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恭城、靈川、灌陽三縣交界處的澄江源,是一片方圓400多公里的大山區(qū),今分屬三縣五鄉(xiāng)13個行政村,這里山高林密,地曠人稀,交通閉塞,民風(fēng)淳樸。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地下組織和桂北游擊隊就在這里開展了革命活動。至今澄江源的山村瑤寨,還流傳著許多桂北游擊隊的革命斗爭故事。
成立武工隊
恭城縣泉會村與靈川縣黃泥江村交界的大山里,有一座打香粉兼做蚊香、神香的香粉廠,東家是黃泥江村的大地主黃新鳳。香粉廠地處深山老林,離最近的人家也有兩公里遠(yuǎn)。平時,除采藥人和“打山佬”(狩獵者)偶爾光顧外,幾乎與世隔絕,東家一年也難得來打一次經(jīng)管。
在澄江源,辦廠、采礦、開店鋪歷來有個規(guī)矩,即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由老板做東,準(zhǔn)備些好吃好喝的燒香供神,神“吃剩”后的供品,人們便大吃一餐,叫“打牙祭”。1948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一,照例是“打牙祭”的日子,以往初一、十五的晌午時分,香粉廠里早就猜拳喊碼熱鬧起來了,可今天晌午過了,廠里還是靜悄悄的,只有那舂香粉的水碓,不時發(fā)出“嘩”、“通”的有節(jié)奏的響聲和廠房邊山溪的潺潺細(xì)語。
其實,這里今天并不平靜。此刻,工人睡房旁的伙房里,飯菜已準(zhǔn)備好了,鍋里文火燉著的野豬肉透出陣陣誘人的香味。廠里的四個工人和幫東家砍香菌樹的十個臨工(都是地下游擊隊員)正圍坐在一起,一邊小聲地議論著什么,一邊耐心地等待著客人。
約莫1點鐘光景,上樓望的隊員石思衡下樓來說:“客來了!”
大家往朝山外的窗口望去,只見三位客人正沿山道大步朝廠門口走來。漸漸近了,來客的面貌都看清了,其中兩位是來過香粉廠做香粉生意的秦老板(地下黨和桂北游擊隊負(fù)責(zé)人吳騰芳)和他17歲的跟班伙計小唐(地下黨聯(lián)絡(luò)員)。另一位中等個頭、戴一副眼鏡的年輕后生叫黃民權(quán),是東家的少爺。聽說他一直在桂林師范學(xué)校讀書,今天怎么也來了?大家都覺得納悶。
“我遲到了,害得大家餓肚子!”秦老板進門就向大家道歉,又拉著黃民權(quán)的手,問道:“這位大家認(rèn)識嗎?”
“我們的少東家,哪敢不認(rèn)識?”石思衡代表眾意,脫口揶揄道。
“也對,也不對。”秦老板笑著點點頭又搖搖頭,卻岔開話題,反客為主地招呼道:“開飯,吃飽肚子再說。不過,從今天開始,大家喝酒最多只能喝六成。”
于是,大家很快圍成兩桌吃喝起來。隊員們心里的疙瘩未解開,吃喝起來沒滋沒味,心里都在嘀咕:明明通知說今天開會有重要事情,干嗎又請少東家來呢?秦老板見大家一聲不響地喝悶酒,就明白了大家的心思,便停杯放筷,說:“自從我解放大軍大反攻以來,各個戰(zhàn)區(qū)都取得了偉大勝利,半個月前,‘遼沈戰(zhàn)役’開始……”秦老板簡要介紹了全國的大好形勢后,宣布道:“經(jīng)上級黨委批準(zhǔn),決定由你們兩個游擊小組組建成桂北游擊隊第二大隊第四武工隊,隊員有易劍鳴、梁金彩、張振陸、周建明、肖芳蒙、楊定坤、唐伯坤、文期初、文期均、尹德基、周日中、石思權(quán)、石思衡、何萬仲、廖漢民、李良靜,共16人,由張振陸任隊長,易劍鳴任副隊長。主要活動地區(qū)是三縣交界的泉會、魯塘、黃泥江一帶,任務(wù)是向群眾宣傳共產(chǎn)黨的主張,組織發(fā)動群眾起來斗爭,迎接全國解放……張隊長因有要事,過幾天才能到來。下面,請易副隊長講話?!?/p>
秦老板帶頭鼓掌,可隊員們一個個面面相覷,抬起的巴掌都沒拍響,有的甚至在心里埋怨秦老板:你莫是吃錯了藥?當(dāng)著少東家把我們都賣了……這時,黃民權(quán)站起來,沖大家行了個鞠躬禮,說:“同志們,為了方便工作,不暴露目標(biāo),從今天開始,我改名易劍鳴……”
“嘩……”隊員們這才恍然大悟,一陣歡快的掌聲,把門口柳樹上的小鳥都驚飛了。
疙瘩解開,心情舒暢。大家吃喝起來有滋有味的,別提有多痛快了。第四武工隊的“生日宴”很快進入高潮,比往日的“打牙祭”熱鬧多了。
武工隊成立后,首先要解決的是武器問題。開始,全隊除上級發(fā)給張隊長的一支駁殼槍和易副隊長自己的一支短槍外,其余的都是打山豬用的鳥銃。隊員們通過宣傳我黨的政治主張,講清國民黨反動派很快就會完蛋,共產(chǎn)黨不久就要坐江山的大好形勢,向幾家富裕的中小地主“軟硬兼施”地“借”到了五支看家護院的“漢陽造”(步槍)。又奔襲一晝夜,端了萬水坪(屬泉會村)一股劫匪的老窩,繳獲了三支“漢陽造”和一支日本產(chǎn)的“三八大蓋”。有了槍,可子彈不多,九支長槍總共不到100發(fā)子彈,其中還有好幾顆“臭子”。
隨后,武工隊又“借”到了四支短槍和一批子彈和手榴彈,一半的隊員有了長短兩支家伙,實力大增。武工隊在群眾中的威望也提高了,借糧籌款的事,財主富戶們都不敢說半個“不”字,只要接到武工隊的信,保證按時送到指定地點。受剝削、壓榨的貧窮苦難的瑤族同胞們揚眉吐氣、倍受鼓舞,都盼望著早日獲得解放。
針鋒相對
武工隊的活動驚動了國民黨反動派當(dāng)局,恭城、靈川、灌陽三縣聯(lián)合起來,派出兩個連的保安團(自衛(wèi)團)和四個區(qū)的自衛(wèi)大隊進駐澄江源的泉會和黃泥江,由恭城縣自衛(wèi)團副團長余偉年負(fù)責(zé)指揮,對武工隊進行清剿。一時,反動氣焰囂張,地主老財紛紛“反水”,不但錢糧給養(yǎng)籌措困難了,一些反動地主還暗地里給保安團通風(fēng)報信。為了蓄積力量,武工隊報經(jīng)上級批準(zhǔn)后,八名長槍隊員撤往靈川的松江和灌陽的大小河江一帶活動,張隊長和易劍鳴帶領(lǐng)六名短槍隊員分作兩組在白色恐怖下繼續(xù)堅持斗爭。
由于敵人實施“村屯聯(lián)防,十戶連坐”的毒計,對接觸過武工隊的群眾進行殘酷的迫害,群眾越來越害怕跟武工隊接觸了。武工隊活動更加困難,被迫“借住”在地主老財家里,而且經(jīng)常更換駐地,有時一天要轉(zhuǎn)移兩三個地方。
1949年農(nóng)歷正月十六晚上,張隊長帶領(lǐng)何萬仲、周建民、石思衡住進了黃沙坳地主唐紹金家。唐家獨居,離村子三里來路,屋后是莽莽青山,若遇情況有退路。再加上唐家人口不多,老兩口、一個兒子和過門剛六天的兒媳婦,還有兩個丫環(huán)和使喚老媽子。
武工隊的到來使唐紹金又驚又怕,吃驚的是村上駐有保安團一個排,武工隊敢在這里住宿;怕的是一旦雙方交火起來,他的家就會“蝦公連到魚仔死”。忙好酒好菜地招待后,安排隊員們在廂房睡下。
半夜時分,正在站崗的石思衡,忽聽得屋后傳來“汪汪”兩聲狗叫,接著又“嗚嗚”地低哼幾聲便不叫了。他明白這是睡著的狗晚上遇到主人的情形,忙叫醒戰(zhàn)友們,一起搜查了主家的臥室,果然唐家新婚幾天的兒子不見蹤影。
隊員們迅速撤出大門外,正要往屋右側(cè)走(左邊通村里),石思衡建議道:“隊長,迎上去,找個好地形敲他們一家伙?!?/p>
“好!”張隊長稍作思索,干脆地答應(yīng)一聲,領(lǐng)著三人順大路朝村子方向跑去。
唐家屋左側(cè)約半里遠(yuǎn),有個上下各168級石階的小山坳,坳頂有20來平方米的坪場,一側(cè)是修路挖土方形成的一道3丈多高的土崖壁。武工隊員們跑上崖頂,埋伏下來,不到一袋煙工夫,就見一串火把從村子方向快速移來。待到近處時,只見敵排長和唐家少爺拿著手電跑在前面。敵排長喘著大氣站在離坳頂丈把遠(yuǎn)的地方,低聲命令將火把熄滅丟在路旁,以免暴露目標(biāo)。
敵人一個個上氣不接下氣地爬上坳頂,將火把一丟索性在地坪上坐下了。當(dāng)最后一個敵兵上了坳頂,易隊長一聲令下:“打!”
“叭、叭……”四支短槍一齊開了火,特別是周建明石思衡的兩支“大肚匣子槍”,打出的連發(fā),像機關(guān)槍似的。
緊接著“轟轟……”四聲響,隊員們每人朝敵群投去一顆手榴彈,就借著山林和夜色的掩護遠(yuǎn)走高飛了。
此役敵人死6人,傷13人,敵排長也受了重傷,“偷雞不成蝕把米”,連僅當(dāng)了六天新郎官的唐家少爺也成了武工隊的槍下鬼。
半個月后,武工隊?wèi)椭瘟藥讉€給敵人通風(fēng)報信的反動地主,又在恭城縣與灌陽縣交界處的獅塘橋,處決了一個以在泉會開伙鋪(旅店)為業(yè),專門給敵人搜集武工隊情報的“坐探”,并將處決布告張貼在各村屯和要道路口,針鋒相對的打擊措施,終于將地主山霸們震懾住了。武工隊趁著大好機會,組織發(fā)動群眾,組建農(nóng)會、成立民兵小組。不久,武工隊長槍隊的八名隊員也從外圍回到了澄江源。
4月下旬,南下解放大軍橫渡長江,解放了南京,形勢急轉(zhuǎn)直下,靈川、恭城、灌陽三縣國民黨政府自顧不暇,哪還管得了澄江源,保安團清剿了兩個多月,除損兵折將外一無所獲,只好狼狽地撤出山外。從此,澄江源掌握在了武工隊手中。
兵不血刃
1949年秋,新中國成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勢如破竹般從湖南往廣西進擊。11月22日解放桂林市,國民黨灌陽縣縣長白浪濤率領(lǐng)1200多人槍,經(jīng)澄江源往靈川方向逃竄,在靈川縣的鐵坑一帶被桂北游擊隊第二大隊阻擊后,白浪濤的親信文子康、易生玉率300多人槍,脫離白部回竄到灌陽縣的魯塘村。
12月14日上午10時許,第四武工隊集中在泉會狗尾洞的油榨里開會,傳達上級關(guān)于“宣傳發(fā)動群眾,迎接解放”的指示精神。會議還吸收了10多位民兵、積極分子參加。
突然,魯塘村的地下交通員小唐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門報告:“快,張隊長,敵人到了魯塘!”
“喝口水,慢慢說。”看小唐北風(fēng)天仍跑得滿頭大汗,張隊長忙倒了一碗冷茶給他。小唐接過冷茶“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抬手一抹嘴巴,說:“大概有二三百人,從松江(屬靈川大境鄉(xiāng))方向來的,進了村子就吵吵嚷嚷的搜糧食找家伙做飯吃。敵人一進村,群眾都躲上了山,我就跑來了?!鄙酝?,小唐又加了一句:“他們講的是灌陽話,可能是早幾天過去的那幫灌陽保安隊!”
狗尾洞離魯塘八里地,敵人還要做飯吃,現(xiàn)在跑步趕去還能逮住他們!張隊長略作思索,果斷地命令道:“武工隊的馬上跑步前進,民兵帶了家伙的也跟上?!?/p>
搶得時間就是勝利。隊員們摔掉了棉衣夾襖,有的甚至光著膀子朝魯塘飛奔。帶了槍的十來個民兵也緊緊跟上。
魯塘是個群山中的盆地,全村百來戶人家,村子靠“盆”邊背山而建,村前是一片近400畝的田垌。武工隊和民兵馬不停蹄地跑步急行軍39分鐘(易劍鳴看著手表)趕到魯塘,并占領(lǐng)了通往灌陽必經(jīng)之路的南邊厄。張隊長站在坳口擦著汗水朝下一望,見村里村外到處冒著炊煙,敵人把槍支架在一旁,這里一堆那里一伙的,有的在吃飯,有的還在燒鍋,還有的在抓雞攆鴨,把個村子搞得烏煙瘴氣。再一看,四面山上隱約有人在活動,那是躲上山的村里群眾。
敵人約有二三百,武工隊才10多人(加上有槍的民兵也不超過40人),敵眾我寡,這個仗能不能打呢?眼下國民黨反動派大勢已去,村里的敵人已成為驚弓之鳥,有如走投無路的喪家之犬,完全可以打。但是怎么打呢?張隊長召集隊員們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決定勸敵投降,但作好打硬仗的準(zhǔn)備。具體布置是:交通員小唐找游擊大隊報告;魯塘村的民兵到四面山上組織群眾做好配合;張隊長和石思衡下山去跟敵人談判;易副隊長帶領(lǐng)剩下的人槍守住出山的南邊厄,一旦談判破裂,堅決堵住敵人。
張隊長與石思衡走下山坳,命令匪哨兵帶路去見他們的長官。村中央包家祠堂的天井里,國民黨灌陽縣保安團副團長文子康和參謀長易生玉,以及連排長們圍在一起,吵吵嚷嚷地爭論著何去何從的問題。聽了匪哨兵的報告后,文子康打量了張隊長和石思衡一眼,也不請坐,傲慢地問道:“你們是干什么的?”
“我們是桂北游擊隊第二大隊的代表,”張隊長在一個石鼓墩上坐下,義正辭嚴(yán)地說,“奉大隊首長的命令,來敦促你們繳槍投降!”
“新中國成立了,你們的蔣光頭已經(jīng)完蛋,桂林市和恭城、灌陽縣城都已經(jīng)解放了?,F(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被包圍,無處可逃,繳槍投降才是唯一出路!”站在一旁的石思衡加了一句。
“投降!什么條件?”文子康又問。
“交槍投降,就地遣散,離家遠(yuǎn)的可以發(fā)給路費?!睆堦犻L果斷地回答。
幾個匪連排長交頭接耳地小聲嘀咕起來。
“你們在游擊隊里是個什么角色?”一直在旁邊不吭聲的易生玉這時陰陽怪氣地插話道,“你們作得了主嗎?”
“我倆是大隊參謀,”張隊長毫不含糊地聲明,“受領(lǐng)導(dǎo)委托,我們說話算話。”
“不見得?!币咨窭湫χ鴵u搖頭,將文子康拉到一邊小聲地嘀咕了幾句,然后回頭皮笑肉不笑地說:“帶我去見見你們大隊的頭兒,我們總不能不見真佛亂燒香,在土地廟前也磕響頭吧?”
果然不出武工隊所料,狡猾的敵人對是否真的被游擊大隊包圍持懷疑態(tài)度。張隊長站起來說:“好吧,既然你們要見‘真佛’才燒香,那跟我們走吧?!?/p>
出了祠堂大門,張隊長指著隱約有人影活動的兩邊山上,對易生玉說:“你瞪大眼睛看看,四面山上都是我們的人,你們要頑抗不是找死嗎?”
易生玉轉(zhuǎn)頭四顧,果見山上有人活動,還傳來“嘩啦”的子彈上膛聲音,嚇得他心里直打鼓。到了南邊厄腳下,武工隊員肖芳蒙從路旁的樹叢后面轉(zhuǎn)出來,問道:“張參謀,你們回來了,敵人還要‘死雞仔硬撐’嗎?”
“嘿嘿!”張隊長冷笑道,“這位先生要見領(lǐng)導(dǎo),你去通報一聲大隊易政委?!?/p>
“好吧!”腰挎盒子槍、提著卡賓槍的肖芳蒙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朝坳上跑去。
易生玉見肖芳蒙的長短兩支武器,就估計對手是游擊大隊的了,民兵“土包子”哪會有這般的“硬家伙”?待上坳見了戴眼鏡的大隊“易政委”(易劍鳴),又偷覷了架在坳上草叢中的兩挺機槍(武工隊偽裝的),易生玉急忙下山回村里去了??伤厝ゲ畈欢嘁粋€鐘頭了,還未見動靜。敵人又想玩什么花招?
“放土機關(guān)槍,”石思衡提議道,“嚇?biāo)麄円患一?!?/p>
“好的!”易隊長贊成。
于是,12名隊員排在一起,先后有序地朝天放了一排空槍,“叭叭叭,叭叭……”好像重機槍的聲音。接著,石思衡和周建民的兩支“大肚匣子”也發(fā)了言:“嗒嗒,嗒嗒……”與輕機槍的聲音也可以假亂真。
這敲山鎮(zhèn)虎的一招,果然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沒半袋煙工夫,村子出現(xiàn)一陣騷亂,又傳來幾聲槍響,不一會兒,敵人舉著白旗(白床單)排成單行從村里走出來,高聲喊著:“別打了,我們投降!”
這次戰(zhàn)斗,兵不血刃,看似懸乎,實則自然,水到渠成。此役,共俘敵327人,繳獲步槍308支,機槍5挺,手槍12支,子彈5000多發(fā),手榴彈近千枚。
魯塘之戰(zhàn)后的一個月,恭城縣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1·25”土匪暴亂,暴亂被鎮(zhèn)壓后,偽縣自衛(wèi)團和區(qū)自衛(wèi)大隊的100多名殘匪逃進了澄江源的深山老林中,繼續(xù)危害瑤鄉(xiāng)人民。第四武工隊配合進剿的解放軍正規(guī)部隊,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將殘匪全部消滅干凈。
剿匪結(jié)束后,第四武工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