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廣博,山川的峻秀,日月的靈氣,孕育出了一個將星璀燦的興國縣。共和國開國上將肖華就是江西興國縣瀲江鎮(zhèn)人,也是興國縣54位將軍中的杰出代表。
1961年3月,春暖江南,桃紅柳綠,杜鵑花開。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肖華上將偕夫人王新蘭回到了故鄉(xiāng)……
一
從南昌開出的一輛小車駛過春暖花開的田野,沿著歲月塵封的山徑,載著將軍夫婦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虔誠,向興國縣駛去。向車窗外望去,但見公路兩旁工廠煙囪、高壓線塔一晃而過,鄉(xiāng)村的炊煙、牛背上的牧童、田間的紅花草、和風輕拂的楊柳,在朝霞金輝的涂抹下,宛如一幅水彩畫。
車過東固嶺,就可以遠遠瞥見家鄉(xiāng)的母親河———瀲江。1916年1月,肖華將軍就出生在瀲江江畔。這條母親河包容了將軍童年的歡樂和憂愁。1930年夏天,年僅14歲的肖華便離開家鄉(xiāng)參加了紅四軍,也就離開了這條母親河。如今30年一晃而過,故鄉(xiāng)的小河就在眼前,將軍不禁思緒如潮,鄉(xiāng)情綿綿。
小車不知不覺駛進了興國縣委大院。王新蘭高興地說:“到了,到家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立即迎上前去熱情歡迎。在縣委招待所下榻之后,稍事休息,大家請肖華將軍用餐。但將軍執(zhí)意辭去招待所安排的“三牲”葷菜,堅持只吃南瓜、辣椒、芋頭、蘿卜、蕃薯等家鄉(xiāng)菜蔬。下午,將軍不顧長途顛簸的疲勞,認真聽取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的工作匯報。之后,他說:“目前,國家正處于經濟困難時期。我們既要和群眾同甘共苦,又要發(fā)動群眾多種南瓜蔬菜,自力更生度過春荒?!彼貏e強調,“一定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千萬不能餓死人。一定要用這條要求來衡量干部對中央方針政策和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他還向前來看望的親友們說,“要充分理解國家的困難,不能向地方政府提任何要求,要自力更生克服困難”。他把隨身帶的一些錢糧分發(fā)給生活困難的親友,大家的眼睛都濕潤了。
二
肖華將軍這次回鄉(xiāng)是要做些調查研究的,同時,也想弄清楚解放前母親犧牲的具體時間地點和經過。肖華的母親嚴招勝,原名嚴招秀,入黨后,企盼革命早日勝利,于是改名為招勝。當年,她在家動員青年參加紅軍,組織婦女做軍鞋,籌軍糧支援紅軍,是黨組織的基層骨干。曾經擔任過興國縣區(qū)蘇婦委書記和赤衛(wèi)連指導員。肖華參軍不久,時任中共興國縣委宣傳部長的父親肖能球卻不幸犧牲了,這給嚴招勝帶來很大的痛苦。1934年10月紅軍出發(fā)長征后,敵人猖狂搜捕共產黨員和革命家屬。嚴招勝丟下身邊小兒子肖以傅,到留龍鄉(xiāng)附近的九山嶺參加了紅軍游擊隊。后在一次戰(zhàn)斗中英勇獻身。1958年春,肖華第一次回到家鄉(xiāng),因為公務在身,逗留兩天便匆匆趕赴福建軍區(qū),來不及了解母親犧牲的情況。不過,那次有個很重要收獲是在自家老屋的屋檐下找到了一包珍藏多年的蘇區(qū)文件,其中有贛西南蘇維埃主席曾山親筆簽署的文件,也有包括肖華父母在內的興國城區(qū)黨員花名冊。當年,肖華把這些珍貴文件如數(shù)交給了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存檔。
這次,將軍與當年和母親共同戰(zhàn)斗過的游擊隊員一起,到留龍鄉(xiāng)附近的九山嶺考察。老游擊隊員告訴他,1935年歲首,大雪紛飛的一天,紅軍游擊隊就在九山嶺遭到了敵人的“圍剿”。由于敵眾我寡,游擊隊員大多犧牲在這深山密林里。幸存者很少,又囿于當時的艱苦環(huán)境,根本無法及時考證犧牲者的具體地點在哪里。
走上山來,往事歷歷又涌上了肖華將軍的心頭,母親的親切形象又浮現(xiàn)在眼前。母親是溫柔賢慧的,她的身上充溢著一種對親骨肉的自始至終、無微不至、無怨無悔的愛,這種全心全意不圖回報的關懷和呵護讓兒女刻骨銘心。母親不僅養(yǎng)育了他,而且親自把他送進了革命隊伍。
回憶起入伍時的情況,肖華陷入了沉思。記得1929年春和1930年3月,毛澤東率紅四軍曾先后二次來到興國,聽取了當時興國縣團委書記肖華的工作匯報,對興國縣團委開展“擴紅”工作,迅速組建“興國模范師”的卓著成績十分贊賞。之后,便擬調肖華到紅四軍工作。1930年6月,接任團縣委書記的曾覺非到職后,肖華即動身前往紅四軍報到。
臨行前夜,肖華在床上輾轉難寐。少年的他還從未離開過家鄉(xiāng)、離開過父母。如今,父母多病,弟弟年幼,作為長子要去參軍,父母怎么割舍得下呢?于是,他決定悄悄離家,天不亮就起床,摸了雙草鞋便匆匆上路了??墒?,天剛亮父親就發(fā)現(xiàn)了他留下的字條,母親急忙從箱子里找出一雙新布鞋便追出門去,一口氣追到五里亭口才趕上了肖華。母親拉著兒子的手,通情達理地說:“兒啊,你要參加紅軍,跟著共產黨為窮人打天下,媽支持你。我知道,共產黨是為咱老百姓謀利益的,你就放心去吧。只是要記得經常捎個信回家,莫要父母牽掛呵!”說著說著便流下了眼淚。肖華熱淚盈眶,急忙點點頭說:“娘呵,你們也多保重呵!”便又匆匆上路了。肖華沒有料想那一次竟成了母子最后的訣別。
在九山嶺,老游擊隊員告訴肖華說:“嚴招勝犧牲后,你弟弟便無依無靠,四處飄零,不久又摔成癱瘓,竟活活餓死了?!甭犞l(xiāng)親們如泣如訴的敘說,肖華夫婦禁不住潸然淚下,心中有說不出的悲痛。他們和鄉(xiāng)親們一起去到九山嶺中的杰村一帶尋找母親戰(zhàn)斗過的故地。眼前滿山杜鵑猶如燃燒著的火把。面對浸染了母親鮮血的山野,肖華仰天長呼一聲:“媽!”便泣不成聲了。這一聲呼喚在山間久久回響。盡管沒有找到母親犧牲的確切地址,但他覺得母親已經化作了群山峻峰,化作了九山嶺的護衛(wèi)神,她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晚上,肖華奮筆疾書,含淚吟成祭母詩一首《哭嚴招勝同志》,以此告慰亡靈,寄托自己的哀思。
“辭別故鄉(xiāng)去遠征,
母親送別五里亭。
兒跟毛委員去殺敵,
娘在家鄉(xiāng)干革命。
紅旗插到南京城,
公忙匆忘寄家音。
征師凱旋回興國,
山歌滿道迎親人。
青松挺拔嚴招勝,
鞠躬盡瘁為人民。
任憑黑夜豺狼嚎,
雄踞東江唱黎明。
烈士忠骨埋桑梓,
鮮花朵朵祭英靈。”
三
1981年12月初,肖華南下廣東視察工作結束后又順路回到興國,隨行的有夫人王新蘭、兒子肖云及兒媳等人。肖華要讓下一代了解故鄉(xiāng),永遠銘記故鄉(xiāng)的恩情。他領著子女參觀了興國縣革命紀念館和毛澤東在興國調查時住過的文昌宮、瀲江書院,又參觀了自己兒時的母校瀲江一小和平川中學,并瞻仰了九山嶺戰(zhàn)斗舊址。本來還打算去撫州地區(qū)瞻仰已故老戰(zhàn)友、少共國際師師長吳高群烈士墓冢的,因臨時接到中央開會的通知,只好匆匆返回北京。這次肖華將軍帶回了有關興國縣開展綠化、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調查報告,引起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關切和重視。
1985年8月12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肖華因病在北京不幸逝世。黨和國家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領導人,興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優(yōu)秀的兒子。如今,興國將軍廣場已經開放,肖華將軍的雕像和其他53位將軍的雕像一起陳列在將軍公園里。他的偉大功績和對家鄉(xiāng)人民的深情厚愛,永遠銘刻在家鄉(xiāng)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