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險”的老師喜歡留“陰險”的課后作業(yè)。今天又布置了一個作文題,叫“我的書房”。
雖然這是鄉(xiāng)立的初中,但是學校收取的學雜費是不多的,于是,窮孩子與富孩子擠到了一個教室里。所謂的富,只是相對而言罷了,畢竟不是富可敵國的那種;而這所謂的窮就窮出了點水平,傳說有窮到家里只有手電筒這唯一一樣“家用電器”的困難戶。
金娃是鄉(xiāng)長的兒子,鄉(xiāng)長每天坐小吉普上下班;牛娃是平頭布衣的兒子,他們家最現(xiàn)代化的東西就是那個手電筒。
金娃每天的任務是學習。牛娃每天的任務是割草、喂豬、放牛、洗衣、做飯,還有學習。
金娃回家了,問鄉(xiāng)長:“爹,今天要寫咱家的書房,咋寫?”金娃家有個專門的書房,又大又豪華。
鄉(xiāng)長:“說明文吧?看你的觀察能力嘍!”
金娃奮筆疾書,他把“我的書房”寫成了“我的宮殿”。從本質上說,他沒有夸張。
牛娃回家了,問他父親:“阿爹,今天要寫咱家的書房,咋寫?”
父親抬起頭瞧了牛娃一眼,又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去了:“不知道哩?!?/p>
牛娃家就兩間房,一間正堂,一間廚房,再有就是豬圈、牛棚與柴屋了。書房?基本上沒這個概念——
牛娃只好開始編,編得很牽強,不會撒謊的牛娃邊寫邊面紅耳赤,猶如正在耍刀的關公。
牛娃在牛背上編完了《我的書房》——他每天都在野外做作業(yè):有時是牛背,有時是河灘,有時是樹下,有時是涼棚里。
夕陽把整個西天照得火紅。金娃從田埂那頭走過來,他看到了正在放牛的牛娃,很友好地打招呼:
“牛娃,干嗎呢?”
“放牛,”牛娃想了想又回答,“寫作業(yè)?!?/p>
“在寫作文呢,給我看看?!苯鹜奘忠焉斐?,作出乞討的樣子。
“……”牛娃不知當給不當給。他握著本子沒動彈。
金娃繼續(xù)作乞討狀,牛娃作防御狀。僵持。
終于,牛娃覺得不妥,還是勉強把本子交給了金娃。牛娃臉開始紅,紅得很厲害。那該死的笨牛沒有察覺到主人的窘態(tài),居然發(fā)出“哞”的一聲。
金娃很快看完了,還給牛娃,隨口說了句:“這就是你的書房?”牛娃認定金娃那是在諷刺他,臉紅得像番茄。又悔恨自己為什么要寫這種假的東西來騙人騙己。順著一股牛勁,牛娃把那頁作文紙給撕了。他重寫了一篇。
第二天,“陰險”的老師說要朗讀兩篇作文,說是他們寫得好。她先念金娃的?!皩m殿”的確令同學們張口結舌艷羨不已。念第二篇之前她頓了頓,看了牛娃一眼。牛娃趕緊躲過她的眼神。窘。
老師笑了一下,三分和藹,七分“陰險”,便開始念第二篇:“我的書房,”她又頓了一下,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我沒書房……”
天啊!牛娃心里叫了出來!這不就是自己寫的那篇!臉紅。
“我沒書房,我家窮,連盞臺燈都沒有,更別說書房了……”
“在學校的時候,教室就是我的書房,我盡可能多地利用教室的課桌學習知識……”
“放學路上,整個田埂就是我的書房,我背課文……”
“喂豬時,豬圈就是我的書房,我邊喂豬邊記英文單詞……”
“放牛時,牛背就是我的書房,我在上面演算習題……”
“下雨天,柴屋就是我的書房,我看會兒書看會兒雨……”
“我有好多書房,好多好多,哪天我領你去參觀參觀吧……”
“每當夕陽西下,我的書房就消失了。陽光,我的臺燈,為什么總在最需要你的時候離我而去……”
“只要想讀書,處處皆書房!”
“陰險”的老師念完了牛娃的文章,全班掌聲雷動。
點評《處處書房》——
廣東省深圳市育才中學 郭乃嘉主持游離狀態(tài):
很神奇??!創(chuàng)意獨特,這么“陰險”+無聊的題目寫得那么新穎。周同學,牛??!
白衣書生:
所謂“功夫在詩外”,天地為課堂。
梅絳雪:
文筆很老到,鄉(xiāng)村孩子的話語和心理都很樸素、真實,有一點苦澀,但結局是溫馨感人的。
林 青:
語言流暢,立意新穎,以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出主題。
我們總是會抱怨現(xiàn)實如何如何殘酷,卻不懂得用心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金娃的書房是真實存在的,牛娃的書房是用心建造出來的。珍惜已經(jīng)擁有的,創(chuàng)造不曾擁有的,處處是書房,處處是美好。
李志遠:
文中主要人物牛娃和金娃的性格塑造以及對比的烘托效果都是很成功的??磥?,不僅是環(huán)境塑造人,人也能通過自己的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牛娃的書房,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另外,文章后半部分,特別是陽光、臺燈那一段,很富有感染力。
侯佳銳:
文筆流暢,語言平實,卻將一個農(nóng)村孩子的學習生活寫得生動、翔實,情節(jié)緊湊,在刻畫人物心理活動上也抓得較準。
但文章不必拘泥于先敘事后立意的陳規(guī),若能把主題更自然地滲入情節(jié)當中,讓讀者去感悟、領會,這樣文章會顯得更有深度、富有感染力,并能水到渠成地揭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