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總難免始終,但正因為有所終結(jié),才成就了其所有的絢爛。我們常常過多地糾念于生命之華美,那些程式化了的美,無時無處不在吞噬著與其異趣的意態(tài)。然而,生命卻是有著其本來的色彩的,即使不能由我們的眼睛來驗證,卻也可以藉因我們的心靈去感知。
王小慧鏡頭下的花,即是這種感知的呈現(xiàn)。
對于王小慧,我們已經(jīng)不陌生了。她的《旅德生活十五年--我的視覺日記》的出版,曾在海峽兩岸引發(fā)一陣\"王小慧熱\"。從她的人生鏡頭中,我們感悟并感動著。尤使我們難忘的,是1991年那場突發(fā)的車禍,丈夫因之故去,而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王小慧以一種澄靜的美得幾至極致的方式表達(dá)了自己的感情。那宣紙上的一百個唇印的悲美,顯現(xiàn)于這樣一次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卻又似乎喻示著生的情懷。生與死的界限,在此已經(jīng)泯卻。生命因靈魂的恒在而不再拘泥于任一存在狀態(tài)了。幾年之后,當(dāng)王小慧以一種近乎瘋狂的工作狀態(tài)拍攝起花卉時,這種融通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來,花的恒在的靈魂成為其表達(dá)的方式。因此,王小慧的花卉,是以它們的靈魂成相的,\"花之靈\"即是\"花之相\"。
在這里,我們無法過多地評價王小慧的攝影技巧,任何外在的、機械的、技術(shù)的成因,移到這些花影上來,都好像有那么些枯澀。這花影是由直覺而來的,它展示著生命的斑斕與原始的沖動;然而又不僅僅是直覺的,它超越了純粹的形式與色彩,而進(jìn)入一種詩性的、形而上的表達(dá)。王小慧的花是異化了的,我們似乎很難從她的花卉攝影中辨認(rèn)出花卉們的原來形態(tài),卻又似乎很容易讀解由之所映射出來的意蘊。每一幅花影的意蘊亦不是惟一的、固定的,因為花的每一種樣態(tài),都已經(jīng)被置放在生命的歷程之中了,它的意蘊隨著生命的流動而不斷移易著,即使同一個人,從中讀出的都會隨之往復(fù)流動。曾有評論家將王小慧的花卉攝影論為是\"瞬間形態(tài)變異之后的重構(gòu)\",從攝影的角度而言固然貼切,然而這樣的\"變異\"與\"重構(gòu)\"卻并非是故意而為,在這流動的\"花之靈\"當(dāng)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種渾然。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王小慧也是在\"葬花\",卻并非以一種悲情的方式。
這本\"花之靈\"系列,匯集了王小慧1999年以來所拍攝的花影100余幅,這是王小慧在國內(nèi)出版的第一本專題攝影畫冊。不可否認(rèn)這些花影的美,但我們似乎又很難單單地用\"美\"來概括它們。作者將它們分為三個章節(jié),可以看出這每個部分都是有著一定的主題的,而闕如的標(biāo)題,似乎又在提示著些什么。隱隱約約地,在書頁的空白處,會出現(xiàn)一段王小慧的話,這些話無關(guān)畫面,卻又好像有所企圖。所有這些,或許都在告誡我們,在這本書里,任何文字都要\"臣服\"于這\"花之靈\"。
《王小慧觀念攝影系列作品集:花之靈》 王小慧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6 定價:8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