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娜
約上三五好友,踏訪名山大川,暢游名勝古跡,在懸崖陡壁處,深谷小溪旁,往往會碰到瀑、澗、潭、池等帶“水”字頭自然景觀。粗看似無甚區(qū)別,細辨方知大有講究,其中深含著歷史底蘊和美學價值。它們都與水的運動有關,屬水景形態(tài)。
瀑——“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是從高懸崖直瀉而下的水體,一般都有懸空之狀,平面如布之態(tài),水流湍急,這是與依山巖平緩流動的“瀨”最大不同之處。如著名的貴州黃果樹瀑布、云南疊水瀑布、廬山瀑布、黃山百丈瀑等。
瀨——在山谷石頭上緩緩流動的水,水層很薄,無懸空之狀,如石瀨、飛瀨等。
澗——崇山峻嶺中涓涓而成的深谷水流,一般都依山勢蜿蜒起伏的不同,水澗的流向也婀娜多姿,一波幾折,如福建武夷山的倒流留香澗,因其東南倒流入山,故聞名遐邇,浙西大峽谷的吊水巖景區(qū)的九曲澗等。
潭——水流屯積之處。潭一般是指深水處,雖然它井非“死水一潭”,但相對而言,它應該靜止、平緩一些。如宜興的玉女潭,廬山的玉淵潭,雁蕩山的石門潭等。
池——雨水積聚之處。在山巒風景區(qū),低凹處往往形成一泓水塘。相對潭而言,池水較淺較寬,如天地、福州的歐冶池;也有因泉而成之池,如陜西臨潼的華清池,廬山小天池,云南九龍池等。
灘——與瀨相似,是指流水淌過之處,但它的容量、規(guī)模要比“瀨”寬大,如浙西大峽谷的豬頭洪灘、新安江的紫金灘等。
湫——水潭之一種,往往由瀑布、水澗等沖激而成。湫一般緊鄰瀑布、水澗的底部,這里有瀑布四濺的浪花和聲響,也有積水深潭的清幽和妖媚。如雁蕩山的著名大龍湫、小龍湫,浙西大陜谷的社門龍湫等。
溪——小河溝,可手山谷之中,也可于平原地帶。一般水勢不大,河道細長。著名的如杭州的九溪十八澗、貴陽花溪、四川成都本次的浣花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