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敏
這是一節(jié)生動活潑的寫作指導(dǎo)課,教學生怎樣觀察、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教師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將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成功地教給了學生,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學片段
教師在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輕松的談話交流氛圍后,引入了下面的故事。
師:同學們都知道莫泊桑嗎?(教師笑問,舉手的同學很多。)生:他是法國作家。
生:他是《羊脂球》的作者,還寫過《項鏈》。
師:看來同學們的閱讀面非常廣,都讀過這些書嗎?(很多同學點頭)文章寫得好不好?(教師驚喜地問)
生:寫得很感人、很好……(學生齊說)
師:那么,同學們知道這么一位偉大的作家是怎么學習寫作的嗎?
生:不知道。(搖頭,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老師。)
師:看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莫泊桑學寫作的小故事,希望大家聽了以后能有所收獲。(這時,同學們都在座位上坐好,準備認真聽。)
師:莫泊桑剛開始學習寫作時,拜了一位師傅,是當時十分有名的大作家福樓拜。莫泊桑學習很刻苦,總是不停地進行寫作,然后交給他的老師看,但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來,失望而歸。(講到這里,看到同學們不以為然的樣子,教師停了停。)
師:看到大家的表情肯定可以猜出你們認為他的文章寫得不好,可是有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生:堅持不懈。學生同時說)師:很好,我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有一次,莫泊桑把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一篇文章給他的師傅看,本以為可以獲得師傅的稱贊,但卻出人意料。福樓拜才瞟了幾眼,就隨手把他的文章丟到了一邊。這時,莫泊桑非常生氣,就大聲地對師傅說:“你為什么總是看也不看我的文章就把它扔到一邊?”(教師看同學們聽得出神,立刻停了下來。)
生:老師,接下去怎么樣?他師傅怎么說?(同學們焦急地問)
師:福樓拜說:“你的文章我看了兩句就知道下面要講什么,這樣的文章我已經(jīng)看過上千遍了,你應(yīng)該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蹦瓷枺骸澳俏以鯓硬拍芸吹侥??”福樓拜說:“你去第九大街,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向右拐,看看路口右邊的第一個人是誰?”
生:啊——(同學們都呈驚訝狀)
師:很奇怪吧,他的師傅竟然讓他這樣去觀察。莫泊桑邊走邊想:“師傅怎么叫我去這個地方?難道師傅每次寫作都是這樣觀察的嗎?”當他來到路口,遠遠地看到一位老婦坐在地上,他立即轉(zhuǎn)頭就走,回來告訴他的師傅說:“是一個老太婆?!睅煾祿u搖頭說:“你看到的別人也能夠看到,你再去瞧瞧?!彼僖淮蝸淼铰房?,這次他走得更近了,回來后告訴他的師傅說:“哪個老太婆很臟,滿臉灰塵,頭發(fā)亂得像雞窩?!备前菝媛段⑿φf:“有進步,但你看到的別人還是可以看到的,你應(yīng)該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莫泊桑第三次來到路口,他這次看得非常認真,觀察了一會,然后回來對師傅說:“老師,我看到了,那個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腳的木匠隨便拿了一塊木頭削了一塊安在她的臉上的?!?/p>
生:最蹩腳?(很多同學面帶疑惑)
師:世界上最蹩腳的木匠是什么樣的?(教師耐心地問)
生:技術(shù)最差的。(同學們紛紛說)
師:技術(shù)已經(jīng)最差了,還要隨便做一個安在臉上,那將是什么樣子?
生:是不堪入目的,最丑陋的。
……(同學們相互說)
師:同學們能夠?qū)蠇D人的鼻子有如此的看法,都是通過莫泊桑的語言來體會到的,他有沒有說老婦人十分丑陋?很顯然并沒有說,正是他用形象的語言抓住了人物的特點來寫,不寫全貌,只寫了鼻子,所以把人物丑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這比寫她的眼睛、嘴巴等等面面俱到要好得多。所以,他的師傅高興地說:“你今天的作業(yè)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滿分了,明天你再來?!蹦敲矗覀兺瑢W以后怎樣才能寫出好文章呢?
生1: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點來寫。
生2:還要仔細觀察。
生3:切入點要小,抓住一點寫出特征。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些體會我們都是通過這個故事得來的,莫泊桑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怎樣觀察和怎樣抓住特點來寫。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大家一定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印象:要進行實地的、仔細的觀察,然后抓住事物的某一特點,以小見大寫出事物的特征。
(這時,同學們的眼光中閃爍出領(lǐng)會之意,點頭表示贊同)
師:今天,我們要讓同學來說一說“這就是我”,如果讓你來介紹自己,你會怎樣說呢?要試著說出與眾不同之處。剛才我們聽了名家的故事,一定受到了啟發(fā),同學先思考五分鐘,等一會交流。(同學們都靜下心,認真思考。)
生:我曾經(jīng)是一個內(nèi)向的女生,不愿和同學說話,其實不是我不愿意說,是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說,怎樣去和同學進行交流。但是,現(xiàn)在的我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我愛說,愛笑,愛和同學玩耍,尤其愛講笑話,現(xiàn)在大家都說我是他們的“開心果”,我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了,我為我的轉(zhuǎn)變感到高興,我愛現(xiàn)在的我,你們呢?(講完后有同學鼓掌)
師:她講得太好了,她已經(jīng)用她的“第三只眼”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閃光處,愛講笑話的“開心果”就是她對自己的最好評價。在寫作中如果能舉出具體的實例,那么人物的形象就更豐滿了。她的第三只眼”睜開了,其他同學呢?
生:我是個脾氣暴躁的男生。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踢球,因為沒有得到體育老師的同意,被班里的一個同學告訴了老師,結(jié)果我被老師批評了一頓,所以心情很不好。下課了,我去食堂吃飯,在路上突然一個飛來球砸到了我的頭上,我頓時火冒三丈,撩起一腳去踢那只球,誰知球沒踢到,卻踢在了那個告狀的同學的肩上,他呆呆地望著我,雖然我有一種愧疚感,但想起他先前的所作所為,我一氣之下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這個同學一說完,就有同學說,確實很像他,他的脾氣確實很暴躁。)
師:講得很真實,仿佛讓我也看到了那個火辣的場面。同學們說說看,與前一個同學相比,這個同學講的有何不同之處?
生:他抓住了脾氣暴躁的特點。還舉出了一個具體的例子,讓我們深刻而且真實地認識了他。
師:是的,他的“第三只眼”睜開得更加明亮,為我們再現(xiàn)了一幅生動而又真實的畫面,讓我們感覺那個人就是他。兩位同學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們都抓住了自己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給大家聽,讓大家產(chǎn)生了共鳴。我們也要像這兩位同學一樣,抓住個性特點,用具體的實例來展現(xiàn)自己。一位文學名家的親身經(jīng)歷已經(jīng)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心靈的窗戶,啟迪我們要努力睜開“第三只眼”,描繪出與眾不同的自己。就讓我們踏著莫泊桑的足跡,用我們的“第三只眼”,用我們的心靈,去感受、去體察周圍的一切,乃至你自己,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分析
初一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還不能進行深層次的理性思考。他們喜歡有趣的課堂,喜歡學習直觀的可以感受到的內(nèi)容,特別是作文指導(dǎo)課,更需要一種直觀性的體驗與感受。
因而在上這堂課的時候,教師就利用一個莫泊桑向福樓拜學習寫作的小故事,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便于理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體驗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得到啟迪。在這個故事中,福樓拜讓莫泊桑去第九大街,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向右拐,看看路口右邊的第一個人是誰,這是教莫泊桑去實地觀察。讓他多次去觀察,是在教他怎樣觀察。讓他對那個人進行描繪,是教他怎樣抓住人物的特點。但福樓拜并不是用抽象的語言來教莫泊桑,而是讓他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學會觀察,學會抓住特點。在這堂課上教師也正是用這個故事來讓學生有所感受,明白要寫出好文章必須進行仔細觀察,還要抓住特點,從而使知識的內(nèi)化過程變得更為直接。
在教師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做鋪墊后,進行了進一步的引導(dǎo),讓同學說說獨特的自己。課堂上兩位同學講得都很精彩,各有風格,學生有如此的感受,是這節(jié)課成功的一種體現(xiàn)。E)思考
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通過體驗和感悟來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jīng)驗,提高語文綜合素質(zhì),這便是體驗教學。在這節(jié)課上就是運用了“以視聽求體驗”的教學。有很多事理單純用抽象的文字講解,學生難以獲得真切的感受;如果能借用一些手段,比如多媒體將其直觀地展示出來,當然非常好,不過,這節(jié)課,教師僅僅借用了一個故事的巧妙講述,就獲得了一般課堂講解無法比擬的效果,學生也獲得了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由此可見,教學的有效性并不在于教學手段的復(fù)雜性和形式上的多樣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故事的引入,游戲、活動的開展都是為教學服務(wù)的。假若學生在游戲活動的快樂之后,腦海中什么知識點都沒有留下,或者留下的只是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內(nèi)容,那么這樣的體驗也是失敗的。這個故事中涉及到兩個目標要求:怎樣觀察和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這兩個目標對知識能力的要求是遞增的,如何將其落到實處,教師給予了適時的點撥和指導(dǎo)。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的實效性應(yīng)該成為我們教師關(guān)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