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相聲泰斗馬三立永遠(yuǎn)地閉上了他那帶給人們笑聲的嘴巴,把悲痛和思念留給了所有喜歡他相聲的人們,也留給了甘肅的廣大群眾。馬老生前多次說過:“我的祖籍在甘肅省永昌……”
幽默大師說的話總是妙語連珠,說起他的身世同樣讓人忍俊不禁。一次,馬三立與朋友聊天,他慢條斯理地說:“我,馬三立?!彼嗣鞘廊怂煜さ拇蠖洌又f:“身高5尺4寸,體重從小到老,始終沒能超過100斤,看來今后希望也很渺茫。我丁未年(1914)出生在北京,回族,祖輩世居甘肅省永昌。究竟是永昌府呀,還是永昌縣,我一直沒搞清楚。”馬三立的祖籍的確在甘肅,后來遷到北京。至于是什么時侯離開甘肅的,馬三立說連他父親、二叔、爺爺們都不清楚。然而,他沒有忘記甘肅,見了甘肅人就像見了親人一般親熱,有一件事情讓甘肅曲藝界人士至今難忘。
1992年,甘肅省曲藝家協(xié)會與中國曲協(xié)、天津市曲協(xié)三家聯(lián)合舉辦馬三立從藝65周年慶祝賀活動,先在甘肅省離馬三立原籍永昌縣很近的金川公司舉辦相聲等曲藝演出,后來甘肅省組成了18人的代表團到天津市演出。期間甘肅省代表團的曾廣志、王慶新等專程去拜望馬三立老先生。馬老十分激動地說:“我的故鄉(xiāng)甘肅代表隊,千里迢迢來天津,共同舉辦祝賀活動,對我是很大的鼓舞?!彼哪卣f:“感謝我的娘家人來看 我……”馬老詢問甘肅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回憶從父親等處聽到的過去在甘肅的往事。馬老還與甘肅前去拜望他的人一起合影,在相聲藝術(shù)上給甘肅演員指導(dǎo)。當(dāng)時天津市的主要報紙都報道了此事。
還有一次,馬三立與朋友一起聊天,目光突然停在了甘肅武威出土的銅奔馬上:銅奔馬一只腳踏著飛燕,另外三只腳騰空而立。馬老的嘴巴里又蹦出了連珠妙語:“看,看那馬,馬,三、三條腳立著,馬三立,那就是,我。”在場的人頓時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人直叫肚子痛。
馬三立永遠(yuǎn)活在甘肅廣大觀眾的心中。馬老再也不能與我們《逗你玩》了,我們只有與馬老《文章會》,讓馬老聽聽甘肅的《迎春曲》……
相關(guān)鏈接:
馬三立自述
我叫馬三立。三立,立起來,被人打倒;立起來,又被打倒;最后,又立了起來(但愿不要再被打倒)。我這個名字叫得不對;禍也因為它,福也因為它。
我今年85歲,體重85斤。明年我86歲,體重85斤。我很瘦,但沒病。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體重沒有超過100 斤……
我們終于趕上了好年頭。托共產(chǎn)黨的福,托三中全會的福。我不說了,事情在那明擺著,會說的不如會看的。沒有三中全會,我肯定還在北閘口農(nóng)村勞動。
其實,種田并非壞事,只是我肩不能擔(dān),手不能提。生產(chǎn)隊長說:馬三立,拉車不行,割麥不行,挖溝更不行。要不,你到場上去,幫幫婦女們干點什么,轟轟雞什么的……慘啦,連個婦女也不如。
也別說,有時候也有用。生產(chǎn)隊開個大會,人總到不齊。隊長在喇叭上宣布:今晚開大會,會前,由馬三立說一段單口相聲。立馬,人齊了。
馬三立遺囑
我是一個相聲演員,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我按照黨的要求,用相聲,用笑聲,為人民服務(wù)。各級領(lǐng)導(dǎo),天津的父老鄉(xiāng)親,給予了我很多榮譽和關(guān)愛。我也曾被評為“天津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我心里感謝之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我總是要死的。我有一個最后的請求,就是在我過世后,請將我的喪事從簡辦理,我不愿讓各級組織再為我費心費神;同時我的朋友、學(xué)生和再傳弟子也比較多,所以不搞遺體告別,不接受花籃、花圈、挽聯(lián),不接受錢物。我畢生只想把笑留給人民,而不能給大家添麻煩,給國家浪費錢財。我衷心祝愿相聲繁榮,人民幸福,國家富強。
2003年2月11日凌晨6點45分,著名相聲藝術(shù)大師馬三立因病逝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