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清
降糖藥 肝功能損害時,可引起糖人謝紊亂,出現(xiàn)血糖升高或降低。其治療主要是治療肝臟疾病,促進肝功能好轉,血糖就會恢復正常。如果血糖輕度或中度升高,一般不需要用降糖藥治療。如果血糖明顯升高,才可用降糖藥物。優(yōu)降糖、達莢康、甲苯磺丁脲、美吡達及苯乙雙胍等降糖藥,在肝臟內代謝較多,一般不要使用。拜糖平副作用較少可試用。
抗生素肝臟病患者容易合并細菌感染,常見的為呼吸道、泌尿道及膽道感染等。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就會使肝病惡化。所以感染一旦發(fā)生,就應選擇抗菌能力強、抗菌譜廣、肝腎毒性低的抗生素治療。一般輕度的感染可用氨芐西林;哌拉西林作用較氨芐西林強,也可使用。上述兩種藥物對肝腎無明顯毒性,對青霉素過敏者禁用。少數(shù)病人可出現(xiàn)皮疹,如果一旦出現(xiàn)皮疹,應立即停藥并給抗過敏治療。對于比較嚴重的感染,可選擇第一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拉定(先鋒霉素Ⅵ)。也可遠律昂二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之呋肟酯(新菌靈)或頭孢克羅(布刻勞)。自發(fā)性腹膜炎或敗血癥等嚴重感染,可選擇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哌酮、頭孢噻肟、頭孢三嗪等,應住院治療。頭孢菌素類藥物副作用較少,腎功能損害者應減量。四環(huán)素對肝毒性較大,大劑量靜脈給藥可發(fā)生脂肪肝,應禁用。
抗結核藥肝病患者如合并結核性腹膜炎、結核病等,應行抗結核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毗嗪酰胺、對氨基水楊酸鈉等均可引起肝損害,尤其是聯(lián)合使用上述幾種藥物時,會增加肝毒性。有肝功能損害時,根據(jù)病情可選擇其中1種或2種。鏈霉素及乙胺丁醇兩種藥物對肝臟損害較輕,有肝功能損害的病人可酌情使用。用抗結核藥物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肝功能變化,要定期檢查肝功能,特別是開始用藥后的第一個月,一經發(fā)現(xiàn)肝功能損害加重,應立即停藥。
解熱止痛藥阿司林,撲熱自痛等藥物主要在肝臟中代謝,可引起轉氨酶升高,黃疸等。其中以撲熱息痛對肝毒性為大,嚴重者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撲熱息痛用量越大,肝毒性發(fā)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慢性肝臟疾病,有明顯肝功能損害時最好不用,如果確實需要使用時,也應盡量減少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shù)。
鎮(zhèn)痛及鎮(zhèn)靜安眠藥肝功能損害的病人,對麻醉、鎮(zhèn)痛、鎮(zhèn)靜、安眠藥耐受性差,使用上述藥物時應特別慎重。嗎啡及度冷丁等藥物有成癮性,并且主要在肝臟內代謝,應禁用。巴比妥類藥物大部分在肝臟內代謝,一般不宜使用。肝病患者如果因失眠多夢等需用鎮(zhèn)靜安眠藥時,可用作用較溫和而且比較安全的安定或抗組胺藥物,如異丙嗪,苯海拉明等。但劑量常常只給一岙健康人的1/2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