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xí)慣將保衛(wèi)祖國的人民解放軍譽為\"鋼鐵長城\"。在歷史上,最早將軍隊比喻為萬里長城的卻是1500多年前的著名將領(lǐng)檀道濟。
據(jù)《宋書》和《資治通鑒》記載:檀道濟一生征戰(zhàn),所率軍隊常常使敵軍聞風(fēng)喪膽。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他率兵攻打北魏,糧盡退兵,北魏軍隊也不敢追趕。因檀道濟功勛卓著,官至司空、都督、刺史等職,這引起了宋文帝(劉義隆)之寵臣劉湛以及宋文帝的弟弟劉義康的妒忌。他們力勸宋文帝召檀道濟入朝,并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檀道濟關(guān)押起來。
昏庸的宋文帝聽信讒言,于元嘉十三年殺死了檀道濟和他的兒子。檀道濟臨刑時,投幘(古代的一種頭巾)于地憤怒地說:\"乃壞汝萬里長城!\"意思是說這是你破壞了自己的萬里長城。
北魏人獲悉南宋這位能征善戰(zhàn)的名將被殺,便毫無顧忌地派兵伐宋,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10萬步騎直逼宋都建康(南京)城下。
直至岌岌可危之際,宋文帝站在建康的石頭城上,很感慨地說:\"如果檀道濟還活著的話,就不會讓敵軍驕橫到這種地步。\"他這才意識到軍隊如萬里長城一樣重要。自此,便有了把軍隊喻為長城的說法。
(李世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