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是湖南的別稱。早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他著名詩篇《招魂》里,就敘述了古代瀟湘的許多美饌佳肴。從長沙馬王堆的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份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竹簡菜譜,其中羅列了瀟湘103種名貴菜品和9大類烹飪方法。可見在當(dāng)時,瀟湘的烹飪技術(shù)就已達(dá)到了相當(dāng)高的水平。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和歷代美食家、廚師們的共同努力,如今瀟湘的烹飪技藝更加精湛,瀟湘的肴饌也更加豐富,這里列舉三款瀟湘名肴的制作方法和趣事,以饗讀者。
口磨湯泡肚
口蘑湯泡肚是長沙百年老店玉樓東的傳統(tǒng)名肴,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細(xì)、口味獨特而聞名。民間盛傳,清末翰林曾廣鈞(曾國藩的長孫),在玉樓東酒家赴宴,品嘗口蘑湯泡肚之后,即席揮毫賦詩,寫下“麻辣子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的詩句,被人們一時傳為佳話。
1937年3月,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應(yīng)邀來湘演出,當(dāng)時長沙大劇院的經(jīng)理肖石朋設(shè)宴款待他。出席宴會的還有梅先生的秘書、戲劇研究家許姬傳先生。宴會由瀟湘酒家名廚善齋掌勺,宴席菜肴中,梅先生盛贊口蘑湯泡肚一菜,將其香味形均譽為上乘。無獨有偶,不久后北京鼓樓附近開設(shè)了一家瀟湘風(fēng)味老店“馬凱餐廳”,梅先生應(yīng)邀剪彩,宴席上的肴饌中也有這款瀟湘名菜——口蘑湯泡肚,而當(dāng)時許先生也在座。二人回憶往事,猶有余味。梅蘭芳先生即興吟詩一首:“倚馬我慚奏凱歌,試斟不覺醉屠蘇。易牙手段湖南味,湯泡肚尖冠首都。”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口蘑湯泡肚制作方法極為講究,妙就妙在“脆”、“嫩”二字上。制作時先將肚類洗凈,剔去油筋,里皮朝上,外皮朝下,平放砧板上,剞魚鰓形花刀,再切成4cm長、3cm寬的片。水發(fā)口蘑洗凈去掉蒂根。切成2cm長的片。另將豆苗尖摘好洗凈待用。炒鍋置旺火上,放入原汁雞湯燒開。依次放入口蘑片、精鹽、味精、胡椒粉,再放入豆苗尖,起鍋盛入大湯碗內(nèi),淋入熟雞油,另將剞好花刀的肚尖片用紹酒、精鹽抓勻,放入煮開的雜骨湯中汆熟,撈出盛入盤中,與裝好口蘑雞清湯的大碗一齊上桌。吃時,將肚尖片由盤中倒入碗內(nèi)即成。
此菜肚尖脆嫩,湯汁鮮美,色香味形俱佳,食后令人回味無窮。
東安子雞
東安子雞,原名醋雞,是湖南東安縣的傳統(tǒng)菜肴。據(jù)傳,唐玄宗開元年間,在東安縣城里有一家三個老年婦女開辦的小飯店,一天晚上來了幾位并州客商,要求做幾樣鮮美可口的好菜。當(dāng)時館子里的菜已經(jīng)賣完,三位婦女便捉了自家喂養(yǎng)的兩只雞,立即宰殺烹制。送上餐桌,香氣撲鼻,客人們吃得津津有味,非常滿意,后經(jīng)客人到處宣傳,這道菜漸漸出了名,成了瀟湘著名的一道風(fēng)味佳肴。
這醋雞改名為東安子雞,據(jù)說是唐生智所為。當(dāng)年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于北伐戰(zhàn)爭勝利后,在南京設(shè)宴款待賓客。宴席中上了一道醋雞,色澤素雅,質(zhì)樸清新,酸辣鮮嫩,賓客食之贊不絕口。當(dāng)客人問及菜名時,唐生智覺得不雅,因為湖南話中的“醋”與“臭”諧音。于是他靈機一動,回答說:“這是家鄉(xiāng)風(fēng)味東安子雞。”從此,東安子雞便名氣日盛,流傳四方。
東安子雞的做法并不復(fù)雜:挑選1kg左右重未產(chǎn)蛋的肥嫩母雞一只,宰殺去毛,從尾部切小口掏出內(nèi)臟,清洗干凈后放入湯鍋內(nèi)煮至七成熟,撈出晾涼,剁掉頭頸和腳爪,再從背脊上切開雞骨去骨。然后順著肉紋斬成的一指寬、7cm長的條狀。炒鍋內(nèi)放入豬油,將雞肉與姜絲、干辣椒一同煸炒,放醋、紹酒、精鹽和少許花椒末,繼續(xù)煸炒后加入肉湯稍燜,待收干湯汁再下蔥段、味精,用水淀粉勾芡起鍋即成。也有最后淋上一點芝麻油的。
此肴制作有兩點關(guān)鍵:一是斬雞條一定要順著肉紋;二是一定要放醋,最好是山西陳醋。
牛中三杰
牛中三杰是長沙李合盛牛肉館的傳統(tǒng)名肴,系牛蹄筋、牛腦髓、牛百頁之謂也。當(dāng)年,我國著名劇作家、詩人田漢對牛中三杰稱贊不已,店主李合盛敬佩田漢,著迷田的詩和劇,每當(dāng)田漢來就餐,李都是親手烹制此菜以為敬。一日,田漢與瀟湘名士鄧攸園來店共飲,酒酣之際,鄧脫口說出上聯(lián):“穆斯林合資開辦牛肉館?!碧飸?yīng)聲對出下聯(lián):“李老板盛情款待湘酒徒?!甭?lián)中巧妙嵌入李合盛三字。李聽后大喜,立即取出文房四寶,請?zhí)飼浟裟睢?/p>
紅燒牛蹄筋是李合盛牛肉館的特色菜。先將牛蹄洗凈,入冷水用旺火煮開,約10分鐘撈出,剔去雜骨,刮凈表面衣皮,切成7cm長的條。用瓦缽一只,以竹箅子墊底,依次放入牛蹄筋、桂皮、料酒、精鹽、蔥結(jié)、姜片和2000g清水,旺火燒開后用小火煨4~5個小時離火,去掉姜、桂皮、蔥結(jié)。炒鍋置旺火上,放茶油燒至八成熱,將洗凈的白菜入鍋,放精鹽煸炒幾下,起鍋作圍邊用。洗凈鍋后再放茶油燒至八成熱,倒入煨好的牛蹄筋翻炒幾下,再倒入原汁燒開后放味精,用濕淀粉勾芡,盛入盤中。此菜色澤紅潤,筋酥汁濃,軟糯可口。
燴牛腦髓是李合盛牛肉館的名菜。制法如下:先用清水洗去腦髓血斑,用冷水浸泡一會兒,輕輕剝?nèi)ケ砻嫫ひ拢鼻谐?.7cm的厚片,入沸水汆一下,呈白色時撈出瀝水。將水發(fā)香菇去蒂洗凈。炒鍋置旺火上,放菜油燒至八成熱,下姜片、香菇煸炒數(shù)下,加醬油、精鹽、黃醋、牛清湯燒開后,放蔥花、味精、濕淀粉勾芡,最后下牛腦髓,用手勺向前輕輕推兩下,注意不要破壞牛腦髓片的完整,撒上胡椒粉,淋少許芝麻油出鍋裝盤即成。此菜腦髓細(xì)嫩,色澤美觀,氣味香濃,湯汁鮮美。
發(fā)絲牛百頁是牛中三杰的佼佼者。烹制時,先將牛百頁分割成幾塊,放入木桶內(nèi),倒入開水,用木棍不停地攪動,將頁子攪開、燙勻。視黑膜衣一推即脫時便迅速撈出,用清水漂洗干凈,再入冷水鍋中煮開,七成熟時撈出,切成如發(fā)細(xì)絲,用黃醋、精鹽拌勻,用力抓揉去掉腥味,再入冷水漂洗、瀝干。炒鍋置旺火上,放菜籽油燒至八成熟,下切好的玉蘭片絲、紅辣椒絲煸炒出香味,再下牛百頁絲、精鹽,倒入用牛清湯、味精、芝麻油、黃醋、蔥段和濕淀粉調(diào)好的汁翻炒幾下出鍋裝盤。此菜講究刀功,絲細(xì)如發(fā),脆嫩爽口,微酸帶辣,色澤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