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清
1876年,達爾文自感風燭殘年,決定應德國一位編輯的約請,撰寫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及自己思想和性格的發(fā)展過程,達爾文認為,這種寫作嘗試對他來說是一種消遣,也可能使自己的子孫后代感到興趣。于是,達爾文在抱病完成《植物界的異花傳粉和自花傳粉的效果》一書以后,每天下午記寫一小時,用大約七十天的時間完成了初稿。以后又幾次作過修改和增補。可這部手稿在達爾文生前并沒有發(fā)表。
在達爾文逝世后六個月,他的兒子法朗士·達爾文把回憶錄手稿刪改、摘抄出來,改名為《自傳》,把它編印在《達爾文生平及書信集》熑卷集犞兇魑第二章,1887年初次出版。在法朗士摘抄回憶錄時,達爾文夫人愛瑪事先審看了這部手稿,她反對把其中許多有關(guān)朋友的姓名、評論、家中情況和宗教問題等記述公諸于世。因此,這部刪本的篇幅比原稿少四分之一,他刪去了達爾文對朋友的評述,以及許多反宗教的激烈言論等等。以后,這部手稿幾經(jīng)修訂出版,并被譯為多種文字。1957年前,我國也多次翻譯出版《達爾文自傳》,然而都是刪本,存在著一些對原文的誤解和失察之處。
現(xiàn)在出版的這本《回憶錄》全譯本是譯者據(jù)1958年達爾文的孫女諾拉編輯出版的《達爾文自傳1809—1882年原稿未刪本》的英文版翻譯的。全書分八部分:一、從誕生時起到進劍橋大學為止;二、在劍橋時期的生活;三、在貝格爾艦上的航行;四、從回國時起到結(jié)婚時為止——宗教觀點;五、從結(jié)婚和居住在倫敦時起,到遷居達溫宅為止;六、在達溫宅居住期間;七、達爾文幾本出版的著作——補記1881年5月1日;八、對達爾文智力的評估。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還參照了英、俄全譯本的注釋,查考了達爾文的論著、書信和日記以及其他參考書籍,在書末做了詳細的注文,解釋了原稿中的一些誤筆,增補了其中簡略的詞句,并編寫附錄七篇,即介紹達爾文夫婦家族人員,書中人名、地名、動植物名、書刊、達爾文的主要論著及達爾文紀念館的今昔概況。
達爾文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這部膾炙人口的回憶錄里,細致入微地敘述了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生命的人的思想和性格發(fā)展過程。它告訴人們:達爾文是如何把自己作為已經(jīng)去世的人來批判和展露性格的優(yōu)缺點,又是怎樣在茫茫的世界上,在宗教迷信的包圍中,在論敵的猛烈進攻下,迂回曲折,開辟道路,堅定不移地追求真理。這部回憶錄,使我們看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成長歷程,可以具體了解達爾文進化思想是如何日臻完善,最后提出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學說,對科學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