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榮軍醫(yī)院 (271000)
關鍵詞 肩周炎 推拿治療
肩周炎故人稱\"五十肩\",中醫(yī)稱為肩凝證、漏肩風、凍結肩。是以多種原因引起的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無菌性炎癥。以肩關節(jié)疼痛、活動障礙為特點,筆者采用推拿治療肩周炎120例,經(jīng)觀察療效滿意,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20例共125肩,其中男78例,女42例;發(fā)病年齡最大76歲,最小32歲,平均54歲;發(fā)病部位左側45例,右側70例,雙側5例;病程最短5天,最長10年。多數(shù)因受涼引起,有外傷史18例,病因不詳6例?;颊呒珀P節(jié)有不同程度軟組織萎縮,肩關節(jié)前伸、外展、后伸活動均不同程度受限。
2 治療方法
令患者坐于方凳上,醫(yī)者立于肩患側。①提拿肩井法:先輕提拿肩井穴1~2遍。②松肩法:用拇指揉法、捏法、滾法于肩關節(jié)周圍,并沿肩周圍各肌群結構形態(tài)自上而下操作至腕部10~20分鐘。③點揉法:用拇指點揉于肩井、中府、缺盆、肩逹、肩逷、肩貞、天宗、曲池、合谷穴3~5分鐘。④撥筋理筋法:用一手托扶患肩肘部,另一手拇指端對攣縮肌腱、韌帶,沿其分布作垂直方向彈撥理順,彈撥后用撫摸法緩和肩部痛處。⑤搖肩法:用一手扶在患肩部起固定身體作用,另一手握患肢肘關節(jié),先將患者肩作外旋搖動5~7周,然后將患肩作內(nèi)旋搖動5~7周。⑥提拉肩關節(jié):用雙手持握患側手腕部,緩緩向上提拉肩3~5次。⑦抖肩法:雙手握住患側上肢遠端腕部,用力作連續(xù)小幅度上下抖動,后搓揉肩臂部,最后提拿肩井穴,結束手法。⑧推拿治療后,必須堅持每天兩次作肩部功能鍛煉。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癥狀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接近正常;有效:癥狀有所減輕,功能有所恢復,工作和生活仍有一定困難;無效:治療前后癥狀和功能無明顯改善。
3.2 療效評定結果 本組120例,125肩,治療時間最短6天,最長45天;治愈52肩,占41.6%;顯效38肩,占30.4%;有效34肩,占27.2%;無效1肩,占0.8%,總有效率為99.2%。
4 討論
肩關節(jié)周圍炎命名較多,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但筆者認為治療肩周炎的最好方法就是推拿治療。肩周炎為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無菌性炎癥,其病因與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勞損及退行性改變有關。其病變可累及關節(jié)周圍的肌腱和關節(jié)囊等組織,后期導致關節(jié)粘連,影響關節(jié)功能活動,肩周炎多因肩關節(jié)脫位受涼引起。推拿治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物的吸收,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的修復,可使粘連的組織炎癥消失。施術時手法要準、穩(wěn)、輕、力達其內(nèi),治療中引起的疼痛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治療后讓病人堅持進行功能鍛煉,鞏固治療效果,防止患者復發(fā)。
參 考 文 獻
中外獨特按摩技法大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