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并對毛澤東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特殊的現(xiàn)象:在人際交往上,毛對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同事向來不太注重私人之間的情誼和禮節(jié),通常是公事公辦,相互間的往來走動更是少之又少;而對一些舊式文人、來自原國民黨政權(quán)中的人,毛澤東卻視為自己的私人朋友,與他們保持較為密切的關(guān)系,如章士釗、張治中、程潛等。在這些私人朋友中間,柳亞子便是其中一員。
飲茶粵海未能忘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但其革命果實很快被袁世凱所篡奪。袁死后,中國又陷入了北洋軍閥的權(quán)力紛爭之中,中國革命遠未成功,詩人柳亞子陷入了極大的苦悶之中。不久,俄國成功地爆發(fā)了十月革命,并先后三次發(fā)布對華宣言,宣布取消帝俄時代同中國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放棄已經(jīng)攫取的既得利益。消息傳來,柳亞子備感興奮。1921年5月,他在得知孫中山已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并發(fā)表宣言,積極準備北伐,精神為之一振,吟成一首七律《五月五日紀事》:
十年三亂究何成?
喜見南天壁壘更。
率土自應尊國父,
斯人不出奈蒼生。
白宮北美推華盛,
赤幟西俄擁李寧?穴即列寧?雪。
我亦雄心猶健在,
夢中無路請長纓。
正當孫中山積極準備大舉北伐之際,1922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發(fā)動叛變,炮擊總統(tǒng)府,孫中山被迫避走廣州灣白鵝潭水域的永豐艦上,組織軍隊討伐叛軍。戰(zhàn)斗失利后,孫中山到上海進行總結(jié),在共產(chǎn)國際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初步認識到原先那種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做法,是不能取得革命成功的,必須喚起民眾,“以俄為師”。于是,他著手改組國民黨的準備工作。
柳亞子在反思中也認識到學習蘇俄的重要性。在一首詩中,他表示:“便追皙美文焉用,未效紅俄死亦羞?!彼€寫道:“自由戀愛無婚嫁,公育兒童孰主賓。孔佛耶回芻狗盡,獨從真理見精神?!薄盀跬邪钤祭硐?,勞農(nóng)國已證因緣。知難行易真名論,革命功收文字妍。”雖然,這些詩作表明此時的柳亞子受到無政府主義、烏托邦、大同思想的明顯影響,但他追求真理、不斷進步、與時俱進的思想變化卻是很清楚的。
柳亞子自稱是“李寧私淑弟子”,并以此刻成印章一枚。他還公開宣布自己“醉心于馬克思之學說,布爾薩維克之主義”。他寫道:“嘗自憾不早生六十年,歐西文化未大入吾土,天下事猶簡單而易治,或足與洪天王輩上下其議論功業(yè)。又不然,遲生二十年,多呼吸世界之新空氣,倘得為中華勞農(nóng)國之李寧,是未可知也。”
國民黨改組后,柳亞子于1926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二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此時,孫中山先生已經(jīng)去世,國民黨內(nèi)的新右派正準備破壞國共合作。中山艦事件后,柳亞子等曾當面責問蔣介石:究竟是孫中山先生的信徒還是叛徒?并斷定蔣欲做第二個陳炯明。
也是在這一時期,柳亞子和毛澤東在珠江畔的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樓里首次見面。柳比毛年長6歲,此時的柳已近不惑,長髯過頜,略顯老成持重,而毛則僅過而立之年,顯得年輕有為。兩人一見如故,在堅持國共合作、反對國民黨新右派的分裂活動等問題上,雙方有著很多共同語言。
這次會晤,雖在有些問題上存在著一些分歧,但都給對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也從此開始了他們之間長達20多年的詩詞唱和往來。柳亞子、毛澤東后來曾多次賦詩回顧了這次會見。柳亞子說過:“珠江粵海驚初見”,毛澤東則表示:“飲茶粵海未能忘?!?/p>
1926年5月,當蔣介石提出旨在分共的“整理黨務案”時,柳亞子和毛澤東一樣,表示堅決反對。在付諸表決時,柳亞子和何香凝等沒有舉手,明確表示不贊成。在后來的歲月里,毛澤東曾多次提起他們兩人堅定的革命性,稱贊他們是真正忠于孫中山先生的國民黨左派,稱贊他們的硬骨頭精神和氣概。
登壇旗鼓看毛郎
1929年,寓居上海的柳亞子得知毛澤東自大革命失敗后,曾到湖南領(lǐng)導了秋收起義,并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根據(jù)地———井岡山根據(jù)地,隨后又向贛南閩西順利發(fā)展的消息后,感到中國的前途仍大有希望,不禁感慨系之,吟成《存歿口號六首》,其中首絕寫道:
神烈峰頭墓草青,
湖南赤幟正縱橫。
人間毀譽原休問,
并世支那兩列寧。
詩末自注兩列寧系指:孫中山、毛潤之。
1932年,蔣介石集團在打敗了國內(nèi)的各派反蔣軍閥勢力后,加大了對革命根據(jù)地的軍事圍剿。這時,中共黨內(nèi)又正處于王明宗派勢力的控制之下,推行了一套與中國國情完全不相符合的“左”傾錯誤路線,毛澤東在黨內(nèi)的處境也更艱難。遠在上海的柳亞子不可能知道中共黨內(nèi)的權(quán)力之爭,但他憑著對國民黨反動政權(quán)的厭惡和對共產(chǎn)黨的同情,滿懷信心地認為,毛澤東領(lǐng)導的工農(nóng)紅軍一定能打敗國民黨的軍事“圍剿”。在《懷人四絕》中,他寫道:
平原門下亦尋常,
脫穎如何竟處囊。
十萬大軍憑掌握,
登壇旗鼓看毛郎。
這些詩作,寫于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時期,并且是在毛澤東成為中共領(lǐng)袖之前,確實難能可貴。
關(guān)山阻隔,毛澤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一直無法獲得柳亞子的任何消息。直到1937年,他在讀到何香凝的來信時,才知道柳亞子也在另一條道路上同樣從事著反對國民黨蔣介石反動統(tǒng)治的愛國民主運動,因而十分敬佩,在復何香凝的信中,毛澤東稱贊柳亞子為“人中麟鳳”。
1944年11月11日,柳亞子安抵重慶后不久,郭沫若以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名義為柳洗塵,在重慶的著名民主人士差不多都參加了。周恩來等中共在渝主要負責人也都前來歡迎。柳頗受感動,即席發(fā)言,但只說了兩句:“世界的光明在莫斯科,中國的光明在延安?!彪S后,毛澤東又親筆致信柳亞子,信中說:“廣州別后,十八年中,你的災難也受夠了,但是沒有把你壓倒,還是屹然獨立的,為你并為中國人民慶賀!”并表示,“很想有見面的機會,不知能如愿否?”
1945年1月11日,《新華日報》舉行創(chuàng)刊7周年紀念會,柳亞子應邀出席。不久,他賦詩一首,表達了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對光明前途的熱切盼望:
工農(nóng)康樂新天地,
革命功成萬眾和。
世界光明兩燈塔,
延安遙接莫斯科。
索句渝洲葉正黃
抗戰(zhàn)勝利后,一方面因為內(nèi)戰(zhàn)的準備工作尚未做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內(nèi)戰(zhàn)的責任推到共產(chǎn)黨身上,蔣介石接連三次致電延安,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談判。為表和平誠意,揭穿國民黨假和平真內(nèi)戰(zhàn)的陰謀,為共產(chǎn)黨被迫應戰(zhàn)贏得世人的廣泛同情和支持,并使解放區(qū)進一步做好迎接內(nèi)戰(zhàn)的準備工作,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接受蔣介石的邀請,親赴重慶和蔣介石進行會談。對此,一些黨內(nèi)同志紛紛表示了極大的擔心,黨外朋友也紛紛做了善意的提醒。
毛澤東接受邀請,使蔣介石頗感意外,卻使愛好和平的民主人士和廣大人民備感鼓舞。毛澤東到達重慶后的當天,柳亞子參加了周恩來、王若飛舉行的歡迎茶會。第三天,他又前往毛澤東暫住的桂園晤談。當夜,柳亞子失眠竟夕,吟成七律一首:
闊別羊城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洲。
彌天大勇誠能格,
遍地勞民亂倘休。
霖雨蒼生新建國,
云雷青史舊同舟。
中山卡爾雙源合,
一笑昆侖頂上頭。
在另一首詩中,他又寫道:
便死原非萬事空,
此身已見九州同。
中山卡爾雙源合,
論定千秋屬乃翁。
繼后幾日,柳亞子一直處于詩情高亢的心境中,詩作不斷。9月6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等的陪同下,往柳寓回拜。
時在重慶的著名畫家尹瘦石正準備和柳亞子舉辦詩畫聯(lián)展,想畫出一批當代英雄群像。柳亞子遂建議尹與他一起前去拜見毛澤東,尋機給毛畫像。當柳應約赴毛處說明此事時,毛澤東當即同意,并約好了時間。不久,毛像畫成,柳亞子為之題詩一首,將毛與馬恩列斯并列,稱:“恩馬堂堂斯列健,人間又見此頭顱。”
10月初,毛澤東致信柳亞子,指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吾輩多從曲折(即困難)二字著想,庶幾反映了現(xiàn)實,免至失望時發(fā)生許多苦惱。而困難之克服,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奔鹊莱隽藢嵡?,又指出了方向。又說:“先生詩慨以當慷,卑視陸游、陳亮,讀之使人感發(fā)興起?!绷有藕?,當即賦詩抒情:“瑜亮同時君與我,幾時煮酒論英雄?陸游陳亮寧卑視,卡爾中山愿略同。”他還在魯迅逝世9周年之際,賦詩紀念
迅翁遺教堂皇在,
不作空頭文學家。
抗戰(zhàn)八年成勝利,
和平初步乍萌芽。
光明已見前途好,
曲折寧辭遠道賒。
論定延京尊后圣,
毛郎一語奠群嘩。
世人熟知毛澤東對魯迅的高度評價,柳亞子在這里實際上不過是借紀念魯迅表達自己當時的內(nèi)心想法和真實心情。
柳亞子在頻頻向毛贈詩的同時,又不斷向毛索求詩作。毛始則表示:“我只能讀,不能做。”但經(jīng)不住柳的一再要求,乃將一首寫于1936年2月的舊作抄錄兩份給了柳。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柳一拿到毛詞,就深為嘆服,稱之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后,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又說,“展讀之余,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
柳亞子還請著名篆刻家曹立庵刻了兩枚印章。一枚的印文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澤東?!边\用《史記·季布傳》中的典故,表示像兄長一樣尊敬斯大林,像弟弟一樣愛戴毛澤東。另一枚為:“前身彌正平,后身王爾德;大兒斯大林,小兒毛澤東。”彌正平即漢末的彌衡,曾當眾辱罵曹操。王爾德是19世紀后期的英國作家,晚年主張用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大兒、小兒之中的“兒”,表示“孺子”、“男兒”的意思。當時國民黨當局反蘇反共,柳亞子以傳統(tǒng)文人“詩言志”的方式,運用歷史典故,說明他對斯大林、毛澤東的敬重,鮮明地表示自己站在革命一邊。為免引起誤解,柳亞子還特別對其中所用的典故做了說明:“余請立庵治印援正平例,有大小兒語。北海齒德,遠在彌上,正平德祖,亦生死肝膽交,絕無不敬之意,斯語表示熱愛耳。”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康生等還是有意抓住不放,當作“反動印章”,被勒令銷毀,并由此污蔑、批判柳亞子是“老反革命分子”。這是后話。
與此同時,柳亞子又請曹立庵刻了兩枚石印。一為白文“毛澤東印”,一為朱文“潤之”,鈐在上面。隨即又步毛詞原韻和了一首: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云飄。嘆青梅酒滯,余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秾情著意雕。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隨后,柳拿著毛的原詞和他的和詞到《新華日報》,要求發(fā)表。報社表示,發(fā)表毛澤東的著作,包括詩詞作品,要經(jīng)過毛本人的同意。經(jīng)過協(xié)商,報社決定先發(fā)表柳的和詞。
10月下旬,柳尹詩畫聯(lián)展在中蘇文化協(xié)會舉行。柳將他的和詞書成巨大條幅掛在中堂一側(cè),觀者如潮,轟動山城。柳本人也多次親臨現(xiàn)場,向參觀者講解他的詩詞作品,特別是他的和詞。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本錄有毛澤東《沁園春·雪》以及柳亞子和詞的詩稿。11月11日,《新華日報》正式刊出柳的和詞,引起讀者的極大關(guān)注,紛紛期盼能盡快讀到毛的原作。
此時,《新民報晚刊》編輯吳祖光輾轉(zhuǎn)得到了傳抄的毛詞,率先于11月14日在該報副刊刊出。兩周后,《大公報》采用剪輯辦法轉(zhuǎn)載了毛澤東的原唱和柳亞子的和詞,再次轟動山城,同時也在國統(tǒng)區(qū)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眾多詩詞高手連日唱和不絕,反動文人易君左等則借唱和之名,攻擊毛澤東有“帝王思想”,諷刺柳亞子有“從龍壯志”。于是,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持續(xù)了旬余。此事竟驚動了國民黨當局,曾暗下通知,要求會作詩詞的國民黨員人人撰寫《沁園春》詞,以便從中挑選若干首意境、氣勢和文筆超過毛澤東的,再經(jīng)過加工,然后以國民黨主要領(lǐng)導人名義公開發(fā)表,把毛詞的影響壓下去。無奈,應征詞作雖不少,卻均為平庸之作,最后連一首也未能拿出來。
牢騷太盛防腸斷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首腦機關(guān)到達北平。晚上,柳應邀到頤和園益壽堂參加宴席。宴畢,柳亞子賦詩四首,其中一首回顧了與毛澤東的交往情況:
二十三年三握手,
陵夷谷換到今茲。
珠江粵海驚初見,
巴縣渝州別一時。
延水鏖兵吾有淚,
燕都定鼎汝休辭。
推翻歷史三千載,
自鑄雄奇瑰麗詞。
3月28日夜,即毛澤東抵北平后的第三天,柳亞子因諸事頗不遂意,乃撰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一詩,萌生退志:
開天辟地君真健,
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jīng)非五鹿,
無車彈鋏怨馮。
頭顱早悔平生賤,
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
分湖便是子陵灘。
毛澤東讀后,于4月29日派田家英將一首七律和詩送到了柳的住處:
飲茶粵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
落花時節(jié)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似富春江。
毛澤東的這首詩既有敘舊,又有規(guī)勸,柳亞子讀后,心情曾為之一振。詩中所說的“牢騷”具體指什么,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柳自從到達北平后就一再希望能盡快赴香山拜謁孫中山的衣冠冢,但有關(guān)部門實在太忙未能讓柳如愿,而柳高度近視,無法獨自成行,因而發(fā)了牢騷。有人認為,柳到北平后曾奉命組織“北平市文獻研究會”,后被叫停,卻未向他解釋原因;想去江蘇工作,又未獲允準,因此發(fā)了牢騷。有人認為,柳來北平后一直居無定所,多次搬遷,而他又行動不便,因此生出牢騷。有人認為,他因無法完成中共曾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勸說南京政府的主要領(lǐng)導人接受和平談判這一工作,而心情頗為煩惱,甚至生出牢騷。也有人認為,柳因?qū)Ξ敃r的一些人事安排看不慣、想不通而有牢騷。還有人認為,柳因無法接受中共黨內(nèi)某位負責人對他詩作的妄加評價而有牢騷。還有一種看法是,毛詩只是奉勸,并無實指。
柳亞子接詩后,當即賦詩二首,以答毛詩:
一
東道恩深敢淡忘,
中原龍戰(zhàn)血玄黃。
名園容我添詩料,
野史憑人入短章。
漢彘唐貓原有恨,
唐堯漢武詎能量。
昆明湖水清如許,
未必嚴光憶富江。
二
昌言吾拜心肝赤,
養(yǎng)士君傾醴酒黃。
陳亮陸游饒感慨,
杜陵李白富篇章。
離騷屈子幽蘭怨,
風度元戎海水量。
倘遣名園長屬我,
躬耕原不戀吳江。
表明自己心里雖有不滿,但從未忘記毛的幫助和教誨,并表明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是光明磊落的,氣量也是很大的,而非感情用事,只是想學習屈原(柳亞子在知識界有當今屈原的美譽,柳本人亦每每以屈子自況)的做法,提點意見,意圖引起當政者的重視。
毛澤東也確實非常重視柳亞子這樣的著名民主人士的意見。5月1日下午,毛澤東專門偕江青及女兒李訥到柳宅拜訪,合影留念后,入室就座。毛澤東說,柳先生既有清醒的頭腦,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你寫的詩,我愛讀,有趣味,有意義。有千萬讀者喜歡你的大作,我就是千萬讀者中的一個。柳則謙虛地說,我寫的是老一套,我很想寫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jié)合的詩,但是很不成功。最近,我拜讀了毛主席寫的詩詞,心里真痛快,這些詩詞通俗易懂,而且寓意深長。
隨后,經(jīng)柳亞子夫人鄭佩宜提議,毛澤東和柳亞子兩家到昆明湖劃船游覽。柳亞子感嘆:“慈禧太后腐敗無能,屈服于帝國主義的壓力,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她把中國人民的血汗,搜刮起來,奉獻給帝國主義,建造她的樂園,真可恥?!?/p>
毛澤東說:“她用建設海軍的錢,建了一個頤和園,當時來說,這也是犯罪?,F(xiàn)在看來,就是建立了海軍,也還是要送給帝國主義的。建了頤和園,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總比他們揮霍了要好??!”在慈禧買的小火輪前,柳亞子說,那時中國相當落后,慈禧能買到這個小火輪,也總算是開了眼界。毛澤東說,事物總是要發(fā)展的,社會總是要前進的,中國再也不能落后下去了,等全國勝利以后,我們要艱苦奮斗,奮發(fā)圖強,一定要改變落后面貌。
船到湖心,柳亞子又找到了新的話題。他說,今天勝利了,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我們?yōu)榉磳Φ蹏髁x和蔣介石反動派,做了一點微薄的工作,也吃了不少的苦頭。我們都很清楚,蔣介石早就要垮臺的。但是,我們沒有想到勝利會這么快。人民解放軍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領(lǐng)了南京,我們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計。
毛澤東笑了笑,說:打仗沒有什么妙計,如果說有什么妙計的話,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還有,就是先生說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一百萬軍隊要渡江,又沒有兵艦、輪船,如果沒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能成功的??咳嗣裼猛赁k法造木船、木排劃子,在漫長的江面上,幾萬只木船一齊出動,直奔對岸,加上我們有很多大炮掩護,很快就過去了30萬軍隊。你能說這是妙計嗎?
毛澤東接著說,現(xiàn)在,杭州解放了,上海很快也要解放,你們沒有想到這么快,我們也沒有想到這么快。蔣介石和李宗仁政府,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當被動了。他們除了和平解決的八項條件,別的沒有出路。最后,毛澤東半開玩笑地說:“你現(xiàn)在可以赤膊上陣發(fā)表文章、講話?,F(xiàn)在與蔣介石時代不一樣了,你的人身安全是有保證的,你的意見會受到尊重的?!绷鴣喿颖硎荆骸拔乙欢ò凑彰飨f的去做。我要盡力做一些對人民、對政府有利的工作?!迸R別時約定,5月5日,毛澤東派車來接柳去香山晉謁孫中山的衣冠冢。柳亞子歸來后,賦詩記述了這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此前的不愉快也一掃而空:
朽木難雕午夢忘,
衣冠顛倒訝蒼黃。
南陽詎敢勞三顧,
北地猶堪賦百章。
挈婦將雛都磊落,
同舟聯(lián)步費商量。
名園真許長相借,
金粉樓臺勝渡江。
5月21日,毛澤東又致信柳亞子,對一些容易引起誤解的事情做了解釋,以進一步平息柳的牢騷。信中說:“國史館事尚未與諸友商量,惟在聯(lián)合政府成立以前恐難提前成立。弟個人亦不贊成先生從事此項工作,概恐費力不討好。江蘇虛銜,亦擬以不掛為宜。掛了于己于人不見得有好處?!薄澳惩就u大作,查有實據(jù),我亦不以為然。望先生出以寬大政策,今后和他們相處可能好些?!薄皩O先生衣冠??词刂T人已有安頓,生事當不致太困難,此事感謝先生的指教?!绷有藕?,心中原有的不滿便煙消云散,不復存在了。
中山卡爾雙源合
柳亞子始終認為,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是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而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又與馬克思主義有著諸多相通的地方。在他的詩作中,不止一次地說道:“中山卡爾雙源合”、“卡爾中山愿略同”,并將孫中山和毛澤東并稱為亞洲的兩個列寧。1947年2月,柳亞子借祝蘇聯(lián)紅軍建軍節(jié)為名所賦一首詩中又說:
馬恩斯列堂堂在,
我有孫毛誓勿疑。
來日大同新世界,
五洲萬國盡紅旗。
直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前夕,他仍表示:“后先不信孫毛異,評判還應列史班?!保翟拢等眨珴蓶|派秘書田家英帶了兩輛車來接柳亞子夫婦赴香山晉謁孫中山衣冠冢,柳亞子感慨良多,當即賦七律詩四首,其中一首說道:“主義三民我詎忘,新民共產(chǎn)接青黃?!痹娗暗拈L序也說:“中共領(lǐng)袖毛主席,實為真正繼承孫先生衣缽之人,自反帝、反封、節(jié)制資本、平均地權(quán),以及耕者有其田諸口號,凡中共所揭橥而實行者,無一不與孫先生政策相符。其倡導之新民主主義,亦從三民主義中揚棄而來,為現(xiàn)階段必然發(fā)展之途徑。”
一次,柳在毛的家宴上曾專門為此請教過毛澤東。柳問毛:“你和孫總理的關(guān)系,不是跟列寧和斯大林的關(guān)系有些近似嗎?”毛澤東略一沉吟,然后說道:“大概不盡相同吧!”柳接著說:“不盡相同是對的,我也只說近似,沒有敢講完全相同。但事情要分兩方面來看:一、你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二屆的候補中央執(zhí)行委員,代理過宣傳部長,當過孫總理遺留下來的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所長,當然也可以說你是繼承孫總理衣缽的一位信徒了。二、就說國共合作是一時權(quán)宜之計,淺水不足以容蛟龍。那么,孫總理的精神你總是繼承著的。你看,你們反帝、反封建、反買辦資產(chǎn)階級,不就是孫總理影響下所創(chuàng)造的民歌中說的‘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熏以及總理遺囑所說‘目的在求中國的自由平等’嗎?你們主張工農(nóng)聯(lián)盟,以工人為首的四個階級專政,還有依靠以蘇聯(lián)為首的和平戰(zhàn)線大聯(lián)合,不就是孫總理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嗎?你們外交政策主張一面倒,倒在蘇聯(lián)那邊,不就是孫總理的‘以俄為師’嗎?你們主張土改,不就是孫總理的從中國同盟會第四條黨綱‘平均地權(quán)’起,發(fā)展到晚年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嗎?那么,說你繼承孫總理的道統(tǒng),和斯大林繼承列寧的道統(tǒng)一樣,我想也不算委屈你吧!當然,就形式而論,是有其不同的地方的。譬如,列寧是聯(lián)共的領(lǐng)袖,斯大林也是聯(lián)共的領(lǐng)袖,是一脈相成名符其實的。而你和孫總理的關(guān)系,卻不能相提并論了。所以,我最初說的是近似,而不敢說相同。就假定是的,那也是精神的相同,而并不是形式上的相同,你以為如何?”毛澤東聽完柳的這一番高論后,不無幽默地大笑道:“蘇聯(lián)掛起照片來,一個死人加上一個活人(指列寧和斯大林);我們掛起照片來,也是一個死人加上一個活人(指孫中山和毛澤東),那也算是相同的一點吧!”大家聽后,哈哈大笑。應該說柳的這些想法雖不準確,但卻是很有代表性的,然而與其他對中國革命性質(zhì)懷有不正確認識的人的區(qū)別在于,柳是從朋友的角度,用友好與坦誠的口氣提出來的。
毛澤東雖未正面回答柳亞子的問題,可事后不久,他就發(fā)表了為世人所熟知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回答并解釋了人們頗為關(guān)注卻又不甚了解的諸多疑問。不用說,柳亞子讀后,自然也能起到釋疑解惑的作用。一年后,他在《孫總理與毛主席》一文中談了自己的感受,說:“毛主席的話說得很技巧,我現(xiàn)在恍然大悟。假如說相同,至多只是形式上相同,而精神上是不同的。同的是,好像表面上毛主席緊接著完成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如同斯大林繼承列寧一樣,如同中蘇兩國都掛著一個死人一個活人的像一樣,是形式的。而在精神上,一個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一個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是不同的?!睉撜f,柳亞子此時的認識真正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質(zhì)中去了。
詩人興會更無前
1950年10月3日,中南海懷仁堂舉辦國慶歌舞晚會,柳亞子、毛澤東隔排而坐。應毛所請,柳即席賦《浣溪沙》詞一闋,記述了民族大團結(jié)的盛況:
火樹銀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躚,
歌聲唱徹月兒圓。
不是一人能領(lǐng)導,
那容百族共駢闐?
良宵盛會喜空前!
毛澤東奉讀后,步原韻寫了和詞: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其后兩晚,柳亞子連續(xù)赴懷仁堂觀看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演出的《和平鴿》舞劇。由此聯(lián)想到在朝鮮燃起的戰(zhàn)火,即興又賦《浣溪沙》一首:
白鴿聯(lián)翩奮舞前,
工農(nóng)大眾力無邊?熏
推翻原子更金圓。
戰(zhàn)犯集團仇美帝,
和平堡壘擁蘇聯(lián),
天安門上萬紅妍。
毛在讀到后,又于11月和詞一闋:
顏齊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無邊,
而今一掃新紀元。
最喜詩人高唱至,
正和前線捷音聯(lián),
妙香山上戰(zhàn)旗妍。
新中國成立后,柳亞子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兼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
從50年代中期起,柳亞子的身體每況愈下。1958年6月,飲譽詩壇并終身追求進步的柳亞子先生與世長辭,毛澤東等中共主要領(lǐng)導人都送了花圈,毛、柳之間長達20多年的交往至此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