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革命生涯30多年,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名字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一起,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成熟的領導者載入史冊。在他與戰(zhàn)友們共事和交往中,留下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往事珍聞。
毛澤東說:如果沒有代表團“贊助我們,信任我們,我和總司令是相當困難的?!?/p>
任弼時和毛澤東同為湖南人。他五四時期與毛澤東結(jié)識,感受到毛澤東是一個很有見識的群眾領袖。1920年,任弼時在上海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接受馬列主義的熏陶,于1922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4年夏奉調(diào)回國后,被派到上海與惲代英等一起負責共青團中央工作。不久,又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在黨的五大、六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任弼時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3月,任弼時奉命同王稼祥、顧作霖組成中央代表團,前往中央蘇區(qū),參與蘇區(qū)中央局的領導工作,負責向蘇區(qū)黨組織傳達中共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并代表中央對“富田事變”作全權(quán)處理。
1931年3月7日晚,任弼時和王稼祥化裝成牧師,顧作霖則化裝成工人,在中央特科交通局的安排下,從上海十六號碼頭乘坐“麥迪遜總統(tǒng)號”遠洋郵輪取道香港,轉(zhuǎn)汕頭、潮州,改乘小火輪北上,到大埔,進入閩西蘇區(qū),4月17日趕到中央蘇區(qū)所在地寧都縣青塘??吹教K區(qū)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任弼時心情非常激動,他對代表團的同志說:“進入蘇區(qū)就有一種到家的感覺,這才是我們自己的地區(qū)。”
在青塘河背村一幢土磚壘砌的民房里,任弼時見到了毛澤東,久別重逢,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互致問候。
蘇區(qū)中央局代書記項英和毛澤東、朱德向中央代表團通報了蘇區(qū)面臨的嚴峻形勢:蔣介石已調(diào)集20萬重兵,形成了西起贛江、東至福建建寧長達800里的弧形封鎖線,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第二次大規(guī)模軍事“圍剿”,而紅一方面軍不足4萬人。中央局正在開會研究對策。任弼時傳達了共產(chǎn)國際和中共中央要求盡早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指示。毛澤東則提出,現(xiàn)在敵軍重兵壓境,當務之急是打破“圍剿”,“建國”的事,放一放再說吧!
任弼時同意了毛澤東的意見,中央局擴大會議繼續(xù)研究討論反“圍剿”戰(zhàn)略方針。會議擴大到各軍軍長、政委、參謀長及政治部主任。在討論中,有人主張退出中央根據(jù)地,“跑”到四川去。也有人提出“分兵退敵,削蘿卜”的主張。毛澤東、朱德則主張集中兵力,在根據(jù)地內(nèi)就地打破敵人的“圍剿”。任弼時仔細聽了毛澤東、朱德的發(fā)言,感到他們在作戰(zhàn)方針問題上講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毛澤東的主張講得透徹,有說服力。
由于以任弼時為首的中央代表團支持毛澤東和朱德的正確主張,與會同志經(jīng)過充分討論,最后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先打駐富田地區(qū)的王金鈺兩個師,然后,各個殲滅敵人。后來,毛澤東回憶說,當時,如果沒有代表團,“贊助我們,信任我們,我和總司令那是相當困難的”。
從5月16日至31日,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連打了5個大勝仗,共殲敵3萬余人,繳槍2萬余支,痛快淋漓地粉碎了蔣介石發(fā)動的對中央蘇區(qū)的第二次軍事“圍剿”。任弼時到蘇區(qū)兩個多月,通過中央局擴大會議,尤其是對第二次反“圍剿”戰(zhàn)爭戰(zhàn)略決策的爭論和實際的指揮過程,他認為毛澤東“有獨特見解,有才干”,便在蘇區(qū)中央局會議上提出了以毛澤東代替項英為中央局代理書記的主張。10月下旬,中共臨時中央作出“中央局書記由澤東代理”的批復。
張愛萍賦詩曰:“憶昔蘇區(qū)肅反時,吾師明察張正義?!?/p>
1930年上半年,根據(jù)中共中央關于清除混進革命隊伍內(nèi)部的地主富農(nóng)和“AB團”(即反布爾什維克的組織)等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贛西南蘇區(qū)開展了一場肅清反革命分子的斗爭。由于受“左”傾思潮的影響,蘇區(qū)肅反出現(xiàn)擴大化,有許多同志遭錯殺。12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根據(jù)一些人被逼供出的假口供,認為紅二十軍中有許多“AB團”分子,便派人前往富田肅反。紅二十軍的一些領導人眼看自己將被錯定為反革命而遭逮捕,便帶領部隊從東固到富田,包圍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釋放了被錯捕的同志,提出了一些錯誤口號,并將全軍拉至贛江以西地區(qū)。這就是黨史上的“富田事變”。
任弼時早在未到中央蘇區(qū)以前,就已接觸到對“富田事變”問題的處理。他曾受政治局委托,就“富田事變”的處理意見,起草了給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江西省委、各特委、各地方黨部的信,并受中央指派到中央蘇區(qū)全權(quán)調(diào)查和解決這一問題。但當任弼時等人在前往中央蘇區(qū)的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jù)共產(chǎn)國際遠東局對“富田事變”處理意見,已作出《關于‘富田事變’的決議》的“左”傾決定,將“富田事變”定性為“反革命行動”。此時,作為中央代表團負責人的任弼時,只能服從組織的決定了。但他對發(fā)生在中央蘇區(qū)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傾向是有看法的,努力想避免事態(tài)的惡化。他強調(diào),在今后的肅反中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簡單從事,更不能搞擴大化。
當時,在敵后萬泰邊境地區(qū)負責青年工作的張愛萍,被人誣告為“AB團”青年總團部團長。保衛(wèi)局決定要逮捕張愛萍,并把所謂的“揭發(fā)材料”(口供)送到了任弼時手上。
任弼時當即打電話給少共中央局書記顧作霖,讓他馬上過來研究這個問題。任弼時問顧作霖:“張愛萍怎么樣?”
“不錯,多才多藝,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同志!”
任弼時就向他講了揭發(fā)報告的情況,顧作霖大吃一驚。
任弼時分析道:“AB團”是江西當?shù)胤磩拥刂骱兰澖M織起來反對共產(chǎn)黨、反對蘇維埃政權(quán)的反動組織,而張愛萍是四川人,15歲就參加了革命,十八九歲就到上海做地下工作,又是從紅十四軍戰(zhàn)斗負傷后到中央蘇區(qū)來的,來到后工作一直很出色,他怎么可能是“AB團”呢?
顧作霖點頭同意任弼時的分析。
任弼時說:“萬泰縣委、吉安特委都說他是,我們硬說他不是,證據(jù)不足呀!”
沉思片刻,任弼時鄭重地說:“任何結(jié)論都必須經(jīng)過事實調(diào)查。你到萬泰去一趟,拿出一份硬邦邦的材料來……”。
顧作霖對張愛萍的調(diào)查是全面的。從他的政治立場、工作態(tài)度到他的能力水平、群眾關系,都一一進行了了解,結(jié)果認為張愛萍無論是主管共青團、少先隊工作,還是兼管軍事工作及文化宣傳,都獨具特色,成績斐然。特別是在第三次反“圍剿”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他所負責的工作不但沒有滑坡,而且有新的發(fā)展。顧作霖寫給任弼時的報告結(jié)論是:張愛萍絕不是“AB團”成員,他是一位堅定的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革命同志。
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證明任弼時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一結(jié)論使張愛萍幸免于難。
對此,張愛萍十分感激任弼時。直到1984年4月30日任弼時誕辰80周年時,張愛萍還以“懷念弼時同志”為題,揮筆賦詩:“八十歲月風雷疾,馬列先行從未息。憶昔蘇區(qū)肅反時,吾師明察張正義……”
由于任弼時對肅反擴大化的反對,不久,中共臨時中央認為他“貫徹政策不力”,將他排擠出中共中央局的領導行列,免去了其中共中央局組織部長的職務,派他去湘贛蘇區(qū)擔任省委書記兼軍區(qū)政委。
任弼時贊揚劉俊秀:“一個長工能寫出這樣的詩來是很不錯的,今后有機會送你去學習。”
1933年6月,任弼時來到湘贛蘇區(qū),住在永新縣城。一天上午,任弼時在永新縣蘇維埃政府主辦的墻報上看到署名劉俊秀(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的一首詩:“忠實勇敢不怕死,土豪劣紳不放過,階級斗爭要深入,貧苦農(nóng)民信得過……”任弼時看了以后,感到字雖寫得歪歪扭扭,但是內(nèi)容寫得還好,也押了韻,便向縣工農(nóng)檢查部部長了解作者情況,當他得知作為縣蘇維埃政府內(nèi)務部部長的劉俊秀是長工出身時不禁十分驚訝:“長工能寫出這樣的詩歌來?”他立即派人找到劉俊秀,問道:“你就叫劉俊秀嗎?”
“是?!?/p>
“家里什么成分?”
“世代打長工!”
“今年多大啦?”
“29歲!”
“你也是1904年出生的!那與我同年?!比五鰰r高興地笑了,又問,“讀過書嗎?”
“因為家里窮,十二三歲還不知道扁擔放在地下是‘一’字。后來母親見我求學心切,橫下一條心,把我送到一個村私塾先生那里,以每天砍一擔柴送給先生作交換,總共砍了45擔柴,讀了45天書就退學了!”
“墻報上的那首詩,是你自己寫的嗎?”
“是的!”劉俊秀連連頷首。
“你沒有讀什么書,怎么又能寫這么好的詩呢?”任弼時詫異地問。
劉俊秀說:“那是參加革命以后學的。因為我不服氣文化都屬地主階級所有,便下決心學。后來要做好革命宣傳,出墻報,我也就經(jīng)常胡謅幾句不像詩的東西貼出去。一次,列寧小學的教員劉先生找到我,說我的詩不押韻。當時我還根本不知道押韻是什么意思,這位劉先生就教我一些寫詩的基本知識和押韻方法?!?/p>
任弼時點了點頭,說:“一個長工能寫出這樣的詩歌來是很不錯的,以后還要繼續(xù)努力學習,才能挑起更重的擔子。今后有機會,送你去學習?!?/p>
1933年底,劉俊秀被選為第二次全國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代表。在他到瑞金參加會議的前夕,任弼時又派人把劉俊秀叫去,問:“你開完會后,愿不愿意留在中央蘇區(qū)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大學讀書?”
劉俊秀一聽說到大學讀書,非常高興。他連忙回答說:“我小時候看到有錢人家的孩子上學讀書,心里發(fā)癢,但只能隔著窗子向?qū)W塾里張望?,F(xiàn)在,組織上要我留在瑞金讀書,太讓我高興了!我早就盼望能有這一天了?!?/p>
任弼時對他說:“你是一個工農(nóng)干部,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但是缺乏文化知識,這就必須要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使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績?!薄盀榱伺囵B(yǎng)一批地方工作干部,中央決定在這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代表中選一批人進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大學讀書。我給羅邁(李維漢)同志寫一封信,你帶去找他!”說完,便打開桌上的墨盒,提起毛筆就寫了起來。
任弼時將寫好的信交給劉俊秀說:“羅邁同志是中央組織局的局長,你可以拿這這封信去找他。進學校以后,一定要努力讀書,準備以后挑更重要的擔子,做更多的工作啊!”
后來,劉俊秀在負責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大學新生入學工作的毛澤覃的安排下,開始了新的學校生活。學習結(jié)束后,劉俊秀在任弼時的提議下,被任命為紅六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
任弼時對方志純說:“你應該到政治班去當班長!”
1938年初,正在延安黨校十三班學習的方志純(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省長)被組織上派往蘇聯(lián)學習兼治病療養(yǎng)。
方志純一行離開延安,乘汽車途經(jīng)蘭州時,遇見了去蘇聯(lián)主持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工作的任弼時。他是秘密乘飛機到蘭州來的。見面時,任弼時高興地握著方志純的手說:“同志們一路辛苦了?!苯徽剷r,任弼時發(fā)現(xiàn)方志純臉色不好,便關心地問道:“怎么啦,人不舒服嗎?”方志純回答說:“不礙事,只是有些低燒,在汽車上一路顛簸,有些疲倦和吃力,休息一下就會好的。”
任弼時略作考慮,對方志純說:“你坐我的飛機走吧!”方志純連忙說:“不用麻煩領導,我能堅持坐車?!比五鰰r真誠地說:“不要客氣了,你身體不好,坐飛機舒服一點,快一點,你就隨我一塊坐飛機走吧!”
就這樣方志純乘坐飛機到了迪化,不久又從迪化啟程前往蘇聯(lián)。
到莫斯科后,所有參加共產(chǎn)國際黨校七部學習的學員均歸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領導,開始大家集中在一起學習,既學政治、又學軍事。后來,任弼時指示學員分成軍事班和政治班。
方志純開始報名參加軍事班,因為他在國內(nèi)一直在軍隊工作。后來,任弼時把方志純找去,對他說:“你應該到政治班去?!比五鰰r停了一下,接著又說,“我們黨的理論水平還很低,真正懂馬列主義的同志還不多。在我們軍隊里,目不識丁的同志還不少。他們參軍以后,懂得了一些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但系統(tǒng)地了解馬列主義理論還談不上。因此,你們不僅有個自己學習的任務,而且還有個回國后幫助別人學習的任務?!?/p>
方志純原準備好好地學習一下軍事理論,回國后從事軍事指揮工作,聽任弼時這么一說,也就同意改學政治。
任弼時見方志純答應了,便高興地說:“好,這樣好,共產(chǎn)黨員以黨的利益為重。”又說,“你應該到政治班當班長!”
“這我就不好答應了。我想自己多學點東西,而一當班長,就要處理些雜七雜八的事,肯定要耽誤一些學習時間?!比五鰰r見方志純不答應,也不生氣,慢慢地、平心靜氣開導說:“你有這樣好的學習條件,這樣充足地學習時間,還怕耽誤了學習,那國內(nèi)的同志、在戰(zhàn)場上的同志怎么辦呢?如果你們幾個人,誰也不肯為大家作點自我犧牲,誰也不肯當班長,那這個班誰來帶呢?共產(chǎn)國際的同志,聯(lián)共(布)的同志,如果也像你有這個想法,那這個學校豈不是也不要辦了嗎?”任弼時的批評既委婉而又嚴肅,使方志純心悅誠服,感到自己的想法確實不對。于是,1938年10月間愉快地到政治班去了。
在蘇聯(lián)期間,為了將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真實情況介紹出去,任弼時找到在政治班學習的方志純等說:“你們要走出校門去作宣傳工作,你們也作報告去!”根據(jù)任弼時的意見,方志純等人都分別走出校門,向共產(chǎn)國際、蘇聯(lián)人民和其他兄弟黨做關于中國革命的報告。
后來,方志純回憶道:“在任弼時同志的領導下,我們不僅政治理論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很快就使共產(chǎn)國際及兄弟黨的同志們了解了中國共產(chǎn)黨及中國革命的真實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