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蜀漢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原籍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東漢末年隱居湖北襄陽西,人稱“臥龍先生”。劉備三顧茅廬時,他曾提出著名的“隆中對”,后來劉據(jù)此聯(lián)吳攻魏,取得“赤壁之戰(zhàn)”勝利,建立了蜀漢政權(quán)。
諸葛亮長年征戰(zhàn)在外,為了解決軍隊的吃菜問題,每當(dāng)出軍駐扎在外,便命士兵種植蕪菁(又稱蔓菁,江南一帶稱為大頭菜),因此,當(dāng)時四川人稱此菜為諸葛菜。由于蕪菁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可以將莖葉、根部腌為咸菜),二美;根部肥大可以充饑(在斷糧時可以濟荒),三美;生食有消痰止渴作用(在缺水時可供士兵解渴),四美;煮食補人(有下氣開胃,解酒消食功效),五美;故又名“五美菜”。在古代行軍作戰(zhàn)時,知識淵博的諸葛亮采用種植蕪菁的辦法,以供士兵行軍中解決吃菜、充饑、解渴等需求,不得不說是高明之舉。據(jù)說,蕪菁正因為諸葛亮的垂青而成為蔬菜中的佳品,今咸菜中之紫香大頭菜、五香大頭菜,都是用蕪菁制作的。紫香大頭菜是下粥的佳肴;五香大頭菜除了下粥外,還可用之炒肉絲,其味亦甚香美。
此外,饅頭也是諸葛亮所發(fā)明。據(jù)《事物紀(jì)原·酒醴飲食部》記載:諸葛亮南征孟獲時,到達瀘水,只見波濤洶涌,驚濤拍岸,無法渡過。詢問當(dāng)?shù)赝林?,說是瀘水有神,須人頭祭祀,方能平息風(fēng)浪。諸葛亮聽后說:“吾為仁義之師,那能忍心殺人以人頭為犧牲?”便命下人以面為皮,裹豬羊肉餡于內(nèi),做成人頭模樣祭祀瀘水之神。相傳,后代有饅頭問世,作為點心,系始于諸葛亮的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