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鄭 理
我同史樹青老先生相識雖然已近30年,但是從來沒有寫過介紹他的文字,因為史老太忙,沒時間長談。眾所周知,史老不僅是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還是國內(nèi)少有的幾個頂尖級的文物鑒定權威。在盛世文物的今天,他終日忙得不可開交,很難靜下來好好聊聊有關自己鑒定與收藏的軼聞趣事。終于有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相約在北京西山八大處一家別墅里小住幾天。
2000年7月12日下午,史老先生在夫人夏老師的陪同下,與我如約相見。
我早就聽說過,讓史老精神振奮起來最有效的法子,就是給他看老古董,尤其是古老的名人字畫。史老剛坐下,還沒顧得上喝茶,我便從隨身帶的書包里取出一本題簽為《吳偉業(yè)山水》的冊頁,說:“史老,請您看看這本老冊頁,鑒定一下真?zhèn)??!闭娼徐`,史老一看到這本破舊不堪的冊頁,如同打了一針興奮劑,精神立刻振作起來。他把冊頁貼近眼睛,仔細瞧了又瞧?!斑@畫畫得好,畫得好。”史老一邊看一邊高興地說,“不過這不是吳偉業(yè)畫的,是他同時代的人畫的?!钡人赐炅藘皂摰淖詈笠豁摚行吲d地說:“最后落款吳偉業(yè),不好。要是沒有這落款就好了。有人想冒充吳偉業(yè),而風格又同吳偉業(yè)大不一樣,結果不是畫龍點睛,而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近年國內(nèi)外興起一股研究吳梅村(偉業(yè))詩的熱潮,對其書畫,亦出現(xiàn)偽品?!?/p>
史老的精神頓時來了。接著我又找出一本題簽為《彭澤詩求放心齋選鈔》的冊頁,請他過目。史老邊看邊說:“這字寫得有功夫,好,這是耘瓶居士翰林藍云屏寫的陶淵明的詩,是他在大連休養(yǎng)的時候寫的,你看,落款是‘己巳孟秋之初書于大連溫泉求放心齋,用的還是日本冊頁,好好收藏,經(jīng)常拿出來看看,對讀陶詩和欣賞藍云屏書法很有意思。藍氏原名文錦,字云屏,陜西西鄉(xiāng)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翰林,民國時期以字行?!?/p>
我驚奇的說:“史老,你的眼睛可真夠厲害的呀!”
“我的工作,靠的就是眼睛。”史老說,“書畫鑒定,目前還是以眼睛看為主,這叫‘眼學。通過眼睛,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這種‘眼學,實際上是經(jīng)驗長期積累的結果。搞鑒定,光看書不成,要多看實物??磳嵨锏臅r候,不能停留在只看看而已,比如看書畫,要注意研究其時代特征、藝術風格、筆墨特點、創(chuàng)作時間、題款、印鑒、題跋等等。這叫眼的學問。”
說起眼的學問,史老的話可就多起來了。他說:“中國書畫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語言,是極為豐富的,并且具有可讀性,能激發(fā)人們的情緒、靈感。眼睛有大學問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體會到字面、畫面背后不曾表現(xiàn)出來的內(nèi)涵。眼睛缺少學問的人,最容易‘打眼。有眼力有學問者,不論是逛舊貨市場,還是逛文物商店,都會有‘漏可‘撿。”
史先生祖籍河北,他個頭不算高,滿頭銀發(fā),一雙小而透徹的眼睛,總是瞇瞇笑著,看上去樸實、精神,且慈祥可親。他愛讀書,不注重穿戴。史老從來不穿西裝,平日總是布衣、布褲、布鞋,總是粗茶淡飯。他和夫人來到京郊西山別墅時,賓館老總特為他安排的是豪華套間,可是不管怎么勸說,他堅決不住,一再聲明:“住在里面不習慣,睡不好覺。不管到哪里,我都是習慣住標準間,挺好?!庇腥苏f他是個跟不上時代,不會享福的“倔老頭?!彼匮哉f:“有福之人方談書?!庇终f:“讀書是福!”
這個“倔老頭”從小酷愛書畫藝術,特別喜歡跟舊字畫、舊圖書、老古董打交道。解放前,他在北平讀小學的時候,星期天經(jīng)常跟著父親游琉璃廠,看父親如何買書畫,聽大人講評書畫。以后,他在琉璃廠附近的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讀書,來琉璃廠更勤了,每逢星期日,每到學校放假,父親更是常帶著他逛琉璃廠,遇有書畫可心之品,便購之而歸。小小的史樹青對書籍、字畫便有了一種特殊的愛好,所以,即使碰上父親有別的事不能帶他逛琉璃廠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在琉璃廠來回地看,遇上他認為比較少見的版本書、字畫什么的,只要身上有錢,他就買了帶回家,請父親再鑒定一番。由于他真的“撿”了“漏”,父親一再稱贊他“好眼力”。就這樣,日積月累,在鑒定字畫、書籍版本等方面,他中學還未畢業(yè)的時候就已經(jīng)小有名氣了。后來,有些書畫鑒定大家時常請他做自己的助手。正月初一到十五,各地字畫商到琉璃廠賣畫。那個時候,也像今天的舊貨市場一樣,假字畫多得很。在眾多的假字畫中也常夾有明清字畫真跡。談起昔日的琉璃廠,史老總是感慨吟誦詩人李虹若詩:“唐宋元明件件陳,滿墻字畫盡名人。由來俱是搗持貨,不必追究問假真?!笔防嫌盅a充道:“可這里也真的藏有一些好東西,有‘漏可‘撿。有人就從中購得元人名跡,我從中購得多幅明清名家真跡?!笔废壬钪说?,全在個人鑒別眼力的高低。他曾在解放前的琉璃廠購得一件清末抗日愛國將領邱逢甲的自制詩軸。一直到現(xiàn)在,邱將軍的真跡,目前在大陸和臺灣只發(fā)現(xiàn)這么一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手跡越來越顯得珍貴。史先生是“撿漏”,買的時候很便宜,只花了幾毛錢。195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需要這方面的文物陳列。他分文不取地獻給了中國歷史博物館。
1941年,18歲的史樹青高中畢業(yè)時,班主任老師、著名書畫鑒定家張鴻來曾題詩二首贈送他,詩中一首有“書畫常教老眼花,鑒藏年少獨名家”之句。
史老先生最喜歡藏書,其齋號為“竹影書屋”,齋額是葉恭綽給他寫的。史老經(jīng)常用的一枚引首章是“幾士居”,意思是說“我們家里有幾個讀書人”。史老除喜歡收藏各種版本書籍外,對收藏古硯興趣也頗濃。由于他收藏了一方極為名貴的宋代琴式硯,特地又將自己的書屋取名“宋琴硯齋”。
史老解釋說:“藏書,主要是指古書線裝書?!彼谥v課時還說:“在座的各位,能經(jīng)常到書店走走,太好啦。不去卡拉OK廳,到書店走走,到琉璃廠看看,這是高雅的活動。有空就到書店看看有什么好書,碰到可心的書就買幾本回來,用的時候就方便多了。過去有些賣書人也不簡單,書店經(jīng)理大都是版本學家。買和賣書都長學問。從前,琉璃廠有家書店叫《通學齋》,經(jīng)理是孫殿起(已故)。他寫了本書叫《販書偶記》和《續(xù)記》,非常好,后面帶索引,太方便啦!這書是一部十分完備的‘清史藝文志。我的老師陳垣先生說過,‘琉璃廠賣書的都是我的老師,尤其是孫殿起先生。我研究古籍問題多向他請教。他是個活的資料庫。今天書店的業(yè)務人員應該向他學習?!?/p>
史老的屋,從地面到屋頂全是書,“縱橫四面書為城”。史老同書有著不解之緣,“無事不出門,有錢就買書”,這是他幾十年來的習慣。天下最便宜的事,莫過于有錢就買書;天下最讓人愉快的事,莫過于有空就讀書。這是史老最為深切的體會。他說:“現(xiàn)在人的著作,就是現(xiàn)在人研究的成果。古人的著作,就是古人遺留給我們的成果。都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十元幾十元,太值得了。作者把自己多年,甚至把自己一生的經(jīng)驗教訓都寫在書里了,我們花個十幾元幾十元就把人家一生的經(jīng)驗給買下來了,終身受益,是件多么便宜,多么好的事呀!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有長進。所以說,讀書是件最快活、最舒心的事?!?/p>
史老同書籍最有緣分,曾賦《書緣十詠》十首:買書、讀書、曝書、抄書、校書、藏書、著書、檢書、賞書、評書。
史老的藏書,最引人注目的是成函套的古代線裝書,如同古代城墻。史老藏書不是為藏書而藏書,是為了讀書、用書而藏書。他說:“我的家里就是書多,生活在這個‘縱橫四面書為城的‘書城里太舒適了,等于我把那么多的古今名家學者都請到家里來對話。這有多美,多好呀!”說起他的書屋,史老特別興奮。老伴把他譽為“書蟲”。因為史老“有錢就買書,無事不出門,”總是喜歡一個人關在“書城”里“吃書”。
改革開放以后,出版社、報社如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出的書也自然多了起來,可謂浩如煙海。有些書,是必須細讀的;有些書,不能不讀,但也沒有必要細讀。史老把藏書分為兩大類,一類書,必須逐字逐句認真細讀,像《史記》、《漢書》、唐宋文章等。即便是清人文章,有時只瀏覽也不行,走馬觀花地讀更不行。讀書讀到不懂的時候,要查有關索引,查辭典,查字典,查工具書。古典文字,不逐字逐句地讀不成,年紀大的人讀書,不查工具書也不成。史老當年去過周恩來總理辦公室,發(fā)現(xiàn)在總理的書架上除專業(yè)書以外,辭海、辭源、地圖、年表一應具備。
另一類書,概括地讀就可以了。因為當代社會,是信息越來越多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社會,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在一天的時間里,除了讀書,還要看電視、看報紙,還要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上網(wǎng)了還要看看網(wǎng)上的信息。這么以來,也就沒更多的時間讀書了。不過,概括地讀,也得把迫切需要的最基本的一些東西讀清楚。孟子說:“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因此,對作者的簡史、簡歷,有哪些代表作,作品的時代背景,必須知道。為了解決讀書疑難,應該找書去查,現(xiàn)在有很方便的專業(yè)工具書,必須充分利用。因此,對出版動態(tài),新書目錄,尤其各類工具書的目錄,都得恰如其分地知道,這叫“會讀書”。
史老反對藏書不讀。他說,有人把書往書架上一放了事,成了插架子書,這是很不好的,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讀。
讀書通常要先看序言和跋語。圖書講序跋,字畫講題跋。序是作者或朋友作的,主要是介紹書的內(nèi)容。跋是作者本人或晚輩編書時,向讀者的說明。除了看序跋外,還要看全書的目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其書中之為我所需者。
最后,史老告訴我,他在為學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實用知識辭典》題的一首小詩云:
辭源字典各專名,
解惑釋疑集大成。
舊學商量宜邃密,
新知培養(yǎng)在躬行。
毫無疑問,像史老先生這樣的學術權威,在那個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中,準是重點批斗對象。
文化大革命中,他多次被批斗。其中有一條罪狀就是“反動權威史樹青是個‘三開干部”。何謂“三開”呢?是說他業(yè)務掛帥,不突出政治。在日本時期,吃得開;國民黨時期,依然吃得開;到了共產(chǎn)黨時代,他更是吃得開。于是,造反派貼出了大字報《堅決打倒老三開》。
史老是輔仁大學的高材生,同王光美是同學。畢業(yè)時,照片在同冊年刊里。造反派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說什么史樹青同王光美一起照過相。為此,歷博的造反派組織聯(lián)合起來召開專題批判會,徹底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史樹青同大叛徒、大內(nèi)奸、大工賊的老婆,狗特務×××合影留念”。開完批斗會,造反派命令史老交出他同王的合影照片。他老老實實地把畢業(yè)時許多同學的合影照片交了出來。造反派不干,史老說:“我從來就沒有同×××同志在一起單獨照過相,你們非要我拿,我也沒有辦法補照呀!”文革結束后,王光美見到史先生,深情地說:“我們都是劫后余生。”原輔仁大學成立校友會時,王光美當選為會長,王光英、史樹青當選為名譽會長。
文革開始后,史老家里的許多東西(主要是古書等)被造反派抄走。落實查抄政策的時候,北京市查抄辦公室通知單位,叫史先生去領被抄走的圖書。不讓史先生自己去領,由單位政工組派人去代他領。結果,他們領回來后,堆在一間屋里,再通知史老去取。史先生到了屋里一看,抄走他一千多冊圖書,領回來的這部分書,基本上不是他的,而且,被抄走的一些宋版書,都沒有退回來。史老不領。政工組的負責同志告訴他:“既然已經(jīng)領回來了,是你的不是你的,你都拿回去,這叫‘落實政策?!笔防险f:“我那些宋版書都沒有退回來,怎么辦?”政工組長回答說:“宋版書一本二元,作了價,我們領回了價款,有收據(jù),善本書不退給個人?!彼麄兊睦碛墒恰痢痢劣兄甘荆哼@樣的圖書,應該歸國家保存。既然國家需要,史老也沒有什么可說的,總共折價退給他80多塊錢。另外抄走的書畫墨跡,僅對聯(lián)就數(shù)百幅。碑帖拓本未被抄沒,現(xiàn)在他家中藏有碑帖近一千余種,包括大量的漢碑魏碑。
史老已經(jīng)近80歲了,如今還堅持天天到中國歷史博物館上班。他忙于上班,忙于接待,忙于文物鑒定。他成了倍受人們歡迎的大忙人。由他和別人合作的大部頭著作等身,其中有《中國百科全書·文物卷》、《中國文物精華大全》、《中國文物精品鑒賞集》、《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樓蘭文書殘紙》、《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瑰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書法大觀》、《中華文明之光》、《書畫鑒真》等等。目前還有《鑒古一得》、《書畫過目從考》、《金石書法題跋集》、《詩詞集》四部專著正在出版中,很快就會同讀者見面。
(未完待續(xù)) 責編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