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月
崔老伯年近古稀,體形較胖,除有習慣性便秘外,身體硬朗,不生雜病。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總覺得左胸部疼痛不適。起初醫(yī)生按冠心病給他治療,可發(fā)作時服用硝酸甘油卻不能緩解。經(jīng)進一步詢問得知,每次發(fā)作時胸骨后方呈燒灼樣疼痛,且與體位姿勢有關,如飯后彎腰、臥床時加重,散步時減輕。根據(jù)這些特點,醫(yī)生認為他患的不是冠心病,囑他去做鋇餐透視。結果果然不出所料,崔老伯患的是食管裂孔疝。
那么,什么是食管裂孔疝?怎樣與冠病鑒別?怎樣進行防治?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還得從食管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談起。
人的食管是一個中空的肌性管道,全長25厘米左右,其上端接咽,下端連胃。在胸腔與腹控之間有一層膜,醫(yī)學上叫“橫膈”,酷似一層樓板,將人的腔體一分為二:胸腔在上,腹腔在下。橫膈上有一個裂孔,是為食管從胸腔進入腹腔而“專門設置”的,這就是“食管裂孔”。正常人的食管裂孔直徑約為2.5厘米,平時食管與裂孔緊密相連,周圍不留空隙。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進入老年之后,人的組織器官逐漸發(fā)生了退行性改變,食管裂孔周圍的支持組織逐漸萎縮,致使食管裂孔的直徑增大,膈食管膜和食管周圍韌帶也變得松弛,逐漸失去了固定食管下段及賁門的作用。當腹腔內壓力增高時,胃、腹膜、大網(wǎng)膜、結腸等腹腔臟器就會通過擴大了的食管裂孔進入胸腔,形成所謂“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有先天性與后天性兩種,其中以后天性最為多見。前者一般見于先天發(fā)育不良,坐下來橫膈膜上的食管裂孔就比正常寬大而松弛。后者除了年齡因素以外,腹腔內壓力增加,胸膜腔內壓力不均衡也可成為發(fā)病原因。例如,體質肥胖、劇烈咳嗽、慢性便秘、多次妊娠、頻繁呃逆嘔吐、腹內巨大腫瘤等,均可促使食管下端和胃底疝入胸腔。此外,某些原因導致食管向上牽引,也可引起食管裂孔疝,例如患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潰瘍時胃酸過多,浸蝕食管,造成食管疤痕收縮,以及癌腫浸潤所致的食管縮短、胸椎后凸等。
食管裂孔疝是中老年人易患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但是,由于對此病認識不足,有一些人雖然患病了,但是臨床癥狀輕微甚至根本無癥狀,于是就不前往就醫(yī)。有的人雖有臨床癥狀,但由于酷似心絞痛,又常被誤認為冠心病。本文開頭提到的崔老伯就是這樣。
近年來,由于醫(yī)學界的重視及診療技術的提高,食管裂孔疝的確診率逐漸提高。非冠心病所致的胸痛病人,約有半數(shù)為食管疾患所致。由于食管裂孔疝產(chǎn)生的胸痛與心絞痛最為相似,故兩者常易混淆。下列幾點可供鑒別:①胸痛不發(fā)生在劇烈活動時,而心絞痛常因活動引起;②胸骨后或劍突下出現(xiàn)燒灼樣疼痛,吞咽食物可使疼痛加重,而心絞痛與吞咽食物無關;③常有反酸、噯氣、食物反流現(xiàn)象,而心絞痛無此現(xiàn)象;④平臥或取彎腰俯拾姿勢時疼痛加重,直立或半臥時減輕,而心絞痛與體位無關;⑤常因進食過冷、過熱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誘發(fā)疼痛,心絞痛與進食無關;⑥服用胃復安、嗎丁啉可減輕疼痛,服硝酸甘油等抗心絞痛藥無效,而心絞痛服硝酸甘油有效。
食管裂孔疝以內科治療為主??诜趵灌ぁ⑽笍桶?、嗎丁啉等,可促進食管收縮,加快食管內酸性物質排空,減輕燒灼感??诜酌滋娑?、甲氰咪呱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內酸度,加速食管炎愈合。此外,晚餐與睡眠的間隔時間要適當延長,以便臥床時胃已排空,減少反流。經(jīng)內科正規(guī)治療無效,且伴有食管潰瘍、巨大裂孔疝等嚴重并發(fā)癥時,可考慮手術,對已擴大和松弛的食管裂孔進行“修補”和“加固”。
預防食管裂孔疝,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引起咳嗽、嘔吐、便秘的原發(fā)疾??;消除引起腹內壓增高的因素。②飲食宜清淡,不酗酒、忌咖啡。③每餐不要吃得過飽,飯后不要馬上平臥。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質肥胖者注意減肥。
(編輯士心)