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和薩馬蘭奇
何振梁的智慧與勤奮得到了國際體育界的推崇。1978年,薩馬蘭奇第一次訪問中國,當時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還未恢復;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也剛剛打開。為了讓中國早日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經何先生積極斡旋,促使身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薩馬蘭奇四處奔走,說服歐洲國家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接受中國奧委會。1979年,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終于恢復。何振梁和薩翁的心愿也得以圓滿了結。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又是他積極工作,終于促成了海峽兩岸體育健兒同時出現在賽場的情景。薩馬蘭奇無比驕傲地說“國際奧委會是世界上惟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臺北地區(qū)兩個會員并存的國際組織。”他的出色工作深受薩馬蘭奇的贊賞。1981年,在薩馬蘭奇的力薦下,52歲的國家體委副主任何振梁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薩馬蘭奇把自己的一枚奧林匹克五環(huán)金質別針別在何振梁的衣襟上,然后高興地握著何振梁的手說:“國際奧委會與中國奧委會之間的合作,將會由于你而大大加強,并且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989年,何振梁以全票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為在國際奧委會里擔任重要職務的第一位中國人。像他這樣在短時間內連續(xù)“三級跳”的委員在國際奧委會內是不多見的。這也是中國人的光榮。
支持薩翁度危機
1998年底發(fā)生了一場震撼國際奧委會的強烈“地震”。事情是由美國鹽湖城在申辦2002年冬季奧運會的激烈競爭中使用的不正當的拉票手段被曝光引起的。以美國為主的輿論利用這一丑聞,對國際奧委會和薩馬蘭奇主席展開了鋪天蓋地的攻擊。國際奧委會的形象受到嚴重玷污。一時間“黑云壓城城欲摧”,國際奧委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對此,薩馬蘭奇一度心灰意冷,萌生引退之意。何振梁于1月27日連續(xù)發(fā)傳真給薩馬蘭奇,為他鼓氣,指出只有他才能領導國際奧委會走出困境。因為何振梁清楚地知道,如果薩馬蘭奇辭職,國際奧委會內部必然引發(fā)一場爭奪“王位”之戰(zhàn),從而無法團結一致應付外界的壓力,國際奧委會必然垮臺。何振梁告訴薩馬蘭奇“暴風雨中才知道舵手的價值,我堅決同你站在一起,全力支持你重振國際奧委會的威信?!?/p>
1999年5月5日,薩馬蘭奇公布了“國際奧委會2000”委員會的新成員,重新聚合了力量。何振梁在一次發(fā)言中也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普遍性原則的重要性,批評了國際奧委會以往對此原則的忽視。6月上旬,在漢城召開了國際奧委會第109次全會。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薩馬蘭奇主席滿意地說:“波濤洶涌的潮水已經過去,現在又是平靜的海面了?!?/p>
敢捋老美的虎須
鹽湖城丑聞爆發(fā)后的1999年6月1日,“國際奧委會2000”委員會舉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和工作小組會議。2日上午大會發(fā)言談到與政府間關系時,何振梁點名批評了美國參議員麥凱恩。他指出,體育組織應該與政府合作,但政府應尊重體育組織的自治。他還用美國人的話來批評麥凱恩。何振梁說:“當聽到消息說,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要求國際奧委會每月向它報告工作時,我很震驚。美國一位教授魯卡斯說:‘麥凱恩參議員對奧運會的知識,一張33美分的郵票背面完全可以寫得下。’如果允許政客們有任何即使是最小的機會來影響奧林匹克運動,運動會將在21世紀20年代前死亡?!彼陌l(fā)言贏得了會場的熱烈鼓掌,成為這次會議上惟一一個獲得鼓掌的發(fā)言?;粮駥握窳赫f:“我不想同中國朋友爭論,但我想說,麥凱恩是個好人,但對奧運會了解不多?!焙握窳捍鸬溃骸澳敲淳驼埬惆言谶@里了解的情況轉告他吧!”當時好幾個委員走過來對何振梁說:“你說出了大家想說而未說出來的話?!?/p>
何振梁教薩翁把“北京”讀得字正腔圓
人們至今仍難以忘記,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后,何振梁眼含熱淚與排著隊上前祝賀的國際奧委會委員逐個握手、擁抱,輕拍對方的后背,感謝老朋友,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而當中國臺北委員吳經國含著淚水走過來與何振梁擁抱,并說“中國人最高興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時,何振梁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72歲的何振梁說:“北京拿到了奧運會舉辦權,我這輩子就沒有遺憾了?!?/p>
薩馬蘭奇在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權投票結果時,“北京”兩個字讀得很標準。這也應歸功于何振梁先生。
何振梁先生如今回憶起那段小插曲,仍然非常激動。他說,那天,薩馬蘭奇先生突然造訪他,說他的中文發(fā)音不夠準確,希望何先生教教他。熟悉多國語言的何先生意識到,薩馬蘭奇是在為宣布結果作準備,他便立即用薩馬蘭奇先生的母語西班牙文按“北京”的發(fā)音標明字母,并當場給他示范,讓薩馬蘭奇重復,果然效果很好。經薩馬蘭奇多次練習,后來他在宣布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投票結果時,終于將“北京”兩個字讀得字正腔圓。
在“7.13”申奧現場的發(fā)言
各位委員們:無論你們今天作出什么樣的選擇都將創(chuàng)造歷史,但只有一種決定能改變歷史,你們今天的決定促進世界和中國的友誼,從而為全人類造福。將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參加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從那時起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奧運精神,和祖國的許多同胞一樣,奧運的價值是不變的。她的圣火照亮人類共同的前進道路。
多年來,中國人民對于奧林匹克理想不懈追求;就像你們的奧林匹克信仰一樣毫不動搖。在我的職業(yè)生涯當中,我希望奧林匹克進入中國,讓我的祖國和人民體驗奧林匹克夢想永恒的魅力。選擇北京,你們將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將奧運會帶入擁有世界1/5人口的國家,讓他們有機會用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奉獻精神為奧林匹克服務。你們今天的決定,將瞬間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數十億人民將注視到奧林匹克運動未來的方向。你們所傳遞的信息將意味著一個全球團結的新世紀的開始。如果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榮譽能夠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們保證:7年后的北京,會讓你們?yōu)榻裉斓臎Q定而自豪。謝謝!
為毛澤東、周恩來做翻譯
有人曾問:“在決定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的關鍵時刻,擔任陳述司儀的何振梁先生為何有如此動情的言詞、漂亮的法語和優(yōu)雅的風度的呢?”其實,這同何振梁的經歷和修養(yǎng)有關。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何振梁就在中國的外交舞臺上展示了他的才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做過偉人毛澤東、周恩來的翻譯。
1938年,何振梁一家搬到上海法租界,他轉到離家近的中法學校就讀。好學勤勉的何振梁在上初級班時就跳過三次班。7年的刻苦學習為他日后的法語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隨后,他經過深造又精通了英語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語言。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年輕的何振梁以其嫻熟的外語,不僅擔任了意大利共產黨代表團的翻譯,而且還受到了毛澤東的關注。有一次翻譯結束后,毛澤東特地同他親切地交談起來。毛澤東問他:“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何振梁立即回答:“報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澤東又問他名字怎么寫,何振梁回答說:“振作精神的‘振’,棟梁的‘梁’?!泵飨吲d地說:“啊,振作精神,很好!”
正是他與毛澤東的這次交談,使他與這位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后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在接見外賓時的法語翻譯,大多由何振梁擔任。不僅如此,毛澤東還把何振梁介紹給周恩來總理,以至后來他有機會多次以翻譯的身份隨周恩來出國訪問。他長期在領袖身邊耳濡目染,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不僅從周恩來身上學到了許多的翻譯技巧,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了自己的敬業(yè)精神,而且結識了一大批歐洲朋友。這也正是何振梁為什么會有那么高的語言和禮儀修養(yǎng),為什么法語說得那么漂亮的由來。至今回憶和領袖們相處的日子,何振梁仍深感激動。
《楊瀾訪談錄:第五輯》楊瀾等編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2.6 定價:1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