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鴻
一部“紅樓夢”,成千古奇書。曹雪芹窮困潦倒時,在北京西山黃葉村鑄就了這部不朽名著。作者在看似不經意的,世俗的家常里短中,讓人們,特別是年輕人領悟了世態(tài)炎涼,領悟了晚清的興衰?!都t樓夢》非夢,讓多少癡男怨女醉于書中。
我不禁想到,那“紅樓”中的人們,活在現(xiàn)代是什么樣呢?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本《非常紅樓》,書中沒有歡喜、悲泣的愛情,卻有《紅樓夢》中諸多人物人生歷程的變化——作者講述了他們在紅樓大學前后的命運。書中少有《紅樓夢》中寶、黛的幽怨情懷,少有釵、黛的爭風吃醋,也少了幾分家族中“油鹽醬醋”碰撞下的不咸不淡,卻多了幾分輕松與幽默,同時,書中還飄逸著榮、寧二府和“紅樓”中的一部社會興衰與樂觀的人生情態(tài)。
今天,年輕人在醉心于轟轟烈烈的愛情的同時,也看到、嘗到了百味人生。他們在為自己、為社會奮力拼搏的同時,也為自己、為社會、為中國增添了無盡的、亮麗的色彩!當然,他們也有困惑、有歡樂和悲傷,但這些情感往往帶有非理性,人生無常態(tài)、社會常無序,由此產生了社會的教化。
圖書是社會教化的方式之一,可以幫助年輕人解除無盡的或莫名的煩惱,也可以告訴他們人生是怎樣,社會是怎樣,但圖書的這種社會教化功能不應是老人般的絮絮叨叨,或是教授的照本宣科,而應是交流、是溝通,在這種平等的對話中,有時是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娓娓道來中、在或含蓄或幽默的輕松閱讀中,告訴年輕人社會是怎樣的,人生是怎樣的;人應該在社會中怎樣競爭、怎樣生存、怎樣成功。
在《非常紅樓》中,我看到賈雨村怎樣從一介書生變成政府大員,又怎樣因腐敗成為社會的棄兒;我看到混世魔王薜蟠仍舊在“紅樓”中混吃混喝,看到了他怎樣從紅樓大學中走出,進入商海并碰得頭破血流;我也看到了尤三姐在《非常紅樓》中怎樣經營和怎樣成功;我還看到了賈探春、王熙鳳大師般的管理;最后,我看到了世俗化的賈代儒教授和看破紅塵的甄士隱教授。由此,一部現(xiàn)代版的《紅樓夢》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這里,有有滋有味的大學生活,有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更有賈雨村、尤三姐、薜蟠、賈探春和王副總王熙鳳的涉世、創(chuàng)業(yè)、經營、管理,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顯現(xiàn)出的中國當代社會大觀。
讀畢掩卷,我仿佛年輕了許多,不禁感嘆,原來《非常紅樓》還可以這樣讀。
《非常紅樓》寧一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9定價:17.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