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向毛澤東推薦上井岡山的是秋收起義部隊第二團的團長王興亞。秋收起義前,毛澤東在安源主持召開了起義準備會議。在部署完起義工作之后,毛澤東鄭重地說,我們還要考慮好退路,征求大家的意見,退到何處去好?這時,王興亞站起來說道:“如果咱們打輸了,就退到我的兩個老庚那里去,那里高山大嶺,險要得很,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連綿好幾百里,安得下千軍萬馬呢!”大家問那兒是哪里,王興亞說,是井岡山。他說他在家鄉(xiāng)組織農(nóng)民武裝時,與井岡山的王佐、袁文才是拜把兄弟。毛澤東聽后,要他把井岡山和王佐、袁文才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番。毛澤東認真地分析了王興亞提供的情況,認為井岡山確實是個好去處。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果真將隊伍帶上了井岡山,在那里建了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
毛澤東率部隊在井岡山駐扎下來之后,認為這里確實是積蓄革命力量、發(fā)展革命形勢的好地方。他非常希望朱德、葉挺、賀龍等在南昌起義后失散的隊伍也能上井岡山來,因此便派何長工去找朱德。何長工開始不知南昌起義后的朱德在何處,他便沿著去南昌的路線邊走邊打聽。一日他來到昭關,在昭關一家澡堂洗澡時,聽到兩個洗澡人在談論,一個說:“王楷的隊伍到犁鋪頭了,聽說他原來叫朱德,是范軍長的老同學?!绷硪粋€說:“同學是同學,可那是一支暴動的隊伍,是要嚴密監(jiān)視的?!蹦侨苏f的范軍長是云南軍閥范石生,范石生和朱德是云南講武學堂的同班同學。范與蔣介石和桂系矛盾很深。南昌起義失敗后,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和范石生達成協(xié)議,化名王楷,帶著南昌起義后的部隊在范的部隊中當了團長。
何長工得到這一消息,非常高興,迅速趕到犁鋪頭,終于見到了朱德和陳毅等,何長工將毛澤東上井岡山并派他下來找他們的情況說完后,朱德高興地說:“好極了!我們跑來跑去,也沒有個地方落腳,正要找毛澤東同志呢!”朱德立即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并交給何長工一些路費,要他立即回井岡山告訴毛澤東,他們將盡快將部隊拉上井岡山。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終于將南昌起義的一部分部隊和湘南起義的農(nóng)民武裝帶上了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隊伍勝利會師。朱毛會師,為井岡山根據(jù)地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摘自《中國歷史秘聞軼事》(下冊)/張壯年 張穎震 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