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正當人們?yōu)槊绹按蛞痢眲酉蜚枫凡话仓H,相對沉寂的朝鮮核爭端又風波驟起:10月9日,朝鮮官員在與美國總統(tǒng)特使凱利的會談中出人意料地承認“朝鮮正在開發(fā)核武器”,美國認為朝鮮單方面破壞了朝美1994年達成的《日內瓦朝美核框架協議》;11月14日,美國以朝鮮破壞1994年朝美核框架協議為由,決定從當年12月起中斷向朝鮮提供重油;12月11日,一艘裝載15枚“飛毛腿”導彈的朝鮮船只在開往也門途中被截,其后美國放行被扣船只;12月12日,朝鮮以冬季能源嚴重短缺為由宣布將要解凍核設施以供電力生產所用;12月21日,朝鮮揭開首都平壤北部80公里處寧邊的1994年被凍結核設施的封條,并拆除監(jiān)測核凍結的所有20臺攝像機;12月25日,朝鮮開始將新的燃料棒放入寧邊的核反應堆,美國稱其目的是“為了制造核武器”;12月27日,朝鮮正式要求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派駐朝鮮寧邊的兩名核查人員離境。
1月9日,朝鮮《勞動新聞》發(fā)表社論,稱美國企圖主宰朝鮮,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妄想。如果發(fā)生朝鮮戰(zhàn)爭,朝鮮將給美國以毀滅性打擊。美國開一槍,朝鮮將“開10槍、100槍”,并表示,“在朝鮮的強烈打擊下,敵人在地球上難找藏身之地”。如此充滿火藥味的詞句是冷戰(zhàn)結束后少見的,事態(tài)如何發(fā)展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朝鮮的核能力
盡管朝鮮承認其擁有核武器計劃,但對于朝鮮的核能力,尤其是朝鮮到底生產出了多少武器級核材料,在制造核爆炸裝置的道路上走了多遠,外界并不清楚。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公布的資料,朝鮮擁有4000噸高質量的可開采鈾礦。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朝鮮就在寧邊(Yongbyon)建立了大型的原子能研究設施,1965年蘇聯向朝鮮提供了一個名為IRT-2M研究堆,并從1965年~1973年起向該研究堆供應豐度為10%的高濃鈾燃料。1970年,朝鮮把重點放在核燃料循環(huán)研究方面,到1974年,朝鮮獨立地對IRT-2M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功率達到8兆瓦,所用燃料的豐度達到80%。隨后,朝鮮又開始建造功率為2兆瓦的研究堆。1977年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達成協議,接受該機構對蘇聯援建的研究堆進行視察。
FAS的資料還認為,朝鮮核武器計劃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重點是核能的實際利用和核武器的開發(fā)體系,制造和轉化鈾的設施開始運轉。此外還分別在泰川和寧邊開始建設功率為200兆瓦的反應堆和后處理設施。還進行了爆轟試驗。
美國情報機構一直相信朝鮮擁有秘密的核武器計劃。它們估計朝鮮擁有足夠的材料制造1~2枚核武器。已知朝鮮擁有25~30公斤未被分離的钚,位于寧邊的反應堆生產的乏燃料可以提取這些钚,但這些材料已被置于IAEA的監(jiān)督之下。
朝鮮已經擁有分離钚的能力。根據1994年朝鮮與美國達成的框架協議,全境已申報核設施(包括運營和建設中的)都已被凍結。
小國發(fā)難,大國奈何
伊拉克和朝鮮都屬于美國所說的“邪惡軸心”,但不同的是,伊拉克開始配合國際核查小組的檢查,委曲求全地滿足美國的各種苛刻要求;而朝鮮則非常強硬,宣布重新啟動核反應堆并驅逐聯合國的觀察員,對美國的威嚇嗤之以鼻。而作為在兩個事件中均為主要當事方的美國,其態(tài)度也是耐人尋味的。對于軟化妥協的伊拉克,美國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狠狠地揍他一頓;對于態(tài)度強硬的朝鮮,美國一方面進行言詞上的威脅,另一方面則宣稱要通過外交途徑和平地解決問題,暫時放棄了以武力解決問題的企圖。在對待朝鮮和伊拉克上面,美國無疑采取了雙重標準。美國之所以對朝鮮和伊拉克采取雙重標準,據推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伊拉克有石油,朝鮮沒有。占領伊拉克,所得到的石油的價值,將遠遠超過其軍事支出。美國還可以一勞永逸地解除在中東的后顧之憂,放心地往別處擴張軍力。占領朝鮮,不但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反而還要直接面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過早迎來軍事對決。朝鮮可能是美國的下一個目標,但目前采取軍事行動還是太早。
二、伊拉克已經遭受多次軍事打擊,基本上喪失了發(fā)展核武器的能力,美國比較確信不會遭到核武器的抵抗。朝鮮可能擁有核武器,也可能沒有核武器,誰也說不清。萬一朝鮮真的有核武器,美國試圖以常規(guī)武裝去解除朝鮮的核武裝,可能不那么容易。
三、如果對伊拉克動武,美國可以動用中東和歐洲的軍事基地對伊拉克形成包圍之勢,可以得到歐洲盟國的協助,也可以利用伊拉克內部的反叛勢力。經過10多年的制裁,伊拉克的抵抗力量已經變得非常弱小,擊敗伊拉克的軍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如果對朝鮮動武,不但會遭到朝鮮軍隊的奮力反擊,也會遭到韓國人民的反對,基本上得不到盟國的支援。半個世紀前的朝鮮戰(zhàn)爭給美國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若是再來一次朝鮮戰(zhàn)爭,美國取勝的機會將更加微乎其微,惟一可能的結果是他們卷起鋪蓋滾回老家去。韓國人民都有些不耐煩了。
伊拉克是一塊大肥肉,而朝鮮是一塊硬骨頭。聰明的美國人當然會選擇吃肥肉,而不是啃骨頭。事實上,在美國有很多人即使不是狂熱地支持對伊拉克開戰(zhàn),至少也是對戰(zhàn)爭持默許態(tài)度。他們私下里承認,所謂的核武器、生化武器以及伊拉克參與恐怖活動只不過是一個借口,美國真正的意圖是借此機會占領或控制伊拉克,從而控制中東的石油,進而為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打下基礎。
美國之所以敢于對伊拉克采取軍事行動,其實是因為他們很確信伊拉克沒有核武器。如果伊拉克真正擁有核武器,他們就不會如此輕言動武。而對于朝鮮,美國則沒有如此的把握。雖然朝鮮最多只有一兩枚核彈,但核武器的特點是“威懾”大于“實戰(zhàn)”,不在于數量多寡,只要保證有一枚扔到敵人的領土上,就足夠阻嚇敵人不敢動手。而朝鮮1998年的導彈試射已初步表明朝鮮有攻擊美國夏威夷的能力,對此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絕不會漠然置之。此外,即使不動用核武器,朝鮮也隨時可能動員百萬大軍及使用大批導彈,在短時間內就會使鄰近的漢城遭受重大破壞,駐韓美軍也難逃重大傷亡。因此,韓國民眾和駐韓美軍已成為朝鮮手中的“人質”,這是白宮反復強調美無意威脅和侵略朝鮮的主要原因。也正因為這一點,朝鮮認準美國外厲內荏的“紙老虎”本質,敢于以區(qū)區(qū)小國向世界“獨霸”叫板。而美國置之不理不行,站起來打也不行,剩下的就只有對話這條路了。布什的尷尬處境,不身在其中是很難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