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 東南沿海屢遭蔣機襲擾
福建、粵東地區(qū)面對臺灣海峽,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1950年初,人民解放軍即在這一地區(qū)修復機場,準備進駐空軍部隊。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集中力量抗美援朝作戰(zhàn),暫停了進駐部隊行動。
1949年,國民黨空軍各型飛機330余架由大陸逃往臺灣。在美國的支持與援助下,蔣軍憑借其暫時的空中優(yōu)勢,仍控制著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制空權。炸福建,擾江浙,基本上無所顧慮。據有關資料記載,自1949年10月至1958年2月,國民黨空軍對福建境內的轟炸,就出動飛機600架次,投下炸彈近2000枚,掃射近200次,炸死炸傷1000多人,炸沉炸毀各種艇船90艘。國民黨空軍肆意轟炸襲擾,使福建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和破壞。
在人民解放軍進駐福建前線之前,福建地區(qū)部署了一些高射炮兵部隊擔任防空任務。但由于制空權操于國民黨空軍之手,從臺灣出動飛機,只要避開高炮設防要點,即可自由進出大陸。
最高決策 人民空軍緊急入閩
1958年7月中旬,美國公然下令駐遠東地區(qū)美軍進入戒備,并加強了北起沖繩、南至菲律賓的??昭策?。7月17日,臺灣當局令其陸??哲娺M入特別戒備狀態(tài),并連日出動飛機對福建、廣東沿海進行偵察,公然聲稱要\"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
1958年7月18日,中央軍委召開有各總部、軍兵種領導參加的會議,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決定:一是空軍進駐福建二是對金門打炮。空軍一定要在7月27日進入福建、粵東的作戰(zhàn)機場。
空軍黨委連夜召開作戰(zhàn)會議,決定:一、迅速組建強有力的指揮機構,組建福州軍區(qū)空軍指揮機關二、使用戰(zhàn)斗力較強的作戰(zhàn)部隊三、加強各機場的保障機構四、明確作戰(zhàn)指導思想五、大力開展政治動員。
1958年7月19日9時30分,空軍發(fā)出了部隊行動的命令。當時福建地區(qū)遭臺風襲擊,交通受阻,地面保障部隊想方設法到達指定位置。
7月24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以聶鳳智為司令員的福州軍區(qū)空軍指揮機關組建。
7月27日,福建前線作戰(zhàn)機場濃云低垂,大霧彌漫,空軍航空兵第一師飛行員駕駛米格-17飛機33架,第18師飛行員駕駛米格-17飛機15架,采取隱蔽低空飛行,無線電靜默等形式,秘密飛抵福建及粵東機場。這次緊急入閩行動保密較好,國民黨空軍未察覺,為今后空中作戰(zhàn)行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從7月27日至8月13日,人民解放軍航空兵部隊,采取\"逐步推進\"的方法,進駐了福建地區(qū)五個機場,殲擊機210余架,順利地在福建沿海一線展開了軍事部署,連同位于二線和待機位置的兵力,不但數(shù)量占優(yōu)勢而且飛機性能也優(yōu)于國民黨空軍。
首次空戰(zhàn) 人民空軍3∶0告捷
從7月18日至27日,國民黨空軍每日出動大批飛機在臺灣海峽上空活動,其中進入福建、粵東沿海上空的就有32批109架次。
7月29日,國民黨空軍第一大隊少校副中隊長劉景泉帶領4架F-84型飛機,貼著云層低空向汕頭方向飛行。此時,駐守機場的人民空軍已經做好的戰(zhàn)斗準備。大隊長趙德安率4架米格-17飛機,隱蔽起飛,低空出航,一場激烈的空戰(zhàn)就要打響了。
首先,我機高長吉、張以林咬住敵4架飛機的3、4號機,敵1、2號機企圖繞到高的座機尾后進行攻擊,此時張以林正處于敵機內側,他迅速發(fā)射出一串炮彈進行攔阻,正好給高長吉提供了良好的射擊條件,他三炮齊發(fā),將敵2號機擊落墜入海中。這時,張以林咬住敵1號機劉景泉,從高度2000米追到200米,在相距150米時連開數(shù)炮,將敵機翼打掉一塊,敵飛行員棄機跳傘。當高長吉、張以林攻擊敵機時,另兩架敵機企圖繞到高、張后面解圍,趙德安立即迎上前去,瞄準敵3號機,開炮3次,將其擊傷,敵機見勢不妙,調頭逃向臺灣。
這次空戰(zhàn),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取勝,首戰(zhàn)告捷,一舉擊落敵機F-84兩架,擊傷1架,自己的飛機無一損傷,以3∶0獲得全勝。7月30日,美國合眾社一則電訊聲稱\"超音速的共產黨飛機,在臺灣海峽上空進行了一次使國民黨透不過氣來的一邊倒的戰(zhàn)斗。\"
7月29日,國民黨空軍被擊落擊傷3架飛機后,8月7日由其主力第五大隊中校副大隊長汪夢爾親自出馬,率F-86飛機8架,掩護2架偵察機,企圖對福建沿海機場進行偵察,剛進入大陸上空,就遭到人民空軍8架飛機截擊。空戰(zhàn)5分鐘,敵機不但沒有完成偵察任務,帶隊長機汪夢爾駕駛的F-86飛機,被人民空軍飛行員岳崇新?lián)魝?,汪夢爾左手負傷逃回臺灣。岳崇新只有初小文化程度,在陸軍是個機槍手,戰(zhàn)前飛行訓練只有200多小時,而他的對手汪夢泉留學美國,是有1000多小時飛行時間的老牌飛行員。
反復爭奪 人民空軍威震東南
8月23日,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炮兵部隊發(fā)起炮擊金門前后,美國已向臺灣增兵,其中布置在臺灣的F-100、F-104等型飛機達140余架,另外還有兩個防空導彈營。美國第十三航空隊司令托馬·穆爾曼公然聲稱:美國部署在臺灣的飛機,如果接到命令,可以用來跟中國共產黨的飛機戰(zhàn)斗。9月17日,駐臺美軍接替了臺灣本島的防空任務,并經常出動飛機在臺灣海峽上空巡邏,從8月20日起,又出動U-2高空偵察機入侵中國廣東、福建、江西、浙江等省領空進行偵察。國民黨空軍借助美機影響有恃無恐,每天出動飛機的數(shù)量由原先的100架次,增至200多架次,除直接掩護向金門空投空運外,在一定時間內集中30~80架飛機到大陸上空活動,以美機當后盾,以海面為依托,伺機竄進大陸與人民空軍展開空戰(zhàn),企圖奪回福建地區(qū)制空權。面對這種形勢,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qū)空軍加強了統(tǒng)一指揮,調整了軍事部署,增加了高射炮兵。在這一階段,人民解放軍空軍入閩航空兵部隊,在福建大陸和領海上空進行了7次空戰(zhàn),擊落擊傷國民黨飛機12架(擊落8架,擊傷4架),高射炮兵部隊作戰(zhàn)4次,擊落擊傷國民黨飛機3架,自己被擊落6架,擊傷1架。
國民黨空軍在空中、地面連續(xù)遭受打擊的情況下,為穩(wěn)定軍心,于9月24日發(fā)動了自臺灣海峽局勢緊張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攻勢。當日,國民黨空軍共出動F-86飛機123架次,RF-84飛機14架次,對北起浙江溫州,南至廣東汕頭沿海的我海、空軍基地強行偵察,并伺機進入大陸上空尋機空戰(zhàn)。其中F-86、RF-84飛機24架指向溫州方向,并第一次使用美制\"響尾蛇\"空空導彈。人民空軍對國民黨空軍使用空空導彈雖未事先察覺,但其將要發(fā)動大規(guī)??罩泄輨t預有準備,采取了連續(xù)出動,占據有利空中位置等方法,共起飛各型殲擊機240余架次,及時給予迎擊。但國民黨空軍未敢大批深入,只有2批6架F-86飛機竄到德化、三都澳上空,分別遭到人民空軍的攔截,擊傷F-86飛機1架。進入溫州地區(qū)的國民黨空軍機群,遭到人民海軍航空兵的截擊,飛行員王自重擊落F-86飛機2架后,被1架F-86飛機發(fā)射的\"響尾蛇\"空空導彈擊落,飛行員犧牲。這次空戰(zhàn),盡管國民黨空軍下了很大的賭注,不惜突然采用空對空導彈,但戰(zhàn)斗結果,并沒有得到什么便宜,相反,人民空軍牢牢地掌握了東南沿海的制空權。
龍?zhí)镏畱?zhàn) 空軍出了英雄杜鳳瑞
10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提出:臺、澎、金、馬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絕不允許外國干涉。\"三十六計,和為上計\"。建議舉行談判加以解決。但是,國民黨當局不聽勸告,又于10月10日發(fā)動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空中攻勢。
當日,國民黨空軍共出動飛機約400架次活動于臺灣海峽上空。其中由其第五大隊少校飛行指揮官路靖率領的6架F-86飛機,于早上7時左右到達福建福清、龍?zhí)锷峡?,同人民空軍某部副師長李振川帶領的8架米格-17飛機展開空戰(zhàn)。4號機飛行員杜鳳瑞,將國民黨空軍第五大隊第二十七中隊少尉飛行員張乃軍駕駛的F-86飛機擊落,張乃軍跳傘被活捉當杜擊落第2架F-86飛機時,自己的飛機也被擊成重傷失去操縱而跳傘。當杜鳳瑞跳傘距地面1000多米時,又被一架F-86飛機擊中身體而犧牲。殺害杜鳳瑞的這架F-86飛機也未能逃脫滅亡的命運,當即被部署在當?shù)氐母呱渑诒诨饟糁?,一頭栽進大海??諔?zhàn)結果,人民空軍擊落F-86飛機3架,生俘國民黨空軍飛行員1名被擊落米格-17飛機1架。
杜鳳瑞是一名只有330小時飛行時間的新飛行員。1933年7月生于河南省方城縣,少時家貧,沒上過學,15歲參軍,在陸軍任司號班長,立過戰(zhàn)功。1952年調入空軍航校學習飛行,他以堅強的毅力,攻克文化和飛行技術關,成為人民空軍一名智勇雙全的優(yōu)秀飛行員。他犧牲后,為發(fā)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表彰他的英雄事跡,給他追記一等功,其生前所在的飛行中隊被空軍命名為\"杜鳳瑞中隊\"。
10月10日的空戰(zhàn),國民黨空軍參戰(zhàn)的6架F-86飛機被打掉3架,人民空軍被擊落1架。但臺灣當局為了欺騙世界輿論,國民黨中央社搶先發(fā)表消息聲稱:\"在空戰(zhàn)中,我擊落中共米格-17飛機4架,擊傷2架,另與我機互墜毀1架。\"\"我機......除張乃軍少尉所駕駛的飛機1架撞毀共軍飛機1架后,壯烈犧牲外,其余5架軍用機都已安全飛回基地。\"并繪聲繪色地描寫張乃軍\"解救戰(zhàn)友\"、\"壯烈成仁\"的情景。這一編造出來的消息,還由蔣介石在臺北主持的\"47年國慶紀念大會\"上親自宣布。事實上,張乃軍在10月10日的空戰(zhàn)中,既沒有\(zhòng)"與共機相撞\",更沒有\(zhòng)"壯烈成仁\",而是被杜鳳瑞擊落后當了俘虜。戰(zhàn)后第二天,當軍事記者問他是怎樣被擊落時,他說:\"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弄清情況時,突然覺得機身猛的一抖,頓時失去了知覺,我醒過來的時候,飛機已失去了操縱,我只好跳傘。\"張乃軍被俘后,受到人民解放軍的良好待遇,先后到上海、北京和東北等地觀光,1959年6月30日被釋放返回臺灣。
雨過天晴 人民空軍奪取制空權
自10月10日空戰(zhàn)后,由于國民黨空軍迭遭打擊,再也沒有出動大批飛機與人民空軍爭奪大陸上空的制空權。臺灣海峽的形勢也逐步緩和下來。此后,人民空軍裝備日益改善,空戰(zhàn)戰(zhàn)斗力顯著提高,空中優(yōu)勢明顯,大陸上空的制空權重回人民手中?!?/p>
(李貞剛薦自《中國檔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