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小說的題目一樣,《談婚論嫁》是一篇面目“老實”的小說。小說簡單說來就是這么個故事,女兒的自由戀愛遭到了媽媽的反對,因為戀愛對象不是傳統(tǒng)的好女婿,于是媽媽站出來用自己的方式破壞了這段愛情,還給女兒尋得了一個好姻緣。小說中的女兒名字叫小米,小說結尾的時候,小米的媽媽打了個比方說:谷子不經(jīng)過一番磨礪,怎么可能成為真正的小米呢。在這篇小說中我們看到的不是虛幻浪漫的言情故事,這種故事的后面往往顯示的是想像力的缺乏。小說用自己的方式回到了生活本身,開始用真實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了。
小說寫得很親切,很家常,是貼心貼肺的感覺,面對這樣的故事,我真的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了。如果說按照“正?!钡倪壿?,小說應該這樣進行下去,小米站出來反抗媽媽的行動,小米要去過一種全新的生活,她的幸福生活最終被媽媽扼殺了,小說有了悲劇性的結局。這是我們的思想,我們從書本到書本的思想,也許它仍然能夠打動許多人??墒沁@一切:我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shù)哪欠N不凡的愛情,激動人心的生活在這里見不到任何蹤跡。小說中所有的波瀾起伏,所有矛盾,所有內(nèi)心的困惑與焦慮都被作者用語言平息下來,媽媽用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了作者的敘述,影響了事件的發(fā)展,作者對平淡而真實的日常生活的認可給了我們一個意外。恰恰是回到平淡的日常生活,令小說煥發(fā)出了自身的魅力。
我相信小說的作者從不需要“深入”他的生活,他對生活有著切身的理解,這種理解比書本來得有力量得多?,F(xiàn)在的人總是在生活之前用知識學習生活,在戀愛之前用閱讀了解愛情,我們的生活有時是在模仿文化,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是否是更好的,但生活會告訴我們真相。
作者用一種平靜而略帶幽默的態(tài)度說出了他所看到的真相,這是小說中“媽媽”的人生哲學,也是作者告訴我們的他所看到的生活真相,也許就是他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在有意無意之間作出了一種回歸,在經(jīng)歷了多年的夢想和追逐之后,終于對不斷地向前,對義無返顧產(chǎn)生了懷疑,對夢想和“愛情”產(chǎn)生了更多的思考。這一切會帶著我們走向哪里呢?作者并非是懷疑,他只是對激情、對人性、對物質有著切膚之痛,有著來自生活的理解。
作者的態(tài)度是可愛而健康的,他沒有用仇恨,用憤怒和痛苦對待真相,正如小說中的媽媽經(jīng)歷了愛情、婚姻,她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她打量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如此平靜,她的愁她的急都不是要命的,她已經(jīng)可以說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真正難倒她,這是一個人在經(jīng)歷了豐富的人生之后,她與生活的和解。無法評價這里的和解是否是一種正確,但當眾多的小說都在表達生活中的異類,戲劇性和與生活的抗爭的時候,這種與生活的和解就顯得越發(fā)珍貴。
我們眾多的小說以至藝術都是表現(xiàn)生活中激情的一面,這一面華麗、豐富而有趣。平實的一面呢?更真實更重要卻缺少色彩和光芒,這并不華美的部分占據(jù)了生活的主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它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作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