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彥
記得10年前,我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被分配到小學教五年級的語文課。
那節(jié)課上,我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讓一個平時成績很差的學生回答,旨在鼓勵他樹立自信心。誰知他吭哧了半天,臉憋得通紅,也沒答出個所以然來。我長嘆一聲,以“同情”的目光看著他,然后用挖苦的語氣對他說:“快坐下吧,看把你累的!”沒想到,他的回答讓我感到吃驚?!袄蠋煟也焕?。”那稚氣的臉上布滿了受寵若驚的感激。
這溫柔的迎頭一棒,一下子把我打懵了。憑心而論,我當時寧愿他能聽出我是在奚落、挖苦他,因此而惱恨我,可他偏偏沒有聽出來,還把我惡意的語言當做對自己的關(guān)懷和愛護!那一刻,我竟有些不知所措,無法面對他那雙單純的眼睛,無法面對他那張白紙一樣透明的心靈。
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了,但至今想起來仍歷歷在目,不時刺痛著我的心。這件事給我的教益足可以讓我受用一生。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師生之間也不例外。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能凌駕于學生的人格之上。小學生年齡小,思想單純,在他們心目中老師就是“天”!這份純真的感情值得每一個為人師者珍惜。
那節(jié)課以后,我深深懂得了:童心如玉,褻瀆不得;童心如花,踐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