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時,我回到了久違的故鄉(xiāng)。老家已變了許多。以前閑適的村民如今都備上了織綢機,若不是春節(jié)的到來,村子里還將整天充斥著煩人的織機聲。而兒時的那些伙伴見到我時,已沒有以前那親切的招呼了,取而代之的只是嘴角邊的一絲微笑。不經(jīng)意間,我回到了那個令我魂牽夢縈的童年時代。
春天里,我們會去采桑葚。桑葚有很多種顏色,未熟時是青色或粉紅的;半熟時便呈現(xiàn)紅色,吃起來酸酸的,澀澀的;待到熟透時整個晶瑩飽滿,紫得發(fā)黑;偶爾有些桑葚是白色的,即俗稱的“鬼烏嘟”,這是不能吃的。我們會采幾張大桑葉,權(quán)做盛器。大家躬著身,穿梭在枝葉繁茂的桑樹叢中,仿佛特種部隊正在執(zhí)行某項特殊任務,其中的樂趣當然是言語所不能盡述的。吃完桑葚后,大家搖身一變成了“紫舌鬼”,于是甜甜的笑聲便回蕩在桑林中……
一到夏天,我和我的那些小伙伴們就會去浜里釣龍蝦。那場面可威風了,在田埂上接連放上十幾根釣竿,大有讓蝦兵蟹將斷子絕孫之意。有時在青青水草旁幾根釣竿上的浮子會同時顫動起來,那時別提有多熱鬧了!幾個人一手拿竿一手拿網(wǎng),不輕不重地把水下精靈拉到水面寬闊、水草稀疏的地帶,再將網(wǎng)悄悄地放入水中,只等時機一成熟,便將網(wǎng)一撩,那些揮著兩把大鉗子的精靈就只得束手就擒了。而這時候大家歡呼雀躍,快樂便達到了巔峰。
還有秋天在野地里烤番薯,冬天在雪地里抓鳥……
童年就像個魔盒,里面裝滿了趣事。
但那時我們都希望快點長大,獲得更大的自由,接觸外面更廣闊的天空。
如今,愿望是達成了,可童年那種圖畫般的美麗卻永遠成了回憶?,F(xiàn)在回到老家,只能默默地呆在樓上,體會著無法言說的傷感。“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我與昔日伙伴之間,仿佛隔了一層很薄、但又無法弄破的紗,彼此之間不能了解,就像魯迅與中年閏土一樣。
這片土地已不再屬于我。我開始感慨世事的變遷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淡了,童年的快樂永不復返地被封存在了那個年代。
但當我看到伙伴們以自己的方式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行走時,我寧愿把這種變化看成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既然是成長,就要付出成長的代價。
我總是在患得患失中感受著不變中的萬變。永恒不變的恐怕就是這片土地,這片寫滿生活情趣、流淌著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