輕松地對我們的司機調(diào)笑道:“有這九宮山的霧,開車心不慌,假如陡壁深淵清晰可見,倒會多了幾分恐懼?!?/p>
山下沒有霧,沒有自然天成的霧,但當我們游覽闖王陵和程氏宗祠時,一層層歷史的霧團又向心頭襲來。闖王陵牌坊上所題的四個大字“自成春秋”想必有很深的含意吧,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指的是李自成墓,能否再樹一塊醒目的“闖王陵”匾牌,使之與“自成春秋”相映成趣、讓人回味呢?程九伯家的程氏宗祠雖沒有安徽歙縣“牌坊之鄉(xiāng)”和浙江金華諸葛八卦村的規(guī)模,但確是一座頗有代表性的鄂東南民居,尤其是祠堂內(nèi)唱戲的戲臺,小姐們看戲的閣樓,還有木舂、石磨等古老的生產(chǎn)生活工具,足可令人回到原始和古板,程氏后裔又是怎樣將這些原始和古板保存下來的呢?據(jù)說李自成當年饑不擇食扒老百姓地里的紅薯,是被當做強盜誤殺的,要不然老百姓怎么會給予特別安葬且保留至今呢?又聽說李自成敗后欲東山再起,將大順帝玉璽藏在牛跡嶺,人們一代一代找了三百五十八年都沒找到,這始終還是個謎。在談到尋找大順帝玉璽時,一個朋友才十歲的兒子說他要去找,我說找到了就讓他當皇帝,他卻調(diào)皮地回道:“我們做小孩子的當不了,你們做爸爸的也當不了,找到后交給國家好了,那國家就更強大了?!惫∵@闖王陵沒有白看,這九宮山的“霧”也沒白看,倒看出一個小小愛國主義者來!
我為九宮山之秋的“霧”所陶醉,咸寧朋友說九宮山的冬天也有看頭,一到冬天,那些冰凌掛在枝枝椏椏的樹上像無數(shù)銀鈴鐺似的,風一吹則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我想看了九宮山的秋天再看冬天,看了冬天再看春天,等到一年四季九宮山游客均衡而至時,我到九宮山不住它一個夏天就不下山。我將這想法說給朋友們聽時,引來朋友們陣陣戲笑,他們笑我簡直成了九宮山上的一棵“反季節(ji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