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泰國旅游,對地地道道的泰國人是不能隨便說一些不恭敬話語的,否則,輕者你會挨上泰國人的一拳頭,重者泰國人還會與你刀槍相見,而你還不知道何來之禍,認為泰國人真是蠻不講理呢。
一般外國人對泰國人的深刻印象,是他們具有“友善、好客、念舊、報恩、大方、忠厚、富人情味”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若想與泰國人交朋友并不難,只要與之禮尚往來,情義兼俱,互敬互愛,自然就皆大歡喜了。論私交也好,邦交也好,其交往之道如出一轍。因而泰國人能夠朋友滿天下,國運也昌隆。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般泰國家庭的庭訓是“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滑頭、不欺詐”。男子漢大丈夫做人處世要講威信、講尊嚴,要有人格;對國家更要講“忠、節(jié)”。泰國人的觀念是“士可殺不可辱”,對事敢作敢當,對人則威武不能屈,同時也要做到“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就是泰國人崇尚的大丈夫的氣概。至于“胯下之辱”‘阿Q之辱”“穿女人裙子之譏”或“謾罵父母之羞”,那是不多見的,即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對泰國人來說,這些都是難以接受的。
按照一般泰國人的性格,在公共場所或人行道上,如果有人僅僅是對泰國人“蔑視”的一瞥,都會惹禍上身的,就別提“口出惡言”了。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泰國人珍惜尊嚴和威信就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般。我們平常很少能夠看到泰國的老百姓在大庭廣眾之下互相指責謾罵。他們可能只為三兩句“三字經(jīng)”等臟話的辱罵就大打出手。也不知泰國人聽到臟話時為什么如此容易沖動。有些人猜測可能是泰國人心直口快、不愛噦嗦多言的個性使然,同時也可能與泰國炎熱的氣候以及泰國人愛吃辣椒、愛飲烈酒有關(guān)系吧。
如果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泰國人中的確很少有說話喋喋不休或者娘娘腔的“噦嗦男人’。否則,就會被旁人譏笑為“人妖”或是“女人脾氣,’。一般泰國男人談天說地的閑聊或是談?wù)?jīng)事的時候,總是會低聲下氣、侃侃而談的。他們見面時不但有三分情,還習慣于以雙掌合十的禮貌相互打招呼。因此,外人可千萬別誤以為泰國人天生脾氣暴躁,只要談話不投機就會以拳相向或刀槍相見的。
泰國人普遍來講是相當講道理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以平和的語調(diào)來與對方交談,只要對方說得有道理,并以禮相待,泰國人都會服服貼貼地接受的。即使對方說的道理一時說不清或各持己見,只要雙方態(tài)度謙和,仍會心平氣和地了結(jié)對談話題。有的人開玩笑說,如果要想與泰國人打架不難,只要你以手勢或口出“三宇經(jīng)”辱罵對方,包你有拳架可打了。由這一點可以看到泰國人頗為干脆利索的個性。泰國人絕不像臺灣的一些人,罵起人來非要置人于死地不可,而且像放連環(huán)炮或如機關(guān)槍掃射一般,口無遮攔地高聲羞辱對方,同時還卷起袖子擺出要生死一搏大干一番的姿態(tài),可是空擺了半天姿勢,卻越揮拳越往后退縮,雙方的揮拳距離越來越遠,而這一場拳架也就打不成了。常言道“吠犬不咬人,咬人之犬不易吠”,這話頗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