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淮
一走近一個人的內(nèi)心,比走近春天要艱難得多。
不管多雪的冬季多么不情愿離去,春天還是在枝頭睜開惺忪的眼睛。
畢竟季節(jié)的輪回是無法阻止的。
一個人的內(nèi)心卻是沒有輪回的。
放輕腳步,小心翼翼地走近,隱隱地可以聽到一聲聲深深的嘆息,低低的回旋著,一如此時我在聽這支小提琴曲,藍色的,憂郁的,似乎還沉浸在冬天的滿天雪花里。
飄忽不定,似乎可以感觸到,卻總是難以把握。
只是一種聲音!聽得到!看不到!可是很真切,猶如結(jié)伴而行,你在我的肩側(cè),呼出的氣息就在耳畔。
卻依然不可能看到那最深最真的地方!
內(nèi)心總是很柔軟嗎?柔軟得怕風?怕雨?只能獨自開放?只能獨自關(guān)照?
在走近一個人的內(nèi)心時,忽然想到自己,自己的內(nèi)心又有多少向另一個人開放呢?那最柔軟的最深的地方。似乎只有自己才可以抵達。
二夜是最可以掩藏目光所及的一切的。
當這個世界悄無聲息的時候,連一聲低呼,一聲嘆息,一聲不知名的蟲子的嗚叫也聽不到了,就是所謂夜色籠罩了,籠罩的,我想遠不止空間和時間。
這時才會偷偷伸展出觸角,一如花兒開放。
有時候,在一個陰沉的下午,躲進屋子,拉上窗簾,不開燈。模擬著進入夜色籠罩的境地。
會試探著,慢慢地慢慢地伸展開。
下雨了!窗外一聲炸雷,震嚇得它一下子蜷縮起來。雨或細密,暗暗契合著心境;雨或急驟,忍不住隨它一起宣泄。
這樣的日子,畢竟太少了。
更多的時候,需要奔波,需要強作笑顏,在喧囂浮躁中隨波逐流,難以休憩。
三淡然靜坐的時候已經(jīng)很少,不會再歡有人冒然叩響門扉。
或者是童年河邊遍地的歡愉,是少年枕邊一個絢麗的夢境,是青年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驀然間涌向心頭。
更多的卻是,掩卷默然,任腦海里一片空白,寂靜,像黃昏的湖面。
放一只輕柔的曲子,然后于其中回旋。
這和寂寞無關(guān),和孤獨無關(guān)。
寂寞是春天的蝴蝶,暫時棲息在某一片花 瓣上。
孤獨是秋天的樹,佇立在時間的岸邊。
于是佛門里,小僧寂寞,大師享受孤獨。
世間繁華迷人眼,我輩凡人既然無法逃避誘惑,就只能在某一個下午,尋求靜謐的片刻,行走的路上稍作停留。
四靜靜地聽一個人傾訴,或者慢慢地對一個人傾訴,都是很幸福的時刻。
一顆石子投向水面,蕩起一陣漣漪,石子慢慢沉入水底,而后歸于平靜。
水面上已經(jīng)波瀾不驚,那顆石子卻實實在在的占有了一點空間。
石子一顆一顆的壘集起來,會鋪滿水底。石子越壘越高,水也會越漲越高,只有水能包容沉甸甸的石子。
傾訴的人那點點滴滴的絮浯,或許不是一顆顆石子。傾聽的人卻總要把自己的心變成一泓湖水。
在幸福的時刻,還有人會想到,心畢竟不是湖,太沉重了,便不能承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