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雪梅
這是一本令人振奮的、充滿生命之記憶的書,一冊在手,可以使人們觸及到歲月中已經(jīng)消逝的令人懷念的那些微小的情緒、微小的閃光、微小的驚奇和莫大的喜悅。只要讀讀封面的題語:“我,沉浸在美好世界的昏暗中,感受著微涼世界所帶來的往日回憶的溫曖”。讀讀它的題目:《時光中的鐵獅子墳》。我們就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了。
《時光中的鐵獅子墳》是北京師范大學20年來(1980~2000)的學生創(chuàng)作精品結(jié)集。分為小說、散文和詩歌三部分。無論在哪一部分中,我都讀到了頗有新意的作品。司美娟的小說《插翅》處理的是愛情題材,而指向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孤立,揭示出“生比死更痛苦的”的人類亙在的悲劇境遇,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青春感情小說的界限,而進入了生命的底層,讀來有震懾人心之感。黎光的《蝴蝶的尖叫》則是一部具有打擊力的殘酷作品,也最見其才情。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處理得干凈、冷靜。在交代女主人公時,作者寫道:“她轉(zhuǎn)過身來,遠遠看到大墻鏡中映出的只是空曠,其中渺小的自己很遙遠?!倍潭痰囊痪湓捓锞透F盡了世界和她的命運——當女主人公默默念著:“我忽然感到異常快樂。/蝴蝶飛向藍天。/我感到異??鞓贰碧鴺亲詺⒘耍饷摿?,而樓下的世界依舊漠然地轉(zhuǎn)動。這樣一種對生存的絕望,使我恍恍然,仿佛置身的不是熱鬧的人間世界,而是廢墟和荒原。
散文是貼近學生心靈的藝術形式,所以本書中的散文最為多樣,所發(fā)掘的領域也最為寬廣、更為深入,洋溢著一種對世界、對生活積極的探索、詢問和體悟。其中有對日常生活的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有時候,我想,家的部分感覺就是靠和這些瑣碎的事、平凡的人的緊緊聯(lián)系營造出來的,而母親是最核心的部分(楊榮《胡同》)”。有從父親的身上瞅見了生活的嚴酷和真實:“就在這樣的冬天,我知道了生活的真相是怎樣讓美人魚的眼淚變成珍珠;知道生活的沉重是怎樣讓賣火柴的小女孩劃著火光照不亮一個晦暗的夢;知道了生活艱辛是如何將一個‘知識分子壓成一個徹底的‘苦力(趙基旺《我“風流”的父親》)”……
詩歌,不能不說到詩歌。在這個時代里,晦澀、缺乏靈性的詩歌已經(jīng)使詩歌聲名狼藉,成了過街老鼠。但是收在這里的大多數(shù)詩歌卻是令人驚奇,簡單而干凈的。簡單在這里并不是兌水的大白話,而是一種凝聚的力量,直透人心的尖銳的力量。像這樣的句子:
我活著,在人海中像一粒沙子,
對于他們我已經(jīng)消失。
我只對于我活著,
我只是一個被迫之物,
在生活的機器上碾壓成我。
多么干脆利落,直截了當!使我對詩歌的麻木記憶受到了強烈刺激,不由停下來諦聽他們發(fā)出的靈性之聲。
不能不說,這些作品激起了我對青春、藝術、生活和激情的記憶,不斷地在我面前生成了一個個個性的心靈世界。還是再重復一遍吧:這的確是一本令人振奮的、充滿生活的記憶的書。
“高校文學經(jīng)典讀本叢書”(6卷)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12每卷定價:16.00元
《影子的素描》(北京大學卷)
《櫻花樹下的家》(武漢大學卷)
《在沖撞中棲身》(清華大學卷)
《棲霞的深入》(南京大學卷)
《鳥是前輩們的腳印》(復旦大學卷)
《時光中的鐵獅子墳》(北京師范大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