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片:
《芝加哥》Chicago、《紐約黑幫》GangsOfNewYork、《時時刻刻》TheHours、《魔戒2:雙塔奇兵》LOTR:TheTwoTowers、《鋼琴家》ThePianist;
最佳導演:
羅伯·馬歇爾RobMarshall,《芝加哥》;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Scorsese,《紐約黑幫》;
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Daldry,《時時刻刻》;
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鋼琴家》;
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Almodovar,《對她說》TalkToHer;
最佳男主角:
艾德林恩·布洛迪AdrienBrody,《鋼琴家》;
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Cage,《改編劇本》Adaptation;
邁克爾·凱恩MichaelCaine,《沉靜的美國人》TheQuietAmerican;
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Day-Lewis,《紐約黑幫》;
杰克·尼科爾森JackNicholson,《關于施密特》AboutSchmidt;
最佳女主角:
塞爾瑪·海耶克SalmaHayek,《弗里達》Frida;
尼科爾·基德曼NicoleKidman,《時時刻刻》;
黛安·蓮恩DianeLane,《不忠》Unfaithful;
朱麗安·摩爾JulianneMoore,《遠離天堂》FarfromHeaven;
蕾妮·齊薇格RenéeZellweger,《芝加哥》;
最佳男配角:
克里斯·庫帕ChrisCooper,《改編劇本》;
艾德·哈里斯EdHarris,《時時刻刻》;
保羅·紐曼PaulNewman,《毀滅之路》RoadtoPerdition;
約翰·雷利JohnC.Reilly,《芝加哥》;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ChristopherWalken,《逍遙法外》CatchMeifYouCan;
最佳女配角:
凱西·貝茨KathyBates,《關于施密特》;
朱麗安·摩爾JulianneMoore,《時時刻刻》;
奎恩·拉提法QueenLatifah,《芝加哥》;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Streep,《改編劇本》;
凱瑟琳·澤塔瓊斯CatherineZeta-Jones,《芝加哥》;
最佳外語片:
《阿莫神父的罪惡》ElCrimenDelPadreAmaro/TheCrimeOfFatherAmaro,墨西哥;
《英雄》Hero,中國;
《沒有過去的男人》TheManWithoutaPast,芬蘭;
《無處為家》NowhereinAfrica,德國;
《ZusZo》,荷蘭;
最佳動畫長片:
《冰河世紀》IceAge;《星際寶貝》LiloStitch;
《小馬王》Spirit:StallionoftheCimarron;
《千與千尋》SpiritAway;《星銀島》TreasurePlanet;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托德·海恩斯ToddHaynes,《遠離天堂》;
杰·庫克斯JayCocks/斯蒂文·澤利安StevenZaillian/肯尼斯·羅納根KennethLonergan,《紐約黑幫》;
妮婭·瓦達拉斯NiaVardalos;《我的希臘婚禮》MyBigFatGreekWedding;
佩德羅·阿莫多瓦,《對她說》;
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ón/卡洛斯·卡隆CarlosCuarón,《衰仔失樂園》YTuMamaTambien;
最佳改編劇本:
彼得·海吉斯PeterHedges/克里斯·韋茨ChrisWeitz/保羅·韋茨PaulWeitz,《關于一個男孩》AboutaBoy;
查理·考夫曼CharlieKaufman/唐納德·考夫曼DonaldKaufman,《改編劇本》;
比爾·康頓BillCondon,《芝加哥》;
大衛(wèi)·海爾DavidHare,《時時刻刻》;
羅納德·哈伍德RonaldHarwood,《鋼琴家》;
最佳攝影:
迪恩·比比DionBeebe,《芝加哥》;
愛德華·拉克曼EdwardLachman,《遠離天堂》;
邁克爾·包豪斯MichaelBallhaus,《紐約黑幫》;
鮑威爾·艾德爾曼PawelEdelman,《鋼琴家》;
康拉德·赫爾ConradL.Hall,《毀滅之路》;
最佳藝術指導:
JohnMyhre/GordonSim,《芝加哥》;
FelipeFernándezdelPaso/HanniaRobledo,《弗里達》;
DanteFerretti/FrancescaLoSchiavo,《紐約黑幫》;
GrantMajor/DanHennah/AlanLee,《魔戒2:雙塔奇兵》;
DennisGassner/NancyHaigh,《毀滅之路》;
最佳服裝設計:
ColleenAtwood,《芝加哥》;
JulieWeiss,《弗里達》;
SandyPowell,《紐約黑幫》;
AnnRoth,《時時刻刻》;
AnnaB.Sheppard,《鋼琴家》;
最佳剪輯:
馬丁·沃爾什MartinWalsh,《芝加哥》;
塞爾瑪·斯庫梅克ThelmaSchoonmaker,《紐約黑幫》;
彼得·伯耶爾PeterBoyle,《時時刻刻》;
邁克爾·霍頓D.MichaelHorton,《魔戒2:雙塔奇兵》;
哈維·德盧茲HervédeLuze,《鋼琴家》;
最佳錄音:
DavidLee/MichaelMinkler/DominicTavella,《芝加哥》;
IvanSharrock/TomFleischman/EugeneGearty,《紐約黑幫》;
ChristopherBoyes/MichaelHedges/MichaelSemanick/HammondPeek,《魔戒2:雙塔奇兵》;
BobBeemer/ScottMillan/JohnPritchett,《毀滅之路》;
KevinO‘Connell/GregP.Russell/EdNovick,《蜘蛛俠》Spider-Man;
最佳配樂:
約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逍遙法外》;
艾默爾·伯恩斯坦ElmerBernstein,《遠離天堂》;
艾略特·戈登塞爾ElliotGoldenthal,《弗里達》;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時時刻刻》;
托馬斯·紐曼ThomasNewman,《毀滅之路》;
最佳電影歌曲:
《IMoveOn》FredEbb/JohnKander,《芝加哥》;
《LoseYourself》Eminem/JeffBass/LuisResto,《8英里》8Mile;
《BurnItBlue》ElliotGoldenthal/朱莉·泰摩JulieTaymor,《弗里達》;
《TheHandsThatBuiltAmerica》Bono/TheEdge/AdamClayton/LarryMullen,《紐約黑幫》;
《FatherandDaughter》保羅·西蒙PaulSimon,《TheWildThornberrysMovie》
最佳化妝:
BeatriceDeAlba/JohnE.Jackson,《弗里達》;
JohnM.ElliottJr./BarbaraLorenz,《時間機器》TheTimeMachine;
最佳音效剪輯:
EthanVanderRyn/MikeHopkins,《魔戒2:雙塔奇兵》;
RichardHymns/GaryRydstrom,《少數(shù)派報告》MinorityReport;
ScottHecker,《毀滅之路》;
最佳視覺效果:
JimRygiel/JoeLetteri/RandallWilliamCook/AlexFunke,《魔戒2:雙塔奇兵》;
JohnFrazier/JohnDykstra/AnthonyLaMolinara/ScottStokdyk,《蜘蛛俠》;
RobColeman/PabloHelman/JohnKnoll/BenSnow,《星戰(zhàn)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StarWarsEpisodeII:AttackoftheClones;
最佳紀錄長片:
《科倫拜恩的保齡》BowlingforColumbine;《美國女兒越南媽媽》DaughterFromDanang;《天堂的囚徒》PrisonerofParadise;《Spellbound》;《遷徙的鳥》LePeuplemigrateur;
最佳紀錄短片:
《TheCollectorofBedfordStreet》;《MightyTimes:TheLegacyofRosaParks》;《世貿雙塔》TwinTowers;《WhyCan‘tWeBeaFamilyAgain?》
最佳動畫短片:
《TheChubbchubbs》;《DasRad》;《Katedra》;《Mike‘sNewCar》;《Mt.Head》
最佳真人短片:
《Faitd‘hiver》;《I‘llWaitForTheNextOne…》;《Inja》(Dog);《JohnnyFlynton》;《ThisCharmingMan》;
《芝加哥》Chicago
上個世紀20年代的芝加哥,熱歌勁舞風靡一時,能登臺表演成為無數(shù)女孩夢寐以來求的盛事??釔鄹栉璧牧_克茜正是這么一個夢想成為維爾瑪·凱莉那樣的歌舞明星,不幸的是,她心愛的情人巴比不僅不支持她,反而惡語嘲諷,拳腳相加,忍無可忍的羅克茜舉起槍干掉了欺騙自己的情人,為此她被判入獄。
在羅拉士女監(jiān),羅克茜結識了慕名已久能歌善舞的維爾瑪·凱莉,維爾瑪也有與自己類似的遭遇,她有一天發(fā)現(xiàn)花心的好丈夫與妹妹的奸情后,盛怒之下射殺了兩人。但維爾瑪看不起羅克茜,并建議羅克茜不要做白日夢,好好安分地幫她洗衣褲。羅克茜非常生氣,她得知維爾瑪正委托芝加哥最能顛倒黑白的律師比利·福林,企圖洗脫罪名出獄,便積極行動,在女舍監(jiān)莫頓的安排下,她也委托比利幫忙。
神通廣大的比利,利用媒體大肆炒作,羅克茜與維爾瑪在芝加哥名氣漸長,而外表楚楚憐人的羅克茜更為外界關注與同情,其名聲很快就追上了維爾瑪,這時的她也敢于向維爾瑪回敬,建議對方配樂時小聲點,嗓音太大了。
精明的比利發(fā)現(xiàn)羅克茜更具潛質,就決定推遲維爾瑪?shù)陌讣?,以借助羅克茜一案贏得更大的聲譽。比利教羅克茜演了一場戲,她以保護肚子里的孩子為最合情理的借口,殺死企圖要她們母子兩條命的情人,眼看羅克茜就獲得陪審團及公眾的理解,要無罪釋放,早已妒忌不已的維爾瑪以提供新的證據,以讓對手繼續(xù)過牢獄之苦。但在比利的努力下,羅克茜最終還是獲得了自由。當然,比利收了維爾瑪不菲的律師費,他也令維爾瑪成功出獄。
芝加哥歌舞團的演員以性感的服裝,狂勁火辣的歌舞著稱,也以群星閃耀聞名,無論是先入為主的維爾瑪,還是后來居上的羅克茜,她們一樣的聰明和優(yōu)秀。她們知道陰謀、背叛、單槍匹馬只會斷送各自的藝術生命。于是他們選擇了友誼、合作。
此后的芝加哥舞臺上閃耀著兩朵姐妹花,臺下的掌聲、鮮花、鎂光燈,與她們的歡聲笑語,熱歌勁舞是如此的合諧。她們的名字當然是羅克茜和維爾瑪·凱莉。
獲獎機率:
據說片中兩位明爭暗斗的歌舞女郎角色,曾引來詹妮弗·洛佩茲、卡麥隆·迪亞茲、麥當娜、妮可·基曼等大明星角逐,可見這部歌舞片已是未拍先熱。而具有半個多世紀的\"芝加哥\"歷史,經改編成歌舞劇《芝加哥》于1975年在百老匯演出,即獲巨大成功。如今電影版《芝加哥》中兩位個性張揚的寶貝更具殺傷力,足以打動奧斯卡的芳心。
《紐約黑幫》GangsofNewYork
故事發(fā)生在1846至1863年間的美國紐約。陰謀、暴力、爭斗與混亂籠罩著這座城市,愛爾蘭移民的黑幫組織\"本地黨\"和\"死兔黨\",控制著曼哈頓的五點街、包里區(qū)、天堂廣場一帶,兩黨長期處于拼殺狀態(tài)。
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黨的勇士在雪地里展開大火拼、刀劍、慘叫、鮮血讓上帝都感到難過。屠夫出身的\"本地黨\"首領比爾·普爾以其兇殘和極準的刀法,結束了\"死兔黨\"頭兒普瑞斯特·維倫的生命。死者幼小的兒子阿姆斯特丹·維侖目睹了這凄慘而悲壯的一幕。
內戰(zhàn)第二年,志在復仇的阿姆斯特丹回到曼哈頓,他借機與比爾走得很近,他發(fā)現(xiàn)比爾的確冷酷而精干,這使他更加心翼翼。有一次,比爾遭遇刺殺,他卻救了殺父仇人,為此他痛悔萬分。
在天堂廣場他邂逅了女賊詹妮·埃佛迪恩,神秘、漂亮的詹妮兩次光顧阿姆斯特丹,他被偷怕了。于是跟蹤并出其不意地抓住詹妮,他只從她脖頸摘下屬于自己的東西,還為她扣上了胸前的鈕扣。詹妮被眼前這個不貪財好色的帥哥打動了。幾天后的一個晚會,貴為\"女王\"的詹妮可以從人群挑選中意的男子跳舞和過夜,阿姆斯特丹脫穎而出,終于抱的美人歸。然而,突然出現(xiàn)的復仇念頭像一冷水,澆滅了已經燃燒的激情,夜里詹妮負氣而走。
比爾表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節(jié)目,并選詹妮為搭擋,比爾的飛刀一次次險些擊中詹妮,阿姆斯特丹也一次次揪心地站起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了詹妮,這更讓他堅定了復仇的決心。
趾高氣揚的比爾在臺上發(fā)表演講,阿姆斯特丹終于向比爾擲出了復仇的一刀,不幸被躲過反挨了比爾一刀。生死關頭,詹妮救了她的心上人。刺殺比爾也暴露了阿姆斯特丹的身份,他繼承了父親的使命,\"死兔黨\"又東山再起。
官員腐敗,奸商橫行,窮人無法生活,工人暴動,工廠、商店、政府部門都遭到攻擊,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混亂。\"死兔黨\"與\"本地黨\"又進行了一場慘烈的生死搏斗,與此同時,官方派出了大批軍隊,大肆屠殺兩黨子民。穿過炮火硝煙,阿姆斯特丹找到比爾,兩人也不可避免在要以決斗來了結兩代人、兩個幫派之間的恩怨。
殺人不眨眼的比爾死了,阿姆斯特丹和詹妮等人成為這戰(zhàn)爭中的幸存者。經過四天四夜,無數(shù)的死難者被埋葬。\"這是個偉大的城市,一個無數(shù)的紐約人為之而喪命的地方,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樣,這是我們應該尊重的地方,無論這個城市再發(fā)生什么事,在剩余的生命里,我將會為這個地方而隨時獻身。\"在阿姆斯特丹的生命宣言中,這個關于《紐約黑幫》的故事也結束了。
獲獎機率:
這部講述今天的黑手黨怎樣成長壯大的黑幫片,盡管有花心帥哥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卡麥隆·迪亞茲的擔綱以及大師導演,鑒于美國仍對恐怖、暴力咬牙切齒,奧斯卡對它可能多少會有所顧慮。
《鋼琴家》ThePianist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是波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同時也是位性情剛烈熱愛和平的愛國者,正當他要用一腔熱血滿腹才華實現(xiàn)抱負之時,二戰(zhàn)爆發(fā),納粹戰(zhàn)火四起,在殃及波蘭之前,他還在電臺進行了最后一次現(xiàn)場音樂會。
瘋狂殘酷的納粹鐵蹄掃蕩了波蘭,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有幸逃脫了被流放的命運,他留在了被摧殘的滿目瘡痍的華沙猶太人區(qū)。在這兒,雖然無奈放棄了他所深深熱愛的音樂和鋼琴,但他還是忍受著身心的雙重打擊,艱難地活了下來。他堅信,烏云只是暫時遮住了太陽,總會迎來云開日出的那一天,他依然可以發(fā)揮自己音樂方面的天賦,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高質量的精神食糧。
命運之神再次眷顧了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他遇到了一件做夢也想不到的事:一位開明的德國軍官給了他有力的幫助,威爾姆·霍森菲爾德把他藏了起來,一直到戰(zhàn)爭結束。瓦拉迪斯勞最終迎來了自由和陽光,這位對納粹深惡痛絕的音樂家,也深深地明白了大多數(shù)人民總是渴望和平與自由的,他覺得在以后的藝術生涯中,他要必須也完全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有深遠意義的作品。
獲獎機率:該片在去年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成功摘取了\"金棕櫚\"大獎,《鋼琴家》向世人展示了人類精神的勝利和藝術力量改變人生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濃濃的人文關懷,與《時時刻刻》有一拼。
《時時刻刻》TheHours
頗具才情的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住在倫敦郊區(qū)布魯姆斯伯利,在1920年的時候,她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有生以來第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戴羅薇夫人》(MRS·DALLOWY),隨著小說一天天的完成。她的精神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心智狂亂,精神病魔在折磨她,游走于瘋狂邊緣而且懷孕的她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這部改變她整個生活的作品。
20年后的二戰(zhàn)末期,來洛杉磯居住的勞拉·布朗是個為人妻母的家庭主婦。如今她正在準備她丈夫的生日派對,肚子里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這時喜歡讀書的她閱讀了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戴羅薇夫人》。她發(fā)現(xiàn)自己已不可自拔地陷入了這部小說中,這本書給了她許多啟發(fā),深深地影響著她,并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產生了質疑,尤其是故事中的女主角給了她極大的觸動,她決心像女主角一樣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當然也萌生了自殺的念頭。
90年代初,住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克拉麗薩·沃恩,這位時尚女性簡直活脫脫一個現(xiàn)代版的\"戴羅薇夫人\"??死愃_愛上了朋友、才華橫溢的詩人理查德·布朗,但現(xiàn)在他卻因艾滋病而瀕臨死亡的邊緣。詩人給克拉麗薩起的外號也是戴羅薇夫人,因為她和戴羅薇夫人的名字一樣,都是克拉麗薩??死愃_正籌劃著與情人理查德進行最后的聚會。
勞拉·布朗、克拉麗薩·沃恩這兩個女人與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生活,以一種出乎意料而令人心碎的方式,在理查德舉辦聚會期間融為一體。三位女人的三個故事幾乎跨越了整個20世紀,雖然處于不同的時空,但她們的生活同樣壓抑,都渴求更有意義的生活,于是關于抗爭和自由的表達,三個女人的故事交織到了一起,出現(xiàn)在旋轉的舞臺上,并以巧妙的超越時空而彼此聯(lián)系、融合。
獲獎機率:
這部以女性為主打的電影,也以描寫女性尋求自我,證明自我的大餐,比較適合奧斯卡的胃口,加之梅麗爾·斯特里普、妮可·基曼及朱麗安·摩爾這三位女明星的超炫陣容,如果不出意外,它應該是本屆奧斯卡之首選。
《魔戒二部曲:雙塔奇謀》LOTR:TheTwoTowers
離開魔戒隊的弗羅多,帶著魔戒和他忠心的仆人山姆,繼續(xù)進行著艱險的毀戒之旅。他們要趕往黑門,不惜一切代價將魔戒毀滅,在翻越埃敏謬爾山脈時,遇到了企圖吃掉他們的怪物古魯姆,弗羅多一念之仁放過怪物,怪物認他作了主人,并答應帶他們去黑門。
與此同時,阿拉貢·吉姆利、萊格拉斯·格林利夫一行,也在尋找被魔怪擄走的\"哈比人\"皮平和梅里。皮平、梅里幸運地遇到羅汗騎兵與魔怪交戰(zhàn),二人趁機逃走,誤闖進一片古老范岡的森林,由此結識了樹人族首領樹胡子。
阿拉貢等人順著皮平留下的標記,也進入了范岡森林,正當他們要繼續(xù)走向森林深處時,感覺到森林外有白袍巫師出現(xiàn),一道白光閃過,他們的箭射不出去,寶劍自動掉在地上,原來是劫后余生的甘道夫前來接應他們。
要打敗日益強大的黑暗勢力薩德曼,必須與羅汗國軍隊聯(lián)合作戰(zhàn)。而此時羅汗國王正被黑暗靈魂控制,甘道夫與阿拉貢等人一同趕往羅汗國。在甘道夫的努力下,羅汗國王終于恢復神智,重振軍威。然而,敵我力量懸殊,甘道夫去尋求援兵,羅汗國王下令婦女兒童撤離城堡,留守者參加這場正邪大戰(zhàn)。
弗羅多加快了步伐,遇到了潛在水中的鬼魂夜魅,幸虧怪物古魯姆及時地拉上水。在一座大山中,騎著怪獸的死靈又纏住了他們,經過一番搏斗,他們已接近黑門,但卻被羅汗國王的侄子博伊德擒擄。
阿拉貢等人在護送婦女兒童撤離的途中,曾數(shù)度遭遇獸人軍隊,戰(zhàn)斗中阿拉貢結識了羅汗國王的女兒伊歐文,兩人墜入愛河。但不久阿拉貢戰(zhàn)死,伊歐文悲痛萬分。愛神不忍這對有情人生死相隔,救活了阿拉貢。獲重生的阿拉貢火速趕回羅汗國,參加更大的戰(zhàn)爭。
急于禍害人間的薩德曼派大軍首攻先進羅汗國,阿拉貢等人與國王并肩作戰(zhàn),他們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對方的獸人軍隊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城堡被打開,危急時刻,甘道夫率領的援兵好似從天而降,有效在阻止了魔軍的長驅直入。
長期遇受獸人踐踏的森林發(fā)怒了,樹人首領樹胡子決定教訓囂張的獸人。皮平帶領它們向薩德曼城堡進軍,高大威猛的樹人給薩德曼以沉痛的打擊,它們又放開山洪沖毀了薩德曼罪惡的城堡。
甘道夫·羅汗國·阿拉頁等代表正義的一方大獲全勝,他們接著要消滅黑暗王索隆,而弗羅多能否順利毀掉魔戒至關重要。羅汗國王的侄兒博伊德幡然醒悟放走了弗羅達,于是弗羅達和山姆繼續(xù)向黑門前進,以后的故事便是《魔戒》第3部了。
獲獎機率:氣勢恢宏的場面,無以倫比的特效鏡頭,肯定能吸引大批觀眾,尤其是追求視聽效果的青少年,也很可能獲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之類的獎項。而且必然可以賺個盆滿缽溢。提名最佳影片,奧斯卡也算給足了\"魔戒\"的面子。
最佳導演:
羅伯·馬歇爾RobMarshall,《芝加哥》;
《芝加哥》是羅伯·馬歇爾第一次獨立執(zhí)導的影片,就一舉成為今年奧斯卡提名大戶,其實說奇不奇,他的第一部參導影片《美國美人》在當年的奧斯卡就收獲頗豐。羅伯·馬歇爾導演才能每一次都得到了暗自的證明,提名為最佳導演也份屬應當,只是今年不幸遇到的四位對手每一個都份量驚人,除非今屆奧斯卡存心要出人意料一下,估計最終抱起小金人的可能性不太大。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Scorsese,《紐約黑幫》;
馬丁·斯科西斯的每部片子幾乎都在展示紐約的映像,而且是極具男人豪情的紐約,《紐約黑幫》不算最好的一部,在他的作品里,位屬中等?!都~約黑幫》有一流的場面,一流的配樂一流的鏡頭感,只是劇本弱了一點,特別是關于卡梅隆·迪亞茲的戲,設計得比較潦草,剛出場還有點意思,后來就似乎純屬多余,劉易斯和來奧納多的糾葛也多少有些粘糊。
不過,馬丁·斯科西斯還是目前最佳導演呼聲最高的一位,不管敬意是指向本片,還是緬懷馬丁的昔日幾采,在馬丁去奧斯卡的路上,鋪滿了觀眾及很多同行的擁戴。在拍《紐約黑幫》時,馬丁·斯科西斯跟伯恩斯坦說片場需要一座教堂,善于精打細算的伯恩斯坦比較猶豫,當時也在場的湯姆克魯斯勸說:\"你就給馬丁一座教堂吧,他需要這個\"。相信很多觀眾也在心里說:給馬丁一個小金人吧,別讓他成為第二個希區(qū)柯克。
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Daldry,《時時刻刻》;
斯蒂芬·戴德利出身舞臺劇。不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他的導演處女作《跳出我天地》給我們貢獻出一個倔強得讓人感動的芭蕾男孩形象,轟動當年影壇。其出手不凡可和山姆·門德斯《美國美人》相比肩。今年,這兩位大英帝國導演相逢奧斯卡,山姆·門德斯的《毀滅之路》沒什么聲息,《時時刻刻》卻較《跳出我天地》更具功力,成為今年的大熱門。斯蒂芬·戴德利可以說是對馬丁·斯科西斯最具威脅的一位。
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
《鋼琴家》;
羅曼·波蘭斯基如果不做導演,我覺得他最適合做外科醫(yī)生,那怕是愛情片,每個鏡頭都很干凈很美,非常冷靜,但你仍然只覺血淋淋的,《苦月亮》看得人至今骨頭發(fā)涼。何況是拍描寫二戰(zhàn)集中營的故事。這一點他自己有很好的表述\"我并不太懂什么是震驚。當你講一個人被砍頭的故事時,你就要去表現(xiàn)他們怎么把他的頭砍下來,《鋼琴家》是一路凱歌來到奧斯卡的。去年,戛納已把\"金棕櫚\"的桂冠給了《鋼琴家》,現(xiàn)在且拭目以待《鋼琴家》在奧斯卡的結局。
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Almodovar,《對她說》TalkToHer;
阿莫多瓦每一次都有本事讓熱愛他的影迷驚喜?!秾λf》的劇情、音樂、舞蹈、鏡頭感,都精妙獨到,憑實力,《對她說》在今年所有提名影片里,應是上乘之作,只是出于某種我們不太懂的原因,《對她說》獲得的提名如此之少,可能是為了補償一下,提名阿莫多瓦為最佳導演。論功力,他當然可以和馬丁·斯科西斯、羅曼·波蘭斯基分庭抗禮,但最后誰負誰勝出,相當難說。
最佳男主角:
艾德林恩·布洛迪AdrienBrody,《鋼琴家》;
角色實力:
在羅曼·波蘭斯基的點撥下,艾德林恩·布洛迪的演出頗有脫胎換骨之感。把年青鋼琴家的驚懼,敏感刻畫得入木三分。也是今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中最年輕的一位,如果奧斯卡繼承了以往敬老的傳統(tǒng),布洛迪的奧斯卡之旅前途就比較堪虞。
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Cage,《改編劇本》Adaptation;
角色實力:
尼古拉斯·凱奇的眼睛瞇起來像個失魂落魄的酒鬼,瞪得圓滾滾時就特別神經質,他演過的角色,有立志醉死自己的酒鬼,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吸血鬼的辦公室男人,蒙面持槍去商店搶劫紙尿布的大盜,被人換掉臉皮的警察,最樸實的一個角色是烤面包師,但是脾氣暴燥,而且斷了一只手,還愛上了哥哥的未婚妻。總之擅長對付各種神經質性格,上一次,在《走出拉斯維加斯》里喝酒喝出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這一次,在《改編劇本》里,分飾兩角,哥哥失魂落魄,對小說《蘭花竊賊》的編劇工作進行得很不順利,精神陷入困境,生活充滿挫敗感,他去找小說作者蘇珊,因為單是封面上蘇珊的照片,已經讓他情難自禁想入非非,他以為這個女人可以帶來轉機,結果差點送了命,這次事件讓他認為冒險其實不適合自己,重新欣賞溫暖干爽的床單并且對陽光空氣水心懷感激。弟弟神經兮兮,喜歡在哥哥面前炫耀自己的性能力,飽含激情地日日編造好萊塢最老套的橋段。不過,兩個加起來,也沒有《走出拉斯維加斯》讓人印象深刻。以他的平均水準,《改編劇本》最多是無功無過。
邁克爾·凱恩MichaelCaine,《沉靜的美國人》TheQuietAmerican;
角色實力:
西貢就像好萊塢的后花園,隔一陣,就有一部好萊塢大片把鏡頭對準它,關于越戰(zhàn),從《野戰(zhàn)排》到《現(xiàn)代啟示錄》,重墨描畫戰(zhàn)場本身的影片可以說已經完成,很難再有突破,去年的《我們曾是戰(zhàn)士》硬碰硬的結果是敗得很難看?!冻聊拿绹恕穭t劍走輕靈,主題不是戰(zhàn)爭,主角不是戰(zhàn)士,時間不是越戰(zhàn),而是比越戰(zhàn)花了十幾年,那時美國的力量正日益滲入越南。邁克爾·凱恩飾演的英國駐越記者費勒,是個風度怡然的老紳士,在狂熱地迷戀著西貢第一美女芳,芳也深愛著他。費勒說對一個男人來說,保衛(wèi)一個國家和保護一個女人往往是一回事,為了留在越南,留在芳身邊,一向不喜歡冒險的費勒決定深入報道一次大屠殺,讓報紙總部認為他留在越南是有理由有價值的。今年似乎比較流行老將出馬,邁克爾·凱恩演得相當從容不迫,只是他和芳的愛情看上去有點奇怪,似乎是因為劇情安排他們相愛,他們就相愛了,實在不像是愛著的兩個人??赡苊鎸σ粋€東方美女,邁克爾·凱恩更多的是拿她當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女人來愛了。
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Day-Lewis,《紐約黑幫》;
角色實力:
屠夫比爾的靴子拔扈但狀態(tài)松馳地跺了幾跺,穩(wěn)穩(wěn)地站在銀幕下,鏡頭緩緩上移,符合屠夫身份的裝扮,濃重的一字胡,怪模怪樣的藍色禮貌和額頭上更怪模怪樣的縷縷卷發(fā),滑稽感和驚悚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丹尼爾·戴·劉易斯一出場,果然擲地有聲。1946年的那一場\"死兔黨\"和\"本地黨\"的血戰(zhàn),證明了比爾的確是統(tǒng)率黑世界的天才,剽悍、狠辣,見佛殺佛見祖殺祖,\"死兔黨\"幫主普瑞斯特曾救過他的命,但同樣死在他的刀下,右肋一刀,當胸一刀,比爾替普瑞斯特合上眼睛。之后,他把普瑞斯特的畫像供起來,日日祭念。
普瑞斯特的兒子阿姆斯特丹·維綸(萊奧納多·狄卡普里奧飾)長大后,回來尋仇。面對這位老敵人兼老朋友的兒子,比爾的心情注定復雜,他們之間,既有氣味相投的惺惺相惜,又有父仇像鯨魚骨一樣梗在中間,當然,還有幫派斗爭階級斗爭。印象很深的一個情節(jié),比爾對著一具倒吊的拿掉內臟的豬,指點阿姆斯特丹這是膀胱,這是里脊,肝臟,然后分別點點阿姆斯特丹的相應部位,接著對著豬表演了一翻驚人的刀功,比爾讓萊奧納多也來一遍,萊奧納多手法利落兇狠地刺向豬,比爾指點的那些部位一個不落。比爾滿意地笑笑說孺子可教。只是孺子是來索命的,除了被比爾不由自主引起的敬意和恐懼,他的情感要比爾單純得多,他的行動只是時間問題。比爾不想看到這一天,他一直警告阿姆斯特丹,不要想對付我,我會殺了你,你的父親做過同樣的事,救過我然后又背叛我,我把他吊死在樹上,但我永遠忘不了他的眼睛,甚至晚上不敢睡覺,但我肯定得殺了他,因為他對我不忠。不要以為你救過我,我就不會殺你,放心吧我肯定會。比爾的語氣相當誠懇,還很傷感。
劉易斯版的比爾,殺人睫毛都不動一下,善于控制大場面,同時兢兢業(yè)業(yè)地干著屠夫的行當,玩殺豬刀仿佛小李飛刀,不動刀子時,他就很優(yōu)雅,是《紐約黑幫》里最有感染力和存在感的角色了。
杰克·尼科爾森JackNicholson,《關于施密特》AboutSchmidt;
角色實力:
杰克·尼科爾遜瘦的時候演了《閃靈》里眼神兇狠面目猙獰的瘋狂作家;在《飛越瘋人院》里,臉上就稍稍有了點肉,角色也溫情了許多,只在被激怒時才偶露兇光;到了《誓不罷休》,杰克已經胖成了個好老頭,表演相當樸實內斂,劇情也毫不獵奇。在《關于施密特》里,杰克基本上繼承了好老頭的形象,不過是個有點刁鉆古怪的好老頭。步入人生晚年的施密特,不斷面對新的失去,還未能調整過來退休后的種種不適,結婚42年的太太海倫忽然無疾而終,女兒要嫁人,施密特說吉尼誰來照顧我呢,你能不能推遲婚期,女兒說我要走了以后你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施密特一下子由公司的骨干家庭的支柱變成了生活的旁觀者,沒有什么事需要他的參與和努力,這種力量的逝去感讓他不知所措,呆在房間里日日衰嘆,連做一頓飯都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行,他于是迷上了購物,直到有一天發(fā)現(xiàn)了一封被妻子保存了很多年的情書,寫情書的人不是施密特,他氣極敗壞地找到那個男人(如今已是一個和施密特一樣的老頭了),揍了他一頓,驅車去他想緬懷的地方旅游了幾周,開始懷疑結婚42年的老婆是否真是適合自己的人生伴侶,后來又推已及人,在海倫的墳前,問海倫也許我曾經讓你不滿也許我根本不是你想廝守終生的人,但這時,他的聲音已經充滿溫情和諒解。他終于接受了女兒的婚姻并且替它祝福,正如他終于接受了衰老并且第一次明確地知道以后要怎樣活著,他一分種也不浪費了。
這是杰克·尼科爾森第13次獲奧斯卡提名,平了一直由凱瑟琳·赫本保持的紀錄。在本片里,雖然角色性質大不同前,他發(fā)揮得一如既往的好,如果再獲小金人,應該不會有人感到意外。
最佳女主角:
塞爾瑪·海耶克SalmaHayek,《弗里達》Frida;
角色實力:
一場車禍,使一個一直忙得來不及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女孩,躺在病床上做起了畫,從此一生癡迷于畫,在畫中表現(xiàn)自己最深層痛苦和孤獨,就被她瘋狂的愛上了,她愛他的才華,一眼讀懂了她的男人里維拉,就被她瘋狂地愛上了,她愛他的才華、熱情、無與倫比的異性吸引力,只是這些促使她沉迷于愛的因素,卻完成不能促成他成為一個好丈夫。里維拉對工作的投入和對美女的愛好,讓他幾乎忘了自己是別人的丈夫。有一天,弗里達當場撞見丈夫的不忠行為,她開始自我放逐,先是獨居在一所能把她凍僵的屋子,然后只身去了法國,在那里做畫、濫交,她寫信給里維拉,說離開了你我的生活毫無意義。孤獨和痛苦始終是她生命的兩大主題,在同性戀女友死后,她又舊病復發(fā),一只腳沒有感覺,背部不能動,她就戴著鋼箍坐在輪椅里做畫,這時,她貧窮,酗酒,吸毒,很兇的抽煙,能染上的惡習都染上了,孤獨地等待生命的熱情耗盡。在一個早晨,里維拉來到她身邊,說我要再娶你一次,弗里達說不必了我不再需要這種關系,里維拉說我需要,我愛你。
弗里達的畫終于展出了,醫(yī)生護士推著她的病床,來參加畫展,弗里達總算在還可以睜開雙眼時,看到了自己的畫展。
片中的弗里達性格堅硬,同時激情似火,對痛苦和孤獨有很深的體悟和很內斂的表達,塞爾瑪·海邪克對此把握得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她看上去太年輕太健康,怎么都不像一個肉體和精神均飽受折磨的人。
尼科爾·基德曼NicoleKidman,《時時刻刻》;
角色實力:
尼科爾·基德曼是此前的作品,包括去年《紅磨坊》內心戲大多要求不高。而演弗吉尼亞·伍爾芙這樣智力過分過剩的女作家,對她頗有挑戰(zhàn)性,難得的是她干得還真是漂亮。即使妮克版的伍爾芙和觀眾心里的弗吉尼亞·伍爾芙有出入,相信很多觀眾會為尼科爾·基曼的精湛演出而把心里的那一個犧牲掉。
黛安·蓮恩DianeLane,《不忠》Unfaithful;
角色實力:
這一次的出軌不是誰的錯,有通情達理疼愛自己的丈夫,有安穩(wěn)的幸福,黛安·蓮恩如果沒有遇到奧利維耶·馬丁內茲,她會繼續(xù)她的幸福生活,心滿意足。所以,不是生活不夠慷慨,黛安·蓮恩的不幸在于命運這一回太慷慨了,給了她幸福之外,又降臨了奇跡,對,奧利維耶·馬丁內茲是個奇跡,沒有女人抵御得了他的吸引力,只是,奇跡多數(shù)時候不是指向幸福,它的力量更多的表現(xiàn)在摧毀而不是滋養(yǎng)上。黛安·蓮恩這回因為命運的過分眷顧而倒了霉。
朱麗安·摩爾JulianneMoore,《遠離天堂》FarfromHeaven;
角色實力:
朱麗安·摩爾在片中演了一位十五歲男孩的繼母伊芙,熱衷于法國哲學,他有很好的頭腦和屬于那個年紀的對很多事情的不屑,他不屑于跟他認為沒有思想的少女交談。男孩愛上了他的繼母,又被繼母的一位閨中密友引誘,十五歲的男孩在兩個比他大兩倍的女人之間處境尷尬,幸而伊芙溫柔而決斷地處理了這件事。讓騷動狂亂的少年意識到,伊芙只是一個狂想,他應該回到屬于自己的生活里。其實嚴格說這是部可以說只有男主角沒有女主角的戲,朱麗安·摩爾在片中戲分并不多,獲最佳女主角提名多少有些僥幸。
蕾妮·齊薇格RenéeZellweger,《芝加哥》;
角色實力:
蕾妮·齊薇格演起這種活蹦亂跳的傻姐兒來,真是得心應手渾身是戲,她笑起來,似乎每根睫毛都有豐富的表情,動起來,哪怕是微微一抬手,似乎就調動了身體里的每一根纖維。即使最低落時,也顯得生機勃勃。襯得大美人凱瑟琳·澤塔·瓊斯就有點木美人之感。
《芝加哥》是一次女子監(jiān)獄探秘,這些女殺人兇手的殺人動機出奇的一致,都是不堪忍受丈夫或情人的不忠,只好干掉他。露絲(蕾妮·齊薇格飾)也不例外,被情人無情拋棄,盛怒之直她開槍打死了他。為了替露絲頂罪,露絲的丈夫堅持人是自己殺的,并請了理查·基爾為露絲辨護,理查·基爾果然不辱使命,給露絲提供演出機會,讓露絲廣受愛戴和同情。露絲的木偶戲演出棒極了。她在法庭上的演出更驚人,陪審團當場宣布她死罪。不過,她的明星夢差點因出獄而擱淺,她不再是熱點人物,記者們把她忘了。幸好,有凱瑟琳·澤塔·瓊斯這個同樣怕被遺忘的女人,為了共同的爬上報紙頭條的愿望,團結起來,前嫌盡釋,團結起來,終于在劇場獲得巨大成功。
最佳外語片:
《英雄》Hero,中國;
關于《英雄》當然不必再多做介紹,不如更多得關心它的奧斯卡之旅能走多遠。由于西班牙的《對她說》和墨西哥的《衰仔失樂園》沒有參賽,《英雄》去掉兩個勁敵,加之各方面的天時地利及張導的影響力,《英雄》順利入圍。接下來能否勝出,機率只能說是1/5。我們且看看其實四部的實力。
《沒有過去的男人》(芬蘭)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到達赫爾辛基以后遭到了襲擊,當他在醫(yī)院里醒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忘記自己是誰,和自己從哪里來---這看上去非常像一個驚險的偵探故事的開頭。不過導演考里斯馬基更加擅長的是講述一個城市底層小人物的故事,其中摻雜了無奈、掙扎和尋找愛的努力。
概率預測:曾獲得金棕櫚評審團大獎將成為《沒有過去的男人》挑戰(zhàn)《英雄》的最大優(yōu)勢,不過這也是最大的障礙。因為按照慣例,奧斯卡不會買法國人的賬。除了充滿哲學意味的故事以外,導演能夠博取觀眾歡喜的其它招數(shù)就是:音樂和幽默,不過由于這位仁兄老是試圖在電影中摻雜懷舊的搖滾樂,使得影片的另類色彩比較濃厚。
《情陷非洲》(德國)
這是東西德合并后德國第四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影片根據小說改編,一家猶太人為了逃避納粹迫害逃到了非洲一個部落,在那里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到達肯尼亞后,父親、母親、女兒和他們的黑人廚師之間,以及他們和當?shù)厝酥g的情感故事成為了故事發(fā)展的多個線頭。
概率預測:38歲的德國女導演逃避了陷入對戰(zhàn)爭思考的麻煩,而在尋訪世外桃源的過程中將漂亮的非洲大陸以及異域文化特色烘托出來。相對于《英雄》赤裸裸的\"和平\"呼聲,一個小女孩和非洲男孩的友誼展現(xiàn)出的種族和睦顯然更能夠博得奧斯卡評委的理解。
《阿馬羅神甫的罪行》(墨西哥)
這是墨西哥第六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此前5次提名均未獲獎。故事講述年輕教士阿馬羅被安排到一個教堂做貝尼托神甫的助手,在他任職的地方,他結識了年輕姑娘阿梅莉亞,然而當阿梅莉亞懷孕后,為了避免違反教規(guī),他卻安排她墮胎,可憐的姑娘在這過程中死去……影片結尾,阿馬羅身著莊重的教士服,道貌岸然地在教堂主持為阿梅莉亞所做的彌撒。
《Zus&Zo》(荷蘭)
此前,荷蘭曾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三個姐姐聽說32歲的弟弟要結婚非常驚訝,因為這無疑粉碎了她們的夢想---弟弟如果結婚,那么她們就得不到弟弟在國外的房子。作為藝術家的姐姐想將房子改造成畫廊,作為家庭主婦的姐姐想逃避繁重的日常生活。為此她們決定有所行動……
猜猜今屆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得主:
最佳導演得主:
最佳男主角得主:
最佳女主角得主:
最佳男配角得主:
最佳女配角得主:
(凡猜測中四頂以上的,可獲贈本刊的精美小禮品)
投票方式:
通訊地址:西安市文藝北路2號《電影畫刊》山新收
電話:029-7814736
E-mail:filmpm@163.com(截止日期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