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貞
對球形閃電人們聽說過,可見過它的人很少。而對球形閃電是怎樣形成的,卻眾說紛紜。近年,新西蘭有兩位科學家對球形閃電的成因提出了新見解,有望揭開球形閃電形成之謎。
球形閃電出現(xiàn)在夏季的雷雨天,它一般可持續(xù)幾秒鐘乃至幾分鐘的時間,大小在高爾夫球和足球之間,亮度相當于100瓦的燈泡,顏色有白、綠、黃、橙之分,常常在近地低空隨氣流的起伏而飄飛。
新西蘭的這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的新理論,對球形閃電的各種怪異特征都可以解釋清楚。他們認為,球形閃電主要是由微型含硅顆粒組成的網(wǎng)絡球體燃燒形成的。
據(jù)他們的分析,是因為雷雨天我們常??吹降哪欠N叉形閃電,擊中土壤以后,土壤中的礦物質(zhì)會轉(zhuǎn)換成微型純硅和硅化合物顆粒。這些大小不足0.1微米的微型顆粒,會在閃電的能量作用下,從土壤中蒸發(fā)進入大氣,這一過程似乎像個吸煙者吐出的煙圈一樣。進入大氣的硅顆粒,會自動連接成鏈,然后組成球形細絲網(wǎng)隨氣流飄動。這種球形細絲網(wǎng)中的顆粒,都具有很高的活性,能在特定的條件下慢慢燃燒,同時釋放出光和熱,形成球形閃電。
這兩位科學家還認為,球形閃電之所以能穿越建筑的門窗,是因為建筑的門窗一般都有縫隙。含硅顆粒組成的球形細絲網(wǎng)極具彈性,只要空氣能通過的地方,球形細絲網(wǎng)也能通過。也就是說,如果空氣能穿過門窗,進入室內(nèi),那么球形細絲網(wǎng)也能過去,登堂入室后,它能迅速地恢復球狀。
對于新西蘭兩位科學家提出的球形閃電形成的新理論,有關(guān)專家還要通過模擬實驗,驗證它的正確性。讓我們試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