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剛剛牙牙學語的時候,錄音機里放的、媽媽讀的都是節(jié)奏(zòu)很強、韻律(yùn lǜ)很好聽的兒歌。等你進了幼兒園,阿姨不但繼續(xù)(jì xù)教你唱兒歌,而且還要通過唱兒歌幫助你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會唱《錯了歌》。
錯了歌
張繼樓
剛剛六點過,/太陽就落坡。/鴨子逃上樹,/ 貓兒進了窩。/蝙蝠天上飛,/正把蜜蜂捉。
狗兒不怕熱,/舌頭嘴邊拖。/飛來螢火蟲,/把我手燙破。/蚊子嗡嗡叫,/直往燈上落。
月圓星星多,/怎能不唱歌。/請你想一想,/唱錯沒唱錯?
再大一點,進了學校,一年級的老師還是要教你兒歌,只是要選那些能幫你明白道理的兒歌了。
沒耳朵變尖耳朵
張鐵蘇
隔壁有個小多多,/媽媽叫他做功課,/七遍八遍叫多多,/ 多多好像沒耳朵。
爸爸回家分果果,/喊了哥哥喊多多,/多多一聽笑呵呵,/沒耳朵變尖耳朵。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么媽媽、阿姨和老師都要教你唱很多很多的兒歌嗎? 其實,這是在培(péi)養(yǎng)你對語言節(jié)奏的感受能力?。?/p>
漢語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語言,它不但有形象上的美,而且還有獨特(dú tè)的音樂美。如果人們從小就注意培養(yǎng)孩子對語言音韻節(jié)奏上的敏感,那么,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就會比一般的孩子強。由于他們能感受到蘊涵(yùn hán)在語言中那種獨特的節(jié)奏,他們對語言本身就容易產生興趣;上學以后,他們的語感能力就會強一些。
老師們都知道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是多么重要??墒呛芏鄷r候,人們都是到了小學三四年級,才發(fā)現一些學生不熱愛閱讀,不擅(shàn)長理解(lǐ jiě),感受不到語言中那種獨特的韻味,體會不到那種內在的美,于是,才開始感嘆培養(yǎng)語感多么的重要,培養(yǎng)語感多么的難!這時已經很少會有老師再領著學生天天唱兒歌了,因為讀兒歌的最佳年齡(líng)已經過去了。確實,唱讀兒歌的最佳時期是在低幼階段,但那只是“最佳時期”,不等于再長大一點就不能讀了。不要嫌兒歌低幼淺顯,讓那些語感較弱的學生大量地唱讀一些兒歌,也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