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學》曾在1998年12期上刊登一篇題為《請接受綠色禮贊》的文章,內(nèi)容是介紹吉林省農(nóng)安縣電信局長張樹森事跡的,文章的副題是“好人張樹森的故事”。我就是在編發(fā)這篇稿子時“結(jié)識”——其實是記住張樹森這位好人的。
張樹森的事跡確實太感人了:比如他收養(yǎng)棄嬰的事情;比如他十數(shù)年如一日照顧身患重病的妻子的事情;比如他發(fā)動全局職工集體收養(yǎng)下屬職工遺孤李方軻、李方緣姐妹倆的事情等等。編發(fā)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動了,雖然他在工作中的成績足可驕人,但我最感動的是他這種真正當?shù)闷稹昂萌恕狈Q譽的人格。
今夏,我因公到吉林省長春市一行,有幸見到了已調(diào)任長春通信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的張樹森和他新婚剛剛一年稍過的妻子奚春梅。
張樹森的前妻在患病多年后,雖經(jīng)多方治療和丈夫的周到照管,但還是在前年初秋去世了。妻子去世后,在子女的大力動員下,經(jīng)朋友撮合,于去年六月與奚春梅結(jié)為伉儷。
奚春梅很年輕,只有三十歲,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地方戲表演藝術家,人長得很漂亮。我發(fā)現(xiàn),奚春梅看張樹森時的眼神里總含著一種崇敬的意味,滿臉是一副幸福的樣子。為了驗證一個問題,我操起采訪般的口氣問春梅嫁張樹森到底圖個啥?她瞪起亮亮的眼睛質(zhì)問似地說:“難道你也以為我是圖錢嗎?好人就不如錢更讓人喜歡嗎?”我知道,張樹森真的沒有多少錢,他這負擔不輕的家庭加上他總是做好事,哪里能存得下錢?看著春梅赤誠明澈得天真的神情,我放心了,果然人言不虛:她確實是看上了張樹森是個好人。
張樹森,猶如一只一直在激流中搏擊的船。他說:“給別人辦了好事,幫了忙,工作干漂亮了,心里舒服?!钡鋵嵑芾?,他只是不辭辛勞,而不是不辛勞,他太應該有一個能讓他在辛勞之余得以休息的港灣了。今天,奚春梅,他的妻子滿足了他這個其實并不奢侈的需求。
春梅,我要道一聲——嫂子,照顧好我的好人大哥吧!
責任編輯 朱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