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傳遞信息、增進友誼的“橋梁”。除了“有聲語言”,人類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以物喻情”“以勢傳意”的“無聲語言”,以輔助語言不同的民族之間的友好交流或借以表達“難以啟齒”的某種感情,許多“無聲語言”妙趣橫生,其妙,就“妙在不言中”。
花語花是美好的象征,人們賦予花以象征意義來表達人的某種感情和愿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花語”。玫瑰象征愛情,花語為“我真心愛你”;百合花象征團結(jié)友好,花語為“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愛,花語為‘健康長壽”;牡丹象征榮華,花語為“花開富貴”;桃花象征發(fā)達,花語為‘宏圖大展”;太陽花象征光明,花語為“欣欣向榮”;萱草象征忘憂,花語為‘紉忘我”等等。但要注意一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花的象征意義各有不同,我們要“人鄉(xiāng)隨俗”。
帽子語在歐美不少國家,帽子也成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媒介。如男子遇到朋友時,往往將帽子微微揭起,以示友好和敬意,而在意大利的格瑟諾則相反,見到友人時須將帽子拉低,方示敬意。在歐美某些地方,女人帽子戴得偏右,表示已經(jīng)出嫁,以此謝絕求婚者;如果帽子偏左,則表示尚未婚配,希望小伙子前來求婚;若把帽子推向前額,就暗示她有一件非常傷心的事,希望不要打擾她。古巴圣熱娜河流域一帶,男女老少通常都不戴帽子,只在親人去世時,才戴帽子報喪。墨西哥南部的奴雷谷一帶,如果來人一進屋就脫去帽子,則意味前來報仇。
扇子語西班牙婦女用扇子,主要不是為了涼快,而是通過扇子做出各種動作,表達不便公開說出的話。當(dāng)她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這表示問你喜歡我嗎?或者說我愛你;如果她一個勁地快速搖扇子,則表示我非常想念你;把扇子在手中翻來覆去,意思說你令人討厭;如果把扇子收起來,意為你這個人不值得我愛;如果把扇子打開,支著下巴,意為我希望下次早點同你見面。
卷煙語緬甸的長欽族青年男女,往往用卷煙來表達自己說不出口的感情。如果把煙點燃后送給對方,表示愛情如火;如果卷煙上纏上頭發(fā),表示希望經(jīng)常來相會;卷煙上纏著綠線時,則明確表示我不愛你;如果對方遞過來一支卷煙是半空半實的,那就表示我已經(jīng)看中了你。
服色語英國約克市的姑娘初戀時喜歡穿上不同色彩的緊身衣,向男青年表示心意:穿綠色的緊身服表示我還未擇主,樂意同你交朋友;穿黃色的緊身服表示愿和我交朋友嗎?可以,但要耐心等待;如果穿上白色的緊身服則表示我不喜歡你,請不要追求我。希臘馬其頓地區(qū)婦女,習(xí)慣以上衣顏色來表明自己的身份:身著綠色花邊緊身上衣的,為待嫁少女;若身著白色花邊上衣的,則為新娘;若穿淡紫色花邊上衣,表明她是一個寡婦。
發(fā)型語尼日利亞埃加族婦女以其不同的發(fā)型向人們展示出各種不同的身份。凡將發(fā)型扎成蛇形的,說明她是未婚少女,因為蛇是當(dāng)?shù)亍皾嵃住钡南笳?;如把發(fā)型扎成魚型,說明此人已婚,因為魚在當(dāng)?shù)貫椤昂湍馈钡南笳?;如發(fā)型扎上棕櫚條,說明她是一位老人,因為棕櫚條有“長壽”之意。
戒指語戒指戴在食指是,表示想結(jié)婚或求婚;戒指戴在中指上,表示已在熱戀中;戒指戴在無名指—卜,表示我已經(jīng)訂婚或結(jié)婚;戒指戴在小指上,表示我還是個獨身者。
手勢語在國際交往中,由于語言不同,往往要借助某種手勢,而各國的習(xí)俗不同所使用的各種手勢含義也各異。比如叫人:在美國,呼喚侍應(yīng)生,要把食指向上伸直;而亞洲一些國家,這種手勢萬萬不可用,因為他們常常用來叫一條狗或別的動物;日本招呼侍者時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擺動手指,對方就懂了;在亞洲一些國家餐廳吃飯,叫侍應(yīng)生通常中指敲打餐桌,否則侍應(yīng)生是不理你的;到中東各國作客,叫人時輕輕拍手,對方即會意而來。
胡子語在南斯拉夫東南部,蓄須者告訴你,他是醫(yī)生;在瑞典的烏默河沿岸,蓄須者告訴你,他是教師;在巴西阿克里地區(qū),蓄須者告訴你,他是餐館的堂倌;洪都拉斯的利蒙市,男子下巴蓄短須是告訴你,他是單身;假如是單身漢當(dāng)著未婚女子的面,用手不斷撫摸胡子,是告訴她,他愛她。
頭巾語位于加勒比海的馬提尼克島上的婦女以頭巾傳情。頭巾按照不同方式打的結(jié)頭,就是當(dāng)?shù)鼐用袢巳嗣靼椎摹邦^巾語”:如果頭巾結(jié)頭只是向上露出一個尖角,這就表示頭巾的主人還未出嫁,正等待男子向她求婚;若結(jié)頭4個尖角向著不同方向,那就是說,“我是已婚婦女,但誰都可以請我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