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軍
竹影搖風的夏夜,燈下翻閱《知堂文集》,讀到有關(guān)日本茶漬泡飯的文字,說及日本人喜用熱茶淘飯,名曰“茶漬”。若以腌菜或澤庵黃土蘿卜佐之,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味云云。讀來頗感親切。因為它喚起了我對那已日漸久違的茶漬泡飯的回味。
日本人自古喜好飲茶,也把茶汁引入烹調(diào)中,茶漬泡飯就是其中一例。茶漬泡飯,日語漢字寫作“御茶漬”,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清茶淡飯。其做法通常是:用白天或晚上吃剩的冷飯,加上精鹽、“味素”(一種以鰹魚即廈門人所謂鉛錘魚熏烤晾曬后制成的魚粉調(diào)味料)、胡椒、海苔絲等調(diào)味料,再煎壺熱茶沖泡而食的粥類食品(汪曾祺稱之為“茶粥”,頗貼切),可作宵夜或早餐,雖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美餐,卻也簡素清淡,別具一番風味。尤其是當那熱茶沖泡后蒸騰而起的混合著米飯、海苔、茶汁清香的獨特氣息更是催人食欲,令人常食不厭。據(jù)說,這種茶漬泡飯傳自古代僧坊寺廟:山門冷落、寒夜苦長、青燈黃卷的和尚難耐饑腸轆轆,便以白天剩飯、泡熱苦茶啜而食之,既充饑抗寒,又提神醒腦,也免去炊事的麻煩,可謂一舉數(shù)得。此后這種僧家食法漸漸傳入民間,如今已成為日本普通百姓家居旅行的日常食品了。
茶漬泡飯,令我難忘。在東渡扶桑勤工儉學的日子里,我也和它結(jié)下不解之緣。剛到日本時,奔波于上學與打工的途中,忙亂之際我常以茶漬泡飯打發(fā)正餐。攻讀應考之夜,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茶漬泡飯在手,啜而食之,是我寒窗夜讀時的美味佳肴??途赢悋蓍芟?,逢冷熱病痛,食欲懨懨時,無論是住院還是獨守宿舍,也總是靠茶漬泡飯進食充饑……茶漬泡飯是我青春時代奮發(fā)圖強的難忘“美食”,回想起它,至今我心里充滿了感奮。
古話云:“清茶淡飯最有味,咬得苦菜根,百事可成?!比杖诊劯署惙剩F奢極欲,對一個有所追求的人來說,意思不大。耐得了清茶淡飯的日子,不以為苦,“并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乃是人生的一點小小訓練”(周作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