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冰
一條自中國昆明,經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最后抵達新加坡的中國-東盟鐵路,刺激了印度-東盟鐵路的誕生,這將是一場什么樣的競爭呢?
如果把東南亞比作一個窈窕淑女,印度和中國就是圍繞著她的兩位男青年。多年來,為了提升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合作熱度,印度與中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目前這場三角戀愛因為印度前所未有的大舉措,格外引人注目。9月4日,印度總理瓦杰帕伊在新德里對東盟10國的經濟部長宣布,印度將斥巨資興建一條穿越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直達越南河內的鐵路。根據印度當局一位高級官員的說法,這個鐵路計劃“是一個十年項目”,也是迄今印度送給東盟國家的最大“彩禮”。
9月19日,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出現在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經濟合作第十二屆部長會議上。種種跡象,使得印度象與中國龍在東南亞的爭奪看起來格外熱烈。
中國南下促印度東進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此次宣布修建通達河內鐵路的龐大計劃,主要是因為“泛亞鐵路”的刺激。由中國積極聯合東盟七國共建的“泛亞大鐵路”,即將于明年正式開工。這條鐵路起自云南省會昆明,經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最后抵達新加坡。它將把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東南亞問題專家翟坤說,修建“泛亞鐵路”是中國政府今年初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后,邁出的實質性步伐之一。這條“黃金走廊”將連接亞歐鐵路網,從而有力地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發(fā)展。
對于印度來說,規(guī)劃中的鐵路計劃,是其“東顧外交”的重要一環(huán)。但與其決心相比,印度在推進與東盟合作的行動上一直停滯不前。早在兩年前首次印度-東盟峰會召開時,柬埔寨方面曾提出希望印度能夠考慮幫助在柬埔寨境內建設一個鐵路網,并且最終能夠使其作為一個部分直接與新加坡和昆明之間的鐵路接軌。但印度方面對此沒有明確答復。最終,關于修建鐵路事宜,只有柬埔寨外長賀南洪作為這次東盟首腦會議的東道主,在演講中提及:“東盟應該鼓勵印度在新加坡-昆明鐵路線的范疇內,幫助建立一個運輸和基礎設施網絡”。
不過,中國與東盟合作進程的快速推進,在事實上刺激印度不得不大力推進其“東顧”的速度。今年6月20日,在湄公河-恒河合作組織外交部長會議上,當緬甸外長溫昂呼吁印度修建一條從新德里到河內的鐵路以密切湄公河-恒河合作組織成員的關系時,印度外長辛哈非常爽快地給予積極回應。他表示印方將盡快對該計劃做可行性研究以及早付諸實施。
健康競爭促區(qū)域融合
當人們討論印度與中國在東南亞的爭奪戰(zhàn)時,印度總理瓦杰帕伊說過的一句名言顯得意味深長。他稱“(在東南亞)印度與中國之間將是一種健康競爭關系”。
尚前宏副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的東南亞問題專家,顯然是這一觀點的支持者。在他看來,過度夸大印度與中國在東南亞的競爭關系,可能并不準確,因為從事實層面看,印度與中國在東南亞并不構成同一檔次的競爭對手關系。
據印度媒體報道,目前印度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剛過100億美元,遠遠低于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印度的目標是使這個數字在未來兩年升至150億美元,到2007年達到300億美元。
而據唐家璇在19日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經濟合作第十二屆部長會議透露,僅2002年中國與湄公河其他5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就已超過130億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長近30%,且上升勢頭相當良好。
比較一下即可發(fā)現,多年前由印度主導成立的南亞區(qū)域合作聯盟至今仍一紙空文,印度與南亞各國至今仍不得不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消除對抗與沖突的行動中去。相對而言,印度與東南亞各國的關系一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印度與中國的關系至少已在整體上走出敵對的基調。
因此,在尚前宏看來,今天印度與中國圍繞東南亞的經濟競爭,正是這一地區(qū)步入穩(wěn)定常態(tài)機制的信號。將來的昆明通往新加坡及新德里通往河內的兩條大鐵路的先后建成,必將極大地推動中國-東盟-印度(南亞)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那時候,人們會發(fā)現這場三角戀愛的“意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