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這說明在中餐烹飪體系應用于實際烹調(diào)中的湯,所占有的地位及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人們?nèi)粘5娘嬍成钪?,湯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湯的制作考究,工藝細致,種類繁多,其營養(yǎng)豐富,湯味鮮美可口,有常用于烹調(diào)菜肴的鮮味調(diào)味液和制作湯菜的底湯及作為面食的湯汁。
制湯,在飲食業(yè)中又稱之為“鍋湯”。是把含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小的動、植物性原料加水和調(diào)味料在湯鍋中長時間加熱,使原料內(nèi)部的可溶性物質(zhì)充分地溶解于湯中,即成為味美、營養(yǎng)豐富鮮湯。
鮮湯,在烹調(diào)中用途非常廣泛,作用甚大。大部分的菜肴都需要用它,特別是高檔或比較高檔的而本身又沒有鮮味的原料,全靠精制的鮮湯調(diào)味提鮮。鮮湯的營養(yǎng)成分以蛋白質(zhì)、脂肪為主,而鮮湯所含鮮味物質(zhì)則頗為復雜,如:谷氨酸、肌苷酸、烏苷酸、天門冬氨基酸、酰胺等等。
下面就將鮮湯的作用、種類、選料、配料、熬制、用途、保管以及湯渣的處理分述如下:
一、鮮湯的作用
鮮湯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菜肴和面食的鮮味,增進菜肴和面食的美味,豐富菜肴和面食的營養(yǎng),提高菜肴和面食的價值,使菜肴與面食色澤清雅美觀,促進人們的食欲,易于人體消化和吸收。
二、鮮湯的種類
鮮湯因選料、制法的不同分為清湯和白湯(奶湯)兩大類。
1、清湯:清湯可分為高級清湯和一般清湯。高級清湯又可分為高級多料清湯和高級雞清湯,此湯清澈見底,口味鮮醇,濃度最大,質(zhì)量最佳,故又謂之高湯、頂湯、上湯等;一般清湯又可分為雞清湯、鴨清湯、豬瘦肉清湯、牛、羊肉(骨)清湯、什骨(雞架骨、鴨架骨、鵝架骨、豬骨等)清湯、魚清湯、素清湯,此湯清澈明亮,味道較美,濃度較大,鮮度較高,質(zhì)量較好。
2、白湯(又稱奶湯):白湯可分為高級白湯和一般白湯(俗稱毛湯)。高級白湯湯汁色白如奶,味道鮮美,濃度頗高,鮮味充足,質(zhì)量很好,但略次于高級清湯;一般白湯(即毛湯)色澤略白,濃度很低,鮮味不足,質(zhì)量較差。
參見下面鮮湯分類示意圖:
三、鮮湯的選料
選料是制好鮮湯的關(guān)鍵,選料不當,是難于制好鮮湯的。
用于制湯的原料,必須選用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小、品質(zhì)新鮮的動、植物性原料。常用的原料有雞、鴨、禽類骨架(包括頭、頸、翅、足)、干貝、豬瘦肉、豬骨、豬爪、豬肘、火腿、牛、羊肉(骨)、板鴨、魚(骨、皮、肉)、鮮筍、黃豆芽、口蘑、香菇蒂等。
常用于高級清湯和高級白湯的雞、鴨,宜選用肥而老的母雞、閹雞和鴨,并以“土雞、土鴨”為好,這類雞、鴨的脂肪多,蛋白質(zhì)豐富,鮮味足,制成的湯鮮度高;不宜選用瘦雞、鴨或嫩雞、鴨,尤其是不宜選用“洋雞、鴨(肉雞、鴨或飼料雞、鴨)”。瘦雞、鴨肉少乏油,味腥不鮮;嫩雞、鴨鮮味不足;“洋雞、鴨”,鮮味更差。豬瘦肉、豬肘子、豬爪、豬骨、和牛、羊肉(骨),宜選用肥壯的豬、牛、羊的瘦肉、肘子、腱子、爪(蹄)、骨,這些選料易煮爛,可溶性物質(zhì)易溶于湯中;不宜選用種豬或老母豬、牛、羊的瘦肉、肘子、爪、骨,這種豬、牛、羊的瘦肉、肘子、爪、骨,老韌堅硬,極難煮爛,可溶性物質(zhì)很難溶解,制成的湯不鮮美。干貝,宜選用粒大、顆圓而整齊、干燥、有光澤、呈鮮黃色的,鮮味足;反之,品質(zhì)差,制成的湯不鮮美?;鹜取屮?,以選用色正味純的金華火腿和南京板鴨為佳,這種火腿、板鴨味道極美,可為湯增香添美;不宜選用變了味的火腿和過了時的板鴨,這種火腿、板鴨會影響湯的口味。
熬制鮮湯的調(diào)味料宜選用味香、質(zhì)優(yōu)的,常用的調(diào)味料有:料酒、蔥、生姜、精鹽、胡椒等;不宜選用味差、質(zhì)劣的調(diào)味料和有色液體調(diào)料,以免影響鮮湯的口味或使鮮湯變色。(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