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輝
對于從事新聞寫作的人而言,多種“經(jīng)營”指的是不要單“打”一種文體,要多練幾樣本領,手中多拿幾桿“槍”,消息、通訊、言論、圖片各種新聞文體一起上,適宜什么文體就選用什么文體。這樣,上稿率必然會大大提高。
現(xiàn)實生活中,有新聞價值、值得報道的新聞素材時時出現(xiàn),其存在形式又是千姿百態(tài)、多種多樣的。新聞素材的多樣性決定了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新聞寫作者尤其是基層通訊員,如果手中沒有幾桿能夠運用自如的“槍”,必然要與許多新聞人物或新聞事件失之交臂,造成新聞資源的浪費。
這幾年,我能夠在新聞寫作上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辭辛苦地進行了多種“經(jīng)營”。具體做法是:采訪到的突發(fā)性事件或其他時效性較強的新聞素材,急就成三五百字的消息;價值大、能深挖、時效性又不那么強的素材,就深入進行采訪,廣泛搜集材料,靜下心來布局謀篇,寫成長篇通訊,成為很受報刊歡迎的“特稿”;別人已經(jīng)報道過的或自己讀報時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的,則選擇議論文體,進行條分縷析、明事說理,寫成小言論,往往又頗受編輯“寵愛”;現(xiàn)場感、畫面感特別強的,有時寫成現(xiàn)場短新聞,更多的時候則是舉起相機,按動快門,將精彩的、閃光的瞬間定格,拍攝成新聞圖片寄到編輯案頭……
多種“經(jīng)營”,使我的上稿率大大提高,每年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發(fā)稿達200余篇,更使我的新聞寫作步入了廣闊的天地。為此,我真誠地建議廣大通訊員朋友,在新聞寫作的道路上,不妨也搞點多種“經(jīng)營”,讓自己更多地享受豐收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