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說什么玩具最搶手最時尚最具收藏價值,估計很多人會搶著答:豆袋寶寶(Beanie)!
豆袋寶寶是一只只盛滿了“豆豆”(其實是豆形的塑膠粒子)的絨毛玩具。最常出現(xiàn)的地方是電腦熒光屏,小巧、可愛,陪伴上班族度過無數(shù)枯燥單調的日子。雖然身形小小,只有手掌那么大,但被收藏家炒熱起來,一只豆袋寶寶的身價隨時可躥升到5000美元!
如果你認為前兩年我們搶購麥當勞的吉蒂貓和史努比掀起的熱潮,實在是太夸張,那你可絕對想不到,1997年美國麥當勞買漢堡包送豆袋寶寶所引起的狂熱,那才叫人吃驚呢。6個星期的豆袋寶寶貨源在3天內被搶購一空!很多人只要豆袋寶寶不要食物,漢堡包和薯條把快餐店的垃圾桶塞得滿滿的,引來許多流浪漢爭搶食物,結果要勞駕警察維持治安。
看來“貓狗熱”只是一時的風光,而“寶寶熱”卻越戰(zhàn)越勇,越戰(zhàn)越熱!有人甚至認為豆袋寶寶堪稱芭比娃娃以來最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
豆袋寶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逗得地球人這般如癡如醉?
靠豆袋寶寶創(chuàng)下60億美元的身家
原來,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人是泰華納。
盡管在2003年的《福布斯》全美400大富豪當中,泰華納排名第30名,但是人們卻很少聽說過他的大名。他一直都相當?shù)驼{,連《福布斯》雜志都承認,1998年美國富豪榜把他給漏掉了。
1944年,泰華納出生于芝加哥,父親是玩具售貨員,母親是鋼琴家。泰華納一度想當演員,曾跑到好萊塢碰運氣,可惜失意而歸。1962年,他為舊金山大金玩具公司銷售長絨毛動物玩具。就在那里,泰華納的未來初具模型,他不僅積累了經(jīng)驗,也了解了絲絨工業(yè)的運作。1986年,泰華納創(chuàng)建泰公司,雇了兩個工人,開始生產(chǎn)自己的玩具。
泰華納觀察到,當時市面上的絨毛玩具售價大都是10多美元,而廉價的玩具都無一例外是“垃圾”。他認為好玩具應該是小孩用自己的零用錢就買得起,并可以放進他們口袋的。
1993年,泰華納依據(jù)這樣的考量設計了豆袋寶寶。泰華納從一開始便決定每一只豆袋寶寶必須擁有獨特的性格,于是每只寶寶頸上的心形標簽都會印上名字、出生日期,還有形容其性格的一首短詩。如果做父母的擔心絨毛玩具會對孩子造成敏感,你可以放一百個心,豆袋寶寶使用的布料不會造成敏感、不會褪色、不易燃燒,眼睛和鼻子上涂用的色漆也不含毒素。每只豆袋寶寶都是人工縫制,臟了還可放進洗衣機清洗。
豆袋寶寶的另一特點是它以多種動物為“題材”,除了常見的狗熊,還有猴子、大象、長頸鹿、鴕鳥,甚至壁虎、蜘蛛、蛇、墨魚等“怪物”,種類多達200多種。
不過讓豆袋寶寶大紅大紫的,卻是泰華納一連串讓人拍案叫絕的行銷策略。
泰華納只把豆袋寶寶賣給小禮品店,堅持不和玩具反斗城或沃爾瑪?shù)三堫^大企業(yè)打交道。許多公司生產(chǎn)出玩具之后往往把產(chǎn)品投放到大超市或者大賣場,因為那樣花費非常小。但泰華納卻不這樣做,他只把玩具直接銷售給禮品商店。他說:“只要我不選容易的路走,只要我不把東西賣給那些會把我的玩具亂堆成一箱的大賣場,我的生意就能持續(xù)成長,而且成長很多年。”他很早就意識到,“和4萬家店做生意比和5家來得好,雖然比較辛苦,但絕對有助于公司的持續(xù)經(jīng)營和利潤。”
他親自領著200多名接單員和送貨員,在位于伊利諾斯橡溪的簡陋辦公室,直接和全國數(shù)千家小店做生意。只收現(xiàn)金,信用好的店家才可以開15天的支票。而且每家店的進貨量嚴格控制,每個月同一款豆袋寶寶最多只能進36個。和他預料的一樣,豆袋寶寶果然以驚人速度從一家家小店的貨架上消失,每天成千上萬的要求補貨的電話如潮水般涌進公司。
對消費者來說,豆袋寶寶很難買,這使它們的魅力更難抵擋。他們愛上了豆袋寶寶也愛上了收集豆袋寶寶的艱辛、買到豆袋寶寶的成就感。泰華納就是這樣不花1分錢做廣告,就讓豆袋寶寶之名不脛而走。
收藏家的新獵物
泰華納最聰明的策略還是在1996年宣布逐一讓豆袋寶寶“榮休”的計劃。一旦退休后,那個系列的豆袋寶寶便停止生產(chǎn),市面上的貨源有限,豆袋寶寶在買家大炒特炒的情況下,身價自然就提高了。
譬如,1995年面市的藍色大象便一度被炒到5000美元,是原價的500倍!1999年,泰華納因為營業(yè)額破億萬大關,為了獎勵員工而制作了限量發(fā)行的“億萬熊熊(Billionaire Bears)”,是非賣品,只分給屬下員工。后來這些“億萬熊熊”每只被炒到1.5萬美元。
有時,泰華納也會召集好萊塢巨星共襄義舉。2000年,便舉行過一次名人豆袋寶寶籌款活動,鼓勵善心者上網(wǎng)投標,最高價者可獲得一只豆袋寶寶和一張巨星簽名的“身份證”。結果,每只熊皆以2000到3000美元脫手。
但是,如果你問那些收藏家,手中的豆袋寶寶愿以多少錢出讓,他們會告訴你:出再高的價錢都不會轉讓。為什么呢?美國紐約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史洛斯曾對這種心態(tài)進行了分析:“收藏家務必收齊每一系列的每一只豆袋寶寶,那其實是追求完美的一種心態(tài)。在收集過程中,他們經(jīng)歷了激烈的競爭、被拒絕的失望,經(jīng)過一番辛苦耕耘,最終以勝利者姿勢出現(xiàn),整個過程就像一個成長過程,是他們的寶貴回憶之一,也難怪他們會將這些豆袋寶寶視為至寶?!?/p>
現(xiàn)在,收藏豆袋寶寶已匯成一股風氣。這些豆袋寶寶擁躉除了定期閱讀豆袋寶寶專門的雜志,上網(wǎng)查詢豆袋寶寶最新資料,還在網(wǎng)上討論,彼此交換收藏心得和通知對方哪里有賣限量發(fā)行的豆袋寶寶。
豆袋寶寶從1994年上架以來,年年都有人預言它的熱潮將退,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暢銷無阻。去年2月,神秘低調的泰華納出現(xiàn)在紐約的玩具展中,為紀念豆袋寶寶10周年的“10歲熊”簽名。之后,這些簽了名的豆袋寶寶們在eBay拍賣網(wǎng)站上飆升至4000美元。
這就是富有傳奇色彩的豆袋寶寶,小小豆袋大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