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文選》(《明清八大家文選叢書》之一)近日由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由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謝飄云、閔定慶進行選注評點,蘇州大學王英志教授精心策劃。在叢書策劃醞釀的過程中,研究明清古文的國學大師、主編錢仲聯(lián)先生,將目光鎖定“不立宗派的大家”龔自珍,將他與劉基、歸有光、王世貞、顧炎武、姚鼐、張惠言、曾國藩并稱為“明清八大家”,真可謂獨具慧眼。
為了使入選作品能全面、準確地反映龔自珍散文的成就、風格與特色,在每篇散文的正文后介紹出處,然后以“題解”簡介此文的寫作時間、緣起、背景,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等,附帶注釋文題中的難點?!白⑨尅眱?nèi)容包括人名、地名、時間、職官、器物等解釋,引文出處等的說明,以及生僻詞語的漢語拼音。讀過此書的主要內(nèi)容,還有很精彩的一塊——“評點”。選注者結(jié)合每篇文章著重評點其寫作藝術(shù)特色,畫龍點睛,以此反映龔自珍散文的藝術(shù)魅力。書后還附錄了關(guān)于龔自珍的傳記資料、評論資料,使讀者能深入了解并加以研究。
龔自珍,是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qū),又是近代文學史上經(jīng)史兼長、文辭特多創(chuàng)新、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卓越的散文家。他是清代考據(jù)家段玉裁的外孫,家學淵源,故有所自,加上其坎坷的人生閱歷,造就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優(yōu)秀散文。
其政論文抨擊時弊文筆犀利,鋒芒畢露。他入世更深,但對黑暗社會深惡痛絕,在《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尊隱》等文中,其戰(zhàn)斗矛頭直指腐朽黑暗的社會。他憂世憂民,至性熱腸,“憂思”意識成為他情感世界的重頭情結(jié)。他議論政治,把學術(shù)與政治統(tǒng)一起來,形成“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的觀點。他的散文常常對清代官吏寡廉鮮恥、飛揚跋扈的嘴臉毫不留情地加以鞭笞,文筆之老辣、筆鋒之深刻,引起維護舊制度的幕僚們的忌恨,以至他在《乙亥雜詩》中回憶道:“常州莊四能憐我,勸我狂刪乙丙文”。27歲中舉以后,他滿懷壯志欲在政治舞臺上顯示身手。在京城的20年間,他積極評論時局,提出改革方案,尤其在《壬癸之際胎觀》、《古史鉤沉論》、《西域置行省議》等政論文中,考經(jīng)釋文,研究史實典章和邊疆防務(wù),“議論軍國,臧否政事”,縱橫扌卑闔,鋪張揚厲。
龔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尊重人才、尊重個性的人才觀新意迭出,在散文中尤為彰顯?!端蜌J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病梅館記》、《與人箋五》等文章,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感憤激奮之士被專制統(tǒng)治者以“瑣屑牽制之術(shù)”“約束之,羈縻之”,“遏其生氣”,有識之士不能“行政道而唯吾意所欲為”,并將梅和人才的解放結(jié)合起來,大膽提出“療之、縱之、順之”的方案,要“毀其盆”、“解其棕縛”,其中的思想內(nèi)涵深可玩味。
龔自珍散文不僅在思想內(nèi)容上以“深湛之思”“幽渺奇瑰”著稱,其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亦別具一格。錢鐘書稱贊定庵為“瑰麗悱郁之才”,《清史列傳》譽“自珍之文如徂徠(石介)新甫(王安石)”,“蓋一代文字之雄”。龔自珍的駢體文奇崛深懿,援引典故左右逢源,其神話般的浪漫筆調(diào)汪洋瀟灑,如《尊隱》、《宥情》、《記王隱君》等;其寓言式的思辨亦莊亦諧,如“三捕”、《病梅館記》等;其刻畫人物心態(tài)栩栩如生,如《吳之癯》、《杭大宗逸事狀》、《書葉機》、《王仲瞿墓表銘》等;其游記類文筆物我交融,如《說京師翠微山》、《說昌平州》、《說天壽山》、《說居庸關(guān)》、《說張家口》等“京郊五說”和《冷石軒記》等。不管是長篇宏論還是小品,無論是單篇還是組論,其散文均體現(xiàn)了體情察物,寓蘊意于平凡事物,化警策為風發(fā)議論。
龔自珍的狂放灑脫、不拘一格、卓然不群的個性,“喜發(fā)經(jīng)世之論”“每與當世改忤”,被頑固的守舊派視為異端。然而,他的散文卻開創(chuàng)了近代散文的“慷慨論天下事”之新風,以至到了晚清,出現(xiàn)“文章講龔自珍,經(jīng)濟講王安石”的現(xiàn)象,“清自光緒維新以后,政治學術(shù)為之丕變,文人作風亦為之丕變”,“其雖為政論而又長于古文者,則推康有為與嚴復二人”,康有為的詩文“實得力于龔自珍”(陳柱《中國散文史》)。龔自珍的散文打破了傳統(tǒng)散文的束縛,“桐城古文義法,至自珍已盡破藩籬,為文橫恣透快,霸才已甚”,其影響真正震撼了晚清文壇。
《龔自珍文選》的出版,使我們不僅了解龔自珍其人,品味龔自珍其文,而且可以欣賞龔自珍其才,深思龔自珍其位。相信廣大讀者只要認真讀過此書,定會對龔自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龔自珍文選》錢仲聯(lián)主編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1.9定價: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