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錦東
隨著人們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血液黏度增高即高黏血癥越來越多見。那么高黏血癥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讓我們把血流假想成大馬路上的車流,血液的黏度增高時就好像路上的汽車太多,于是汽車開不快了,同樣道理,血液的流動速度也會減慢,全身各組織器官得到的氧氣和營養(yǎng)就會減少,影響了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更為嚴重的是,當血液黏度增高時,就容易形成血栓,引起腦血管栓塞、心肌梗塞等嚴重的疾病。所以,一旦出現(xiàn)高黏血癥需要認真對待,積極治療。但是在臨床上我們也發(fā)現(xiàn),治療這個病時很多人都忽視了“對癥尋因”,認為只要是治療高黏血癥的藥物、方法都可以。而事實上,雖然都是高黏血癥,原因卻可以各有不同。
在馬路上行駛的車輛過多是造成交通擁堵最常見的原因,血管中血液細胞濃度增高也是高黏血癥的常見原因。當血液中的水分減少時,血細胞的比例就會增大,血液的黏度也就自然增高了。就好像稀粥里的水被倒掉了,剩下的粥自然就稠了。對于這種病因的高黏血癥,最好的治療方法自然是血液稀釋療法,主要是通過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來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輸液后,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zhì)的比例相對降低,血液循環(huán)速度就會加快。在臨床上主要用于紅細胞增多及慢性肺心病等繼發(fā)的高黏血癥。
血液中除了血細胞以外,還有多種血漿蛋白,如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這些分子蛋白質(zhì)增多時,常與紅血球黏合并在血管中織成網(wǎng)絡(luò),就像馬路上的路障會阻礙車流一樣,它們也會阻礙血細胞的前進,使它們淤滯下來。淤滯的大量血細胞擠在一起停滯不前,越聚越多,最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對于這類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去除纖維蛋白和防止血細胞聚集。如藥物蝮蛇抗栓酶,它可使纖維蛋白原變成不穩(wěn)定的纖維蛋白從血液中清除,從而減少血管中可能出現(xiàn)的“路障”。還有像藻酸雙酯鈉(PSS)、阿司匹林和魚肝油丸等藥物,其中藻酸雙酯鈉可抑制血紅細胞的聚集,阿司匹林則主要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魚肝油具有兩者兼?zhèn)涞淖饔谩?/p>
細心的人一定在科教片中看到過,我們的血紅細胞不是球形的,而是中間稍薄,外圈較厚的圓餅形。這個特殊的形態(tài)使得紅細胞外部的細胞膜張力不是很大,從而可以隨時改變形狀。我們體內(nèi)某些毛細血管是很細的,當經(jīng)過這些地方時,紅細胞往往需要改變形狀鉆過去。當人們患了某些疾病,紅細胞無法再變形時,紅細胞再通過這些毛細血管時就會被卡住,于是阻擋了后面的血液流動,繼而也會引起高黏血癥。對于這類患者,再使用前面稀釋血液或抗血栓等療法是無法奏效的,首要的是要有針對性地治療血液疾病,讓血紅細胞恢復(fù)健康形態(tài)。
總之,當經(jīng)過化驗得知確有血液黏度增高后,不要盲目的服用降低血液黏度的藥物,而應(yīng)首先征詢醫(yī)生的建議,找出血黏度增高的具體原因,再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最有效最快的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