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塵馨 王晨波
他曾參與華盛頓特區(qū)中央火車站改造、邁阿密海灘具有歷史意義的林肯路改造。作為上海最昂貴的、以“整舊如舊”為概念的“新天地”的總設計師,伍德的理念是:“保留舊的建筑,改造舊的建筑,在舊圍墻后面建新建筑,讓人看到:歷史是怎樣前進的?!?/p>
上?!靶绿斓亍笔堑谝粋€成功地利用了上海舊民居——石庫門作為文化賣點而一炮打紅的上海綜合娛樂場所。盡管伍德與“新天地”的大膽設計理念一直是建筑界爭論不休的焦點,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上海市的新地標,成為來上海的人們必到之處。
作為“新天地”的總設計師,本杰明·伍德的一些觀點和思路對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保護和利用不無啟發(fā)。
新聞周刊:在對上海歷史建筑保護和利用的過程中,會碰到這樣的矛盾:搬遷居民和修繕需要相當大的資金,而地產商又因為這個建筑的開發(fā)利用價值不大,不愿意投資。對于這樣的矛盾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伍德:我喜愛有歷史的建筑,但是我也很實際:如果一個建筑或者一個區(qū),它有經濟上開發(fā)的可行性,它就能夠被保護下來,會變得熱鬧而重新散發(fā)活力;如果它在經濟開發(fā)上不可行,它就會死掉,就不再有活力。所以最重要的是它是否有經濟操作的可行性。
新聞周刊:可是對很多文物保護部門而言,這些歷史建筑也屬于文物,它應該得到更好更完整的保護,而不是改建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伍德:我不贊成這種很死板的保護規(guī)定。對于城市和它的建筑,變化是個很自然的過程。我認為全球只有六個建筑不可以有任何的改變,這里包括中國的故宮。我想不起上海有任何一棟建筑不應該有任何的改變。
我不喜歡一個城市死板地把原來的建筑保留下來。因為這只是死的一棟樓,重要的是樓里面的人生。人、文化、歷史交疊到一起。你不能只看一個建筑,我特別看重整個區(qū)的環(huán)境,包括它的馬路。如果你就留了一棟樓,沒有了環(huán)境,這棟樓也就沒什么價值了。
每一個大的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對于我來說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挑戰(zhàn),是了解到底什么是上海,什么是上海特色,什么叫上海的風格。
新聞周刊:在你看來,什么是上海這個城市的文化特色?
伍德:在先前,上海對于西方人來說也有很特別的意義,它代表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很多國家的人會來;現(xiàn)在最奇妙的是,整個過程在重新發(fā)生,又重新成為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而且這個過程非???。其實它并不是一個新的城市,而是恢復它的原樣。
我覺得全球只有五個城市有自己了不起的特色和風格:紐約、巴黎、倫敦、東京、上海。我住在上海這幾年,發(fā)現(xiàn)時尚和時髦對上海人來說特別重要。如果說北京是中國人的文化之都,上海則是中國人的時尚之都。
新聞周刊:你認為一個城市最能吸引人的東西是什么?
伍德:我想外面的人們到這些城市旅游或者居住,不是為了購買,不是為了吃、不是為了喝;他們到一個城市,第一的吸引力就是這個城市的城市文化。
第二,是這個城市真實的歷史。如果你感覺這是個很有歷史的城市,你會覺得這個城市很浪漫,對人的吸力會很大。
在設計完上海“新天地”之后,幾乎中國的每一個城市都找過我,讓我去他們那設計第二個“新天地”。我通常會勸他們不要重復“新天地”的做法,應該發(fā)揮自己城市的特色,它的文化、藝術。
最近我剛完成“西湖新天地”工程第一期的餐廳部分。它和上海的“新天地”完全不同,上海是老樓老住宅,西湖完全是新樓新住宅的感覺。但是屋頂、墻全是玻璃,這樣坐在里面就感覺這層建筑隔膜全都消失了,游客仿佛在西湖的大自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