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海
新聞的發(fā)現(xiàn),需要到現(xiàn)場挖掘。家里或辦公室里不會生產好新聞。
記得當年在報社學習時,那些老記者總是叫我們多往基層跑,多與群眾交朋友。或者到報社去找某一位記者或編輯,總是碰不到人。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下去采訪去了!”老通訊員們把新聞采訪叫作“挖”新聞?!巴凇?,就是要挖空心思地下去發(fā)現(xiàn),挖空心思地與群眾交朋友?!段錆h晨報》有一個叫王浩峰的攝影記者,“王浩峰的眼”之所以成為武漢新聞界的品牌,與他不坐辦公室,成天在人堆里混是分不開的。新聞貴在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貴在深入采訪,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一氣呵成地進入寫作,才能寫出有分量的新聞。光發(fā)現(xiàn)一點新聞事實,而不作深入細致的采訪也寫不出好新聞。搞市場經濟,報紙要提高市場占有率,重要的是靠好新聞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無論是當記者還是當基層通訊員,都必須重視采訪這道關鍵工序的操作,切不可省掉這個關鍵。越是新聞市場競爭越要往下面跑,才能寫出有市場的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