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知道“生命在于運動”,正如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講的一句話:“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健康的源泉。”
從醫(yī)學和人際功效學角度來講,工作時的活動量是被動的,精神處于緊張狀態(tài),起不到消耗熱量、放松身體的作用,更無法替代主動的健身運動。調(diào)查研究表明,堅持適當體育鍛煉的人,其心臟、肌肉、骨骼的健康水平以及精神狀態(tài)與不鍛煉的同齡人相比要年輕許多。日常生活中,特定方式的肢體活動于健康是有一定意義的,不妨一試。
小跑運動健腦
當你感到大腦疲勞或者短暫的精神恍惚時,最好的辦法是跑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健康專家萊斯提出的妙招是:到室外去跑一陣子。他就此問題對很多人做了長期觀察,并作了有關的實驗,證實大腦疲勞時,跑步最有效,可使腦功能恢復到58%,而吃藥只能恢復到40%~50%。
下蹲運動強心
常見一些人從蹲位站起時出現(xiàn)眩暈感,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可忽視心臟功能這個主要因素,常做下蹲運動可改善此癥狀。方法是雙腿屈曲,屈曲的程度量力而行,體質(zhì)好者可全蹲,蹲下后停幾秒鐘再站起來,老年人可半蹲,或只略呈曲膝狀,逐漸加大下蹲的深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下蹲30~40次即可。
扭腰運動健胃
腸胃功能不佳者宜做扭腰運動,站立后,兩膝分開與肩同寬,放松上身,將腰部最大限度地轉(zhuǎn)向一側(cè),然后轉(zhuǎn)回來,再轉(zhuǎn)向另一側(cè),如此反復。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00下,可使腸胃功能得到改善。
屈指運動養(yǎng)眼
每天早晨,將小指被動向掌心做屈曲運動,然后向掌背做伸展動作,各做10余次,對視力有益。奧妙在于小指外側(cè)基部有一個穴位,按摩刺激此穴對老花眼及眼睛生翳有一定保健療效。
多笑運動強肝
巴黎著名醫(yī)生享利·呂班斯博士稱“笑是一種類似于原地踏步的鍛煉方法”。人在笑時,面部表情的運動,使胸肌與腹肌也參與共振,對肝臟等消化器官起到鍛煉與“按摩”作用,促進肝膽蠕動,增加膽汁分泌,有助于增強肝功能。南斯拉夫醫(yī)學博士波卡斯要求“男子每天笑14~17次,女子每天笑13~16次,奧秘之一就在這里?!?/p>
跳躍運動壯骨
美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以絕經(jīng)前的女性為對象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每天堅持上下跳躍(或跳舞)的女性,一年后其骨密度增加,最易發(fā)生骨折的髖部增加了3%。究其奧妙,乃是跳躍運動加快了全身血液循環(huán),而地面的沖擊力又激發(fā)了骨質(zhì)的形成。只要每天堅持做50次跳躍運動,就能收到預防骨質(zhì)疏松的效果,如跳繩、踢踺子等運動形式均可。
捏指運動壯陽
我國俗語有“十指連心”之說。手指與人體經(jīng)絡有密切的關聯(lián),尤其食指,是手陽明大陽腸經(jīng)的通路。食指尖端有“商陽”穴,經(jīng)常刺激此穴,可以強精壯陽,推遲性衰老。方法是用手指捏弄食指,或按摩食指“商陽”穴,每次2~3分鐘,早、中、晚隨時可做。
跪拜運動護脊
脊柱是人體后背正中的骨性支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幾個部分。最易犯病的頸椎、腰椎病對中老年人威脅最大。如果你能模仿磕頭作揖的動作,使脊柱的關節(jié)、肌肉、韌帶在有節(jié)奏地伸縮中得到鍛煉,從而使氣血流暢,脊柱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yǎng)料供應,自然強健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