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在五指山一帶聚居的黎族同胞,為了方便上墳祭祖及贈送親人,每年都要選用家養(yǎng)黑豬仔宰殺洗凈后醬煮,可保持一周或10天左右,制法精細(xì)而口味濃醇。
選料:①當(dāng)年家養(yǎng)10個月的黑豬仔殺死燙毛治凈,割下豬頭祭祖用,取出內(nèi)臟另用。用稻草將皮燒成金紅色,刮凈皮,漂洗干凈吊干血水。
②砍下四腿,治凈,其他均割成條,每條約1600g,用麻繩串好。
鹵煮:大鍋下滿水(井水)滿,放入香包(山姜600g、蔥40g、茴香60g、桂皮20g、八角8g、甘草20g、辣椒干40g、花椒30g、草果20g、五指山綠茶葉60g、陳皮20g、胡椒粒40g拍碎),投入糯米甜酒800g、粗鹽1000g、紅糖600g、花油60g、生抽140g,煮沸后約60分鐘,下肉條、豬腿,蓋好鹵煮,沸約40分鐘,轉(zhuǎn)文火慢鹵60分鐘,撈出肉條及腿,晾涼,取出香包(曬干下次用,一般可用3次),過濾去雜質(zhì),醬汁裝入壇中,用泥封好口,放陰涼處,用時再放。
每條辣醬肉用食品袋封好口,一般可存放一周到10天,食時可蒸或炸后切薄片,也可煮,但要下鹽、糖、酒姜,配辣椒油、姜蒜泥、米醋、香菜佐食,配飯下酒最佳。
特色:鮮香醇厚,色紅亮醒目,獨具山鄉(xiāng)風(fēng)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