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誰發(fā)現了澳大利亞
老師:弗雷德,你能在地圖上找到澳大利亞嗎?
弗雷德:在這兒。
老師:那么,路絲,是誰發(fā)現了澳大利亞?
路絲:弗雷德。
北京時間2004年8月3日下午2時16分,美國“信使”號飛船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啟程,前往水星。飛船將在太空遨游79億千米,于2011年3月進入環(huán)水星軌道,對水星展開為期至少1年的科學探測。它是美國宇航局向水星發(fā)射的第一艘探測飛船。
通過“信使”號此次水星之行,科學家希望了解“水星密度為何如此之大”、“水星有過怎樣的地質史”、“水星內核結構如何”、“水星磁場有何特性”、“水星兩極到底存在什么不尋常的東西”、“水星上哪些揮發(fā)物至關重要”等六大問題。
水星資料
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水星,比月球稍大,但重量卻和地球相當。水星距太陽的距離平均為3600萬英里,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3。水星上早晚溫差非常大,從零上450攝氏度到零下149攝氏度,中間足足相差近600攝氏度。水星上的一天(第一次日出到第二次日出)是地球上的176天,而水星上的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圈)是地球上的88天。這也就是說,按照我們對天和年的定義,水星上的一天等于水星上的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